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事实证明,“隐姓埋名”的宋祖英,已然走向了另一条康庄大道!

0
分享至

“辣妹子辣辣妹子辣,辣妹子辣妹子辣辣辣......”

当年宋祖英一连24年登上春晚舞台,给我们带来一首首耳熟能详的歌曲。

可是这么一位“宝藏”级别的歌手,却在2014年时“销声匿迹”,推掉了演出、活动、采访,甚至当年的春晚邀请都被她拒绝。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宋祖英选择在风光无限时“消失”?

现在将近十年过去了,她变成什么样子了,会不会为自己当初的决定而后悔呢?



其实在舞台风光的背后,藏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牵挂。1988年那次青年歌手比赛,宋祖英因为过度紧张发挥失常,躲在后台偷偷掉眼泪。

这时一个叫罗浩的编导递过来一瓶温水,并一直安慰她,后来这个男人成了她的丈夫,在她常年在外演出的日子里,默默承担了家里的一切。



2005 年的时候,39 岁的宋祖英终于迎来了儿子的降生,可刚坐完月子就赶上重要演出,她只能把年幼的孩子交给家人。

最忙的时候,她连续一个多月在外地演出,每次是儿子都对着屏幕里的她喊“电视妈妈”。



这句话像针一样扎在宋祖英心上,她躲在学校走廊里偷偷哭了很久。

那时的宋祖英早已不是单纯的歌手,她已经升任海政文工团的团长,每天除了自己的演出,还要操心团里的大小事务。

她白天在排练厅指导青年演员,晚上飞赴各地演出,凌晨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



而丈夫罗浩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次发现她说话带着杂音,连夜熬了雪梨汤装在保温瓶里,第二天一早就送到她手上。

常年高强度的工作让她的身体也渐渐吃不消,医生建议她必须减少工作量,保护好嗓子。这些都让她开始认真思考人生的方向,到底什么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2014 年,当春晚的邀请函再次送到手上时,宋祖英犹豫了很久。



她想起儿子睡前总要抱着她的演出海报才能睡着,想起丈夫独自去开家长会的落寞身影,想起团里那些渴望舞台的年轻演员。

最终她拨通了导演的电话:“今年的舞台,留给年轻人吧。”这个决定传开后,各种猜测满天飞,有人说她得罪了人,有人说她要移民国外。

面对这些流言,她只是淡淡一笑,把精力悄悄转移到了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淡出舞台的宋祖英并没有闲着,她把办公室从演出后台搬到了排练厅的角落。每天早上,她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团里,看着年轻演员们排练,时不时上前指点几句。

不过除了团里的工作,宋祖英把更多时间花在了教育上。2015 年,她正式成为中国音乐学院的教授,给学生上民族声乐课。

第一次上课时,她特意穿了件简单的棉布衬衫,手里拿着的不是华丽的演出服,而是一摞厚厚的乐谱。



她教学生们唱湘西民歌时,总会说起小时候在山里放牛时唱歌的经历:“那时候没有麦克风,全靠对着山谷练嗓子,回声就是最好的伴奏。”

宋祖英的课总是座无虚席,不光本校学生,连其他院系的老师都来旁听。

这些年,宋祖英的助学基金会一直在默默运作。每年暑假,她都会抽时间回湘西老家,去那些她资助的小学看看。



而在现实生活中的宋祖英越来越平和,有网友在北京的网球场上偶遇过她,穿着运动服的她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打球时笑得像个孩子。

宋祖英会陪丈夫去菜市场买菜,熟练地和摊主讨价还价;会去学校接儿子放学,手里拎着刚买的零食;周末还会约上李谷一老师喝茶聊天,聊聊音乐说说家常。

李谷一总是感慨:“祖英现在的状态真好,那种从心里透出来的踏实,是舞台聚光灯照不出来的。”



有人问过她会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宋祖英没直接回答,只是说起有次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看着儿子作为学生代表发言时,突然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舞台上的掌声再热烈,也比不上家里的一盏灯温暖。” 现在的她偶尔也会登台,但只参加公益演出,不为名利,只为热爱。



从湘西的大山到春晚的舞台,再到如今的讲台和公益现场,宋祖英的人生轨迹在别人看来或许是急流勇退,但对她自己来说,只是换了一种方式继续发光。

那些年在舞台上积累的能量,正通过她的教学和公益慢慢传递下去。就像她常对学生说的:“真正的艺术不是永远站在最高处,而是能把光带给更多人。”



如今的宋祖英,脸上少了舞台上的浓妆,多了几分岁月沉淀的温柔,这种从内到外的平和,或许就是对“后悔”最好的回答。

信息来源:【1】宋祖英 百科个人资料
【2】新浪网:《宋祖英获“德艺双馨”称号》
【3】凤凰网:《宋祖英谈感情生活 爱人曾改变她一生》
【4】搜狐网:《独家:春晚腕历程之宋祖英 二十年谨慎坚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王传君拿奖原因疑曝光,获奖感言另有玄机,人设崩塌遭讨伐!

王传君拿奖原因疑曝光,获奖感言另有玄机,人设崩塌遭讨伐!

古希腊掌管月桂的神
2025-11-05 18:58:18
月薪两三万放羊,找不到人,急

月薪两三万放羊,找不到人,急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06 10:34:30
沉默4天后,中方开了金口,若对委内瑞拉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沉默4天后,中方开了金口,若对委内瑞拉开战,美国结局只有一个

时时有聊
2025-11-05 12:01:05
不雅视频流出!医院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官方回应

不雅视频流出!医院副院长出轨眼科主任?官方回应

上观新闻
2025-11-06 13:25:05
不会吃别尬吃!《树影迷宫》廖凡吃馅饼,让假吃演员无地自容

不会吃别尬吃!《树影迷宫》廖凡吃馅饼,让假吃演员无地自容

糊咖娱乐
2025-11-05 11:33:50
当山姆会员抵制阿里高管,他们在抵制什么?

当山姆会员抵制阿里高管,他们在抵制什么?

花儿街参考
2025-11-05 20:02:22
为什么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在瑞典生活几个月,不疯也抑郁!

为什么瑞典没几个中国人待得住?在瑞典生活几个月,不疯也抑郁!

百态人间
2025-11-05 05:15:03
297.54分!全红婵排名第3,晋级决赛,陈芋汐组合领先全红婵排第1

297.54分!全红婵排名第3,晋级决赛,陈芋汐组合领先全红婵排第1

体育就你秀
2025-11-06 12:01:20
91分钟绝杀无效!巴萨爆大冷:3次落后3次扳平 亚马尔创欧冠历史

91分钟绝杀无效!巴萨爆大冷:3次落后3次扳平 亚马尔创欧冠历史

侃球熊弟
2025-11-06 04:29:35
杨振宁遗孀翁帆博士受聘清华大学!最新消息来了...

杨振宁遗孀翁帆博士受聘清华大学!最新消息来了...

仕道
2025-11-06 11:53:12
开拓者121-119终结雷霆8连胜,阿夫迪亚26+10+9,亚历山大35+9

开拓者121-119终结雷霆8连胜,阿夫迪亚26+10+9,亚历山大35+9

懂球帝
2025-11-06 13:56:22
被骂了25年“烂片鼻祖”,凭啥现在封神?

被骂了25年“烂片鼻祖”,凭啥现在封神?

陈天宇
2025-11-06 00:59:26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黑色幽默!电诈园区办公室中文标语,简直是天大的讽刺

麦大人
2025-11-06 08:32:30
欧冠史诗之夜!3.7万人口小城沸腾:队史首胜 总奖金2460万

欧冠史诗之夜!3.7万人口小城沸腾:队史首胜 总奖金2460万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06 08:30:12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臀大腰粗”的女生怎么穿好看?吊带背心搭深灰瑜伽裤,高雅自信

小乔古装汉服
2025-09-29 07:55:03
太炸裂!副院长和主任纵欢后续:手术单当床单,身份被扒不简单!

太炸裂!副院长和主任纵欢后续:手术单当床单,身份被扒不简单!

千言娱乐记
2025-11-06 10:48:47
浙江女子全款买下1800万二手精装房,现在因为这个,搬家计划要泡汤?

浙江女子全款买下1800万二手精装房,现在因为这个,搬家计划要泡汤?

极目新闻
2025-11-06 11:37:33
女朋友是体育生是什么体验?网友:第二天下不来床

女朋友是体育生是什么体验?网友:第二天下不来床

带你感受人间冷暖
2025-11-06 00:20:05
清朝“大辫子”到底多脏?满头油光,虱子满头,十步之内不能站人

清朝“大辫子”到底多脏?满头油光,虱子满头,十步之内不能站人

小豫讲故事
2025-11-05 06:00:03
3次精准预言俄乌走向,这位历史老师的眼光有多毒?

3次精准预言俄乌走向,这位历史老师的眼光有多毒?

麦大人
2025-11-05 15:45:51
2025-11-06 14:08:49
阅识
阅识
莫待青春空逝去,应惜光阴莫彷徨。
2826文章数 14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娱乐要闻

白百何好友揭露争奖细节

头条要闻

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访乌 随身保镖被乌军征兵处抓走服役

头条要闻

女星安吉丽娜朱莉访乌 随身保镖被乌军征兵处抓走服役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财经要闻

特朗普关税遭美国高院大法官轮番质疑

科技要闻

苹果“认输”!曝每年10亿美元租用谷歌AI

汽车要闻

方向盘?不存在的 特斯拉 Cybercab亚太首秀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亲子
艺术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亲子要闻

怎么有爱好这么互补的父女啊?

艺术要闻

“塑料凳”大厦?西安新地标213米造型引热议!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