![]()
24岁放在今天的时代或者是研究生毕业,或者是刚刚走上社会的普通工作者,即便是走向领导岗位也不过是基础领导,但你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有人在24岁的年级居然成为政府魁首,帝国首相,肩负起一个帝国命运的年龄。而且干的极为出色,被称为帝国最伟大的首相,此人就是十八世纪中后期,出任英国第16、18任英国首相的小威廉.皮特。
之所以叫小威廉.皮特是为了应对其父老威廉.皮特。老威廉·皮特是出身英国辉格党,英国第9任英国首相,第一代查塔姆伯爵。老威廉被誉为“大英帝国的奠基人”,以其雄辩和战略眼光将英国推向了全球殖民帝国的宝座。但他最伟大的地方在于,教育出了一个比他能力更强的儿子,小威廉.皮特。老威廉曾说,儿子是我最好的作品。
![]()
小威廉.皮特是老威廉次子,属于政治世家,小皮特自己是典型的“政二代”,但他继承的不仅是姓氏,更是一种近乎苛刻的期望与政治天赋。小皮特虽然天资聪慧,但却饱受各种疾病困扰,14岁进入剑桥大学彭布罗克学院。因为健康问题,他并未正式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不久后,就因肺病又不得不辍学回家养病。直到康复后又回到剑桥大学。经过两年的学习,在17岁的时候被免试被授予艺术硕士学位。
1781年(乾隆四十六年),年仅21岁的小皮特通过贵族操控的小选区,幸运地成功当选下议院议员。在他首次当选议员的首次演讲便语惊四座,辉格党大佬,政治家埃德蒙·伯克听了这个年轻人演说之后说:“这不是一如其父的儿子,而是父亲的再现。”
![]()
此时的英国正处在最低谷,在美国独立战争中,英国惨败,英国失去了最重要的北美殖民地,而且战争还耗空了国库,国债如山,导致内阁更迭频繁,政局极度不稳定。1782年,时任英国首相查尔斯·沃森.文特沃斯提名年仅23岁的小皮特为财政大臣的,但小皮特意识到文特沃斯政府不稳定,于是婉拒了提名。
他在等待一个属于自己的时机,1783年(乾隆四十八年),由于斯潘塞·帕西瓦尔组阁的联合政府,引发了英王乔治三世的强烈不满,在动用王权强行解散该政府后,国王需要一位能值得他的信任首相,于是在1783年12月19日,历史性的一刻降临:年仅24岁零205天的小威廉·皮特被任命为英国首相。
![]()
消息传出,全国哗然。舆论嘲讽这是让“一个学童管理疯人院”。《晨邮报》写道:“一位羽翼未丰、乳臭未干的学童被推上国家舵手的位置,这既是荒谬的,也是危险的。”反对派坚信这个学童领衔的“临时政府”几周内就会垮台。
所有的人都低估了小皮特的坚韧和政治智慧。他拒绝立即举行大选,他的年轻反而成为一种优势,在1784年的大选,他赢得了压倒性胜利。这次胜利不仅是托利党的胜利,更是民众对一位承诺带来效率、诚信和财政纪律的年轻领袖的认可。从此,“小皮特”的时代正式开启。
![]()
小皮特政府前后维持了17年之久。上任之初,英国国债高达2.42亿英镑,每年仅利息支付就占政府支出的绝大部分。小皮特深知,没有稳定的财政,就没有强大的国家。于是他尝试建立“偿债基金”,他强行规定政府每年必须从预算中划拨一笔专项基金,专门用于购买和注销国债。该基金由一个独立的委员会管理,免受日常开支的挪用。这一举措极大地恢复了国内外投资者对英国国债的信心,利率随之下降,政府借贷成本也随之降低。它传递了一个强有力的信号:英国政府致力于承担财政责任。
小皮特开始大刀阔斧改革关税与打击走私。对年收入超过60英镑的人群征税,税率约为10%。建立了包括申报、核查、申诉在内的初步体系,这成为了现代所得税制度的雏形。 他明确表示这是临时措施,战争结束后就会取消,事实上被永久化。这一开创性的政策为战争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金流。
![]()
在同一时代,在欧洲与小皮特相抗衡的是一代雄主拿破仑,小皮特为了和拿破仑争夺欧洲霸主,进行了史诗级对抗。起初,小皮特对1789年(乾隆五十四年)的法国大革命持中立甚至些许欢迎态度,但由于在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路易十六夫妇被推上断头台后,英国国内感到震惊与恐惧。
1793年2月,法国向英国宣战。长达22年的“法国大革命战争”及之后的“拿破仑战争”全面爆发。小皮特此时利用英国强大的财政实力,资助欧洲大陆上的盟友,如奥地利、普鲁士、俄罗斯等国,组成一次又一次的反法同盟,让他们出动陆军在陆地上消耗法国。充分发挥英国海军的绝对优势,对法国进行海上封锁,并逐步夺取法国的海外资产。虽然前两次反法同盟均告失败,但在1805年(嘉庆十年),英国在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由海军统帅纳尔逊勋爵率领英国舰队,彻底摧毁了法国和西班牙的联合舰队。此役奠定了英国直至20世纪的海上霸权,使拿破仑入侵英国本土的计划彻底化为泡影。
![]()
小皮特又借助特拉法尔加海战的成功,推动《1800年联合法案》,废除爱尔兰议会,将爱尔兰直接并入英国,正式确定了英国的国号“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对于小皮特而言,联合只是手段,他承诺给予占爱尔兰人口多数的天主教徒以政治权利,以换取他们对新国家的忠诚。这是他深思熟虑后认为唯一能确保爱尔兰长治久安的方案。但这举措遭到国王乔治三世的坚决反对,国王认为允许天主教徒进入议会违背了他的加冕誓言和英国国教根基。
![]()
君臣之间爆发了激烈的冲突,1801年(嘉庆六年)3月,小皮特毅然辞去了首相职务。 亨利·阿丁顿继任首相,在此期间,阿丁顿内阁软弱无力,对拿破仑一再妥协,1804年,在英国上下一再呼吁之下。小皮特二度出山,再度出任首相。
此时的他已经身心俱疲。着手组建第三次反法同盟。将全部希望寄托于他的大陆盟友能击败拿破仑。但谁也想不到是,1805年(嘉庆十年)12月2日,拿破仑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取得了其军事生涯最辉煌的胜利,史称“三皇会战”,法国击败了俄奥联军,也粉碎了小皮特的全部战略构想。当战报传回伦敦时,对已经病重的小皮特是致命的一击。身心俱疲的小皮特经受不了这么重的心理打击,叫手下收起欧洲地图,叹息道:“收起来吧,10年之内再也不用看了。”
![]()
所有的希望、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在此刻化为泡影。1806年(嘉庆十一年)1月23日,小威廉·皮特与世长辞,年仅46岁。 他终身未婚,为国家燃尽了自己的一切。贵为首相,他去世时个人负债高达4万英镑。最后是议会投票,国家为其偿还了债务并举行了国葬,他被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与他伟大的父亲长眠于同一处。小皮特之所以负债高,就是因为英国首相在1830年之前没有固定薪水,这个职位的工资很不稳定或者迟发——你催就发,多催早发,少催晚发。英国首相从1830年开始才稳定地足额获取5000英镑的年薪。
小皮特去世九年后,滑铁卢战役的胜利炮声才为漫长的英法战争画上句号。他虽然未能亲眼看到胜利,但所有的人都相信,胜利的基石是由他奠定的。在他的墓碑上至今还刻着这样的墓志铭:在思想毒化使文明社会受到解体威胁的时代,他带领忠诚、理智而正直的人们捍卫了可贵的英国君主制。20世纪另一位著名的保守党政治家丘吉尔评价道:“这段碑文写得至为贴切。”
![]()
小皮特在任期间,完美得收拾了美国独立战争给英国遗留下来的问题,大力推进工业革命,改革英国税制和货币体系,有限但高效的政府、小步快走的改革、合理的税收、平衡的预算、扩大教育投入、基于国际法和政治协调的国际体系,带领英国开启伟大的工业革命,从此使得英国的生产力与生活水平走在世界前列一百年,直到二十世纪初期被德国超越。
有英国历史学家称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首相之一。在多项关于英国首相排序的调查中,小皮特总是名列前茅。
![]()
我是我,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