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大家白天去看,我昨晚看完直接睁眼到天亮,脑壳疼得像被门夹,眼皮肿得能煎蛋。” 一位博主的吐槽帖最近在影视圈炸了锅,他口中让人大半夜辗转反侧的,正是筹备八年、有731罪证陈列馆背书的电影《731》。
![]()
按理说有馆长金成民把关,连道具铁锹都要和1943年出土文物对上号的片子,不该有这么多争议。但博主一开口就扔出三个 “炸弹”:像《美丽人生》太理想化,人物长得比历史书插图还精神,姜武的戏差点看成 “手撕鬼子”。
这吐槽精准踩中观众痛点,评论区瞬间分成 “共情派” 和 “护片党” 两拨掐架。
![]()
从《黑太阳》到《美丽人生》,731拍得太 “干净” 了?
博主的童年记忆里,1988年的《黑太阳731》是块 “心理阴影”—— 那种直给的残忍像纪录片一样砸脸,把731部队的暴行扒得赤裸裸。可这次的《731》完全是另个路子,有人说像《鱿鱼游戏》,他却看出了《美丽人生》的影子。
这种“温柔” 恰恰成了槽点。1945年的哈尔滨平房区,老百姓被折腾得只剩半条命,银幕上的演员们却个个气血旺盛。
![]()
最让他出戏的是林子烨演的卖艺少年:“走南闯北混江湖的下九流,怎么可能白白嫩嫩?眼神干净得像没喝过自来水,对比加沙孩子的眼睛,少了太多故事。”
这吐槽戳中了历史片的核心矛盾:导演赵林山为了避免猎奇化,把血腥镜头压缩到0.3秒内,转而用隐喻传递痛苦,可观众却觉得 “滤镜太厚”。就像有人评价的:“《黑太阳》是往伤口撒盐,《731》是给伤口贴了张带花纹的创可贴。”
![]()
小贩会多国语言,鬼子营里当观光客?
如果说少年演员的争议是审美差异,姜武的角色设定简直成了“槽点制造机”。这位哈尔滨平房区的小贩王永章,本是靠冒充抗日英雄王子阳推销净水器的普通人,却藏着一身 “超能力”。
“一个摆地摊的,怎么突然会多国语言?” 博主的灵魂拷问道出了观众的困惑。更离谱的是姜武的状态:体型壮硕,腮帮子饱满得能夹核桃,说话中气足得能震碎玻璃,哪像个被日军压榨的底层小贩?
在731营地更是如入无人之境,“比我线下追星闯安检还自由,鬼子态度比演唱会安保还好”。
![]()
最让他看不懂的是“火药消毒” 名场面:姜武不知从哪儿搞来火药,孙茜饰演的孕妇居然指挥大家点燃当硫磺用。“这操作也太神了,干脆多搞点火药炸穿牢房得了,还跑啥?” 博主吐槽得毫不留情,直言这桥段比 “手撕鬼子” 还悬浮。
有趣的是,剧组曾透露姜武为角色减重15公斤,还学劳工黑话保持饥饿感,可呈现在银幕上的效果,反倒成了 “用力过猛” 的典型。就像网友调侃的:“姜武演的不是小贩,是微服私访的上海滩大佬。”
![]()
李乃文吓尿又赴死,孕妇气定神闲
配角们的“失真感” 同样刺眼。李乃文演的知识分子,前一秒被日本人吓尿裤子,后一秒突然为救怀孕的妻子舍生取义。“这情绪转折比坐过山车还刺激,到底是删了戏还是演员忘了演中间段?” 博主直言自己哭不是因为表演,是靠脑补补全了剧情。
孙茜的孕妇角色更让他费解。按理说被关在731监狱的孕妇,早该被恐惧和激素折腾得濒临崩溃,可银幕上的她顶多眼神有点不安,大部分时间都 “气定神闲缩在角落”。“哪怕让她求过情、想过自杀再被丈夫劝回来,也比现在真实啊!”
![]()
这段吐槽意外引发女性观众共鸣:“别说战乱年代,我产检晚到十分钟都能焦虑到跺脚,这孕妇简直是修行成精了。” 而剧组原本的设计是融合三位幸存者经历,还让孙茜学了40年代护理技术,可最终呈现的 “淡定”,反倒成了最大的不真实。
![]()
叠罗汉送少年送死?艺术加工还是逻辑掉线?
影片结尾的“深坑逃生” 戏,成了博主最想 “抠着地板问导演” 的段落:日本人正往坑里倒白色粉末,幸存者们突然叠罗汉托举林子烨往上爬。“明摆着会被开枪啊!等鬼子填坑累了再跑不行吗?把尸体堆起来当梯子,大家一起冲出去不好吗?”
更离谱的是结局:林子烨刚爬上去就被一枪崩了,人梯跟着塌了,幸存者全摔死在尸堆上。“摔在尸体上能摔死?这是为了煽情连物理常识都丢了?”
博主的疑问戳中了 “艺术加工” 的痛点 —— 导演想表达 “托举希望” 的象征意义,呼应片尾 “你若记得,我便活过” 的主题,可过于刻意的设计反倒砸了招牌。
![]()
骂归骂,为啥还是劝大家去看?
尽管槽点不少,博主最后还是补了句:“建议大家去看。” 理由很实在:自己小时候看过《黑太阳731》,可现在的孩子大多没接触过这段历史。就算电影有瑕疵,能让年轻人知道731部队拿活人做实验、美国用豁免权换数据的黑历史,就算完成了使命。
这话恰好回应了评论区的争议。有网友怒怼“拍的再不好那也是在讲述历史,任何人都不能用好看或是不好看评论!!”
![]()
博主回应得犀利:“用‘题材正确’来堵观众的嘴,是艺术创作上的懒惰,也是对待历史的一种傲慢。如果一部历史剧因为‘不好看’而没人看,那它讲述历史的意义又在哪里?‘好看’是它完成历史教育使命的基本门槛。我尊重历史,所以我更希望讲述它的作品能拍得好看。只有这样,历史才能活起来,而不是被供奉在枯燥的教科书里”
就像姜武在首映礼上说的:“多一个人看,就多一份铭记。” 或许《731》算不上完美的历史片,但能让观众吵起来、查起资料,这场关于 “如何记住” 的讨论,已经让历史离我们更近了一步。
信息来源: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