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蒸煮类方便食品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类产品通常采用高温杀菌工艺,对包装材料的耐受性和保护性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然而,在实际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蒸煮包装在非热合部位出现破损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产品的外观形象,更可能导致内容物泄漏、变质,甚至引发食品安全问题。因此,深入探究蒸煮包装非热合部位破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至关重要。
关键词:蒸煮包装;非热合部位破损;抗拉伸性能;耐穿刺性能;耐冲击性能;材料厚度;泉科瑞达仪器
一、蒸煮包装非热合部位破损的主要原因
(一)抗拉伸性能不足
- 原理阐述:在蒸煮过程中,包装内部由于受热膨胀会产生较大的内压,同时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引起应力集中。如果材料的抗拉伸强度不够,就无法承受这些外力的作用,从而导致非热合部位的薄膜被拉断或撕裂。特别是在包装形状复杂或有棱角的地方,这种效应更为明显。
- 实例说明:例如,某些采用普通聚乙烯(PE)材质制作的蒸煮袋,在经过高温处理后,由于PE本身的柔韧性虽好但强度较低,容易在角落处因过度伸展而破裂。此外,多层复合膜中的某一层若存在质量问题,也可能成为整个结构的薄弱环节,降低整体的抗拉伸能力。
(二)耐穿刺性能、耐冲击性能不足
- 原理阐述:蒸煮食品往往含有固体颗粒或尖锐骨头等成分,这些物质在运输、储存及加热过程中可能会对包装造成穿刺损伤。同样,当包装受到意外跌落或其他机械撞击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缓冲能力来抵抗冲击。缺乏足够的耐穿刺性和耐冲击性的材料制成的包装很容易在这些情况下受损。
- 实例说明:比如肉类制品中的碎骨片就可能刺穿较薄且脆弱的包装层;而在物流环节中,粗暴装卸导致的碰撞也会使抗冲击性能差的包装瞬间破裂。这些问题尤其在高速生产线上更为突出,因为快速运转的机器会产生额外的动态载荷。
(三)材料厚度不足
- 原理阐述:材料厚度直接影响到包装的整体强度和耐用性。过薄的材料不仅难以提供必要的物理防护,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更容易产生缺陷,如针孔、划痕等微观损伤,这些都会在后续的使用中逐渐扩大成为宏观裂缝。对于需要承受高温高压环境的蒸煮包装来说,适当的厚度是保证其稳定性的基础。
- 实例说明:一些低成本生产的简易型蒸煮袋为了节省原料成本,故意减少用料量,使得成品非常轻薄。这样的产品虽然短期内看似可用,但在长期存放或重复使用时极易失效,尤其是在多次蒸煮循环后,材料老化加速,破损风险大大增加。
二、仪器选择——专业检测助力品质提升
面对上述挑战,选择一款合适的检测设备来进行科学评估变得尤为重要。在此,推荐一系列能够全面覆盖的仪器,从原材料进厂检验到成品出厂前的各个环节的质量监控需求。
(一)电子拉力试验机(用于测定抗拉伸、耐穿刺性能)
- 功能特点:该机型配备先进的传感器系统和控制系统,可精确测量样品在不同速度下的拉伸力值变化曲线,自动计算最大拉力、断裂伸长率等多项关键指标。支持多种夹具更换,适应不同形状和尺寸的试样测试。
- 应用场景:通过对蒸煮包装所用材料的纵向、横向以及斜向方向上的抗拉强度进行测试,可以直观地了解材料的力学特性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可以量化评价各种材质对抗穿刺的能力,特别适用于含有硬质成分的食品包装开发阶段的性能验证。
![]()
(二)摆锤冲击试验机(用于检验耐冲击性能)
- 功能特点:按照国际标准设计的摆锤装置能够在可控条件下施加瞬间冲击力于试样表面,测量其吸收能量的大小以判断材料的韧性好坏。操作简单快捷,结果重复性好。
- 应用场景:适用于模拟运输途中可能遭受的各种碰撞情况,确保包装即使在恶劣条件下也能保持完好无损。这对于提高产品的货架期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
(三)测厚仪(用于检测材料厚度一致性)
- 功能特点:采用非接触式激光测距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测量薄膜类产品的厚度分布情况。具备多点测量模式,可全面反映整卷材料的均匀程度。
- 应用场景:定期抽检生产线下来的半成品,及时发现并纠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厚度偏差问题,保证每一批次的产品都能达到既定的质量标准。
![]()
综上所述,蒸煮包装非热合部位的破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问题,涉及材料的多项物理性能指标。通过采用专业的检测设备如电子拉力试验机、摆锤冲击试验机和测厚仪等,企业可以实现对原材料及成品质量的全面管控,从根本上解决破损难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