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开始准备“大阅兵”,中国和俄罗斯会派出怎样的阵容参加,让李在明政府特别在意。
最近,关于朝鲜即将举行的大阅兵的消息又让人聚焦。平壤周边已经开始出现队列训练、机动装备集结等迹象,而这次阅兵的时间正好对准了朝鲜建党80周年。
朝鲜这次的阅兵,究竟会给全球带来怎样的震动?中俄是否会参与,又会如何影响半岛局势?
现在是全球多边峰会密集的时期,APEC、G20等重要会议接连举行。要让元首级别的领导人出席,背后需要提前安排大量的工作——从礼宾、安保到议程、对外发言等,统统得提前规划好。按常规,这类邀请会先由外交部长或高级特使“踩点”,然后通过工作层的反复协调,最后才确定元首是否出席。如今离阅兵日越来越近,但目前来看,平壤似乎还没有做太多这方面的铺垫。因此,直接邀请元首级别的领导人,操作起来有点困难。
![]()
更何况,俄罗斯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礼仪安排。普京曾亲自到平壤访问,这次要是他再次亲临现场,似乎就不太合适了。如果俄方考虑到平衡政治信号与操作便利,派出一些重量级的非元首级别的政要会更合适——比如俄罗斯安全会议副主席,或者执政党党主席等,这样既能回应朝鲜的邀请,又能避免政治上不必要的尴尬。
那么,朝鲜为什么非要把阅兵搞得如此“高规格”呢?答案很简单——这是朝鲜用来展现自己地位的一个重要时刻。朝鲜不仅仅想展示其军事力量,还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塑造自己作为“地区外交中心”的形象。
首先,阅兵的最大看点就是军事力量的展示。朝鲜可以通过这次阅兵,将最新的武器装备直接摆在镜头前,让全世界看到。而在这些画面背后,朝鲜传递的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我们有实力,有决心,在面临外部威胁时,我们会选择主动出击。”
其次,朝鲜还借此机会强化自己的“国家中心”地位。对于外界,尤其是韩国来说,朝鲜的这一举动无疑加大了它在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朝鲜通过阅兵这一形式,正巧可以在外交上再次打出“先发制人”和“主动塑局”的牌,让自己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
对韩国来说,朝鲜这场阅兵绝对不单单是一个军事仪式,它更像是一场影响国际格局的“外交秀”。李在明政府虽然相对温和,想在对朝政策上释放出更多缓和信号,但朝鲜似乎并没有响应,反而依旧将重心放在了与美国的对话上。这让韩国有些坐立不安——如果中俄代表团的级别很高,那韩国在半岛事务中的话语权会不会更加被边缘化?
要知道,如果这次阅兵的军事展示足够震撼,再加上中俄代表团的重磅到场,韩国的舆论压力会极大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韩国的议价空间就会被压缩,甚至可能影响到韩国的对外政策。若媒体聚焦于朝鲜的“高规格外事+高密度军阵”,舆论情绪必然会被推高,这对李在明政府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面对这种局面,韩国并不只是“被动等待”。事实上,韩国完全可以通过提前做好信息透明、加强危机沟通以及进行军民联合演练等措施,来为阅兵后的可能局势做好准备。只要及时应对,韩国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舆论温度,确保局势不会失控。
朝鲜领导人上周日就公开发表讲话称,只要美国放弃要求朝鲜无核化的目标,朝美领导人就能举行会晤。他强调,朝方绝不会放弃核武,也绝不会因执念于解除制裁而与敌对国家进行任何交换。但如果美方放弃荒诞的无核化执念,承认现实,愿与朝方实现和平共处,那么朝鲜就没有理由拒绝与美方的会面。
中方外交部表示:中方关注朝鲜半岛局势发展演变,维护半岛和平稳定、推动半岛问题政治解决进程,符合各方共同利益。希望有关方正视半岛问题的症结和根源,坚持政治解决大方向,为缓和紧张局势、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作出努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