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还有这样的?

世界上那么多钟表品牌,有些有着历史超200年的悠久历史,也有仅数十年就混得风生水起,但大家无一例外的都在自己设定好的一个品牌调性里深度耕耘。有些主打的就是经典和传承,有些就是以科技和未来感,专精领域不同但是大多为了品牌在市场上的辨识度和专业性,多半会努力保持自身产品有着统一的调性。
但是有时候啊,一件事做久了自己都会嫌烦,人就是这样,连企业也是这样。这次IWC万国表,就在上海举办了一次很有意思的古董和珍稀腕表展让我大开眼界,原来一本正经以飞行员系列、工程师系列、葡萄牙系列这类严肃工具表品牌,原来也出过这些有趣的东西,那我们先从不那么奇怪的东西开始吧。
葡萄⽛系列
永恒历腕表
惹眼指数:★☆☆☆☆
这是今天我选出的表款里,最万国的一枚表,也是2024年WWG上公布的IWC旗舰大作。
![]()
这枚表44.4毫米直径的大表拥有很多厉害科技,也让这枚表的外形与普通的葡萄牙系列,甚至是葡萄牙万年历大相径庭。
![]()
首先它最外层是一个隆起的拱形表镜,而在其内侧有一层平面的全透明表盘,葡萄牙风格的数字刻度、印刷刻度等都在这一层上。而这一层下面还有一层穿白色的表盘,12点的双月相可以透过上层透明表镜的遮挡联动展示出南北半球月亮的阴晴圆缺。
![]()
而这个月相就是这枚表“永恒历”名号的由来,因为它理论上会在45,361,055年后,才会与实际月球轨道偏差一天。不用数了,是4500万年之后。这也让这枚表被吉尼斯世界纪录
(GWR)正式认定为“全世界最精准的月相盈亏显示腕表”
![]()
说实话,谁都不知道4500万年后还有没有人类,甚至地球在不在都是个疑问。而对于寿命只有短短百年不到的人类而言,4500万年又何尝不是一种“永恒”呢?
飞行员系列
高性能计时万年历数字日期月份腕表
惹眼指数:★★☆☆☆
![]()
这是今年4月刚发布的全新表款,飞行员系列大复杂万年历+计时功能新作,又是一个视觉上很不一样的万年历功能的作品。复杂的盘面功能和刻度安排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很难看出这是一枚飞行员系列表款。
![]()
43毫米直径瓷化钛金属材质表壳,搭配同材质表链,虽然体积巨大但是整体算是相当轻量的。这枚表足够出挑,主要还是盘面的元素排布。不仅要照顾万年历所要展示的信息,还要同时兼顾飞返计时功能。
![]()
这枚表就用了三种颜色,将日常读时,计时和万年历三种类型的信息进行分类。日常读时属白色,白色的大型时、分针和白色的分钟小时刻度。比较特别的是6点为的半圈式的小秒盘。秒刻度只有下半圈,被分为内外两层,分别对应小秒针的两头。
![]()
计时部分则采用金色,中央大型计时秒针的尖端,外圈计速圈,还有12点位置的小时、分钟累计计时盘的刻度和指针,都用暗金色。
![]()
而万年历相关的功能在表盘中最为显眼,都是金底黑字显示。3点位的是月份,9点位的是日历,12点位小秒盘下的是闰年显示。而且两个数字日期盘都被分为十位数和个位数分别运作,并用同心圆镂空作为装饰,同时凸显这个日历的独特运作机制。
![]()
这么多元素整合进同一个表盘,是让这枚表与重飞行员系列腕表不同的重要原因,再加上大日历超级抢眼的形式设计,就真的让这枚表看起来很不“飞行员”。
工程师系列
恒定动力陀飞轮腕表
惹眼指数:★★★☆☆
这是一枚2013年推出的工程师系列腕表。从他极度任性的表盘布局很难看出万国工程师们是在什么样的状态下,给工程师系列设计出这样一个不对称的表盘的。整枚腕表只有铂金表圈上的5颗螺丝在默默诉说着自己的身份。
![]()
恒定动力陀飞轮是这枚表最大的特点,所以也以最跳的姿态放置在表盘9点位置。陀飞轮转动的框架和固定陀飞轮的桥板都被设计成双杠的造型,再以一支箭作为秒针,随着一分钟陀飞轮转动一起只是秒。双杠的桥板和框架一动一静,倒是给这个主角增加了几何形变化的视觉点。
![]()
表盘右上角的是IWC拿手的南北月相指示盘,同时还指示了距离下一次满月还需要的天数。然后再右下角偏上一点点的位置是一个动力储存显示盘。动力储存越久,动力输出的前后差距就越大,能给恒定动力装置发挥的空间也就更大,所以这枚表就拥有了一个96小时的长动力。
![]()
盘面中3个子盘只有陀飞轮盘是在正9点位置,另外两个位置都有点点偏差,把盘面中的其他元素切割得没剩多少,12点位置的立体12点时标的2甚至只剩一点点。对于这样的设计,你会喜欢吗?
![]()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万国将这个机芯运用到飞行员系列上,并重新设计了盘面元素,新的飞行员和老款的工程师,你会喜欢哪个设计呢?
![]()
大型飞行员减震装置XPL腕表
“托托·沃尔夫 x 梅赛德斯
AMG马石油F1™车队特别版
惹眼指数:★★★★☆
![]()
又是一枚2025年的新品,这是一款与AMG马石油F1™车队联名的特别版本。而这枚表的原型则是诞生于2021年,是由IWC品牌的“试验工程院队”
(Experimental Engineering Team,简称“XPL”)打造的首款腕表。
![]()
原型表的外观冲击力就相当强烈,这枚AMG F1特别版就更是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高度。全表直径44毫米,采用IWC专利的瓷化钛金属材质表壳。表盘整体黑色,是一个简单的大三针功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表盘整体悬浮在表壳之中,通过表盘周围黑色和绿色模块连接到表壳。这就是这枚表引以为傲的SRPIN-g PROTECT减震系统。
![]()
这套系统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的物理实验室——卡文迪许实验室验证,可以承受超过30,000G的冲击力。
![]()
先不管平时日常什么情况下能用到这30,000G的抗冲击性能,就算开飞机人类最大能承受的好像也只有9G,真就是人走表还在,一表传三代的架势了。但是有一说一,这个结构下腕表的科幻程度是有目共睹的高。虽然只是简单的三针,但就是要比刻意在造型上设计得“科幻”要高明得多,就算这个抗冲击力的性能过剩,我一辈子用不上,但冲这个颜值我都觉得可以值回票价。
![]()
大型飞行员减震装置
陀飞轮镂空XPL腕表
惹眼指数:★★★★☆
是上面那枚表的超级威力加强版。
![]()
在相同的外壳和SRPIN-g PROTECT减震系统框架内,把大三针机芯换成了飞行陀飞轮。我只能说:“有你的IWC。”
![]()
这枚通体黑色,除了飞行陀飞轮和镂空机芯中的部分零件是金属色外,这枚表标志性的减震装置特色结构,采用了暗金色,强调了结构特性。让这枚表产生有一种镂空表壳中挂着镂空机芯的奇特感觉,就相当的厉害。
![]()
凡事都有个但是,就算强如SRPIN-g PROTECT减震系统,三针款能扛30,000G的冲击力,但是机芯中加入飞行陀飞轮后,官方标定“只剩”10,000G,陀飞轮在视觉上加分,却拖累了SRPIN-g PROTECT系统的发挥。
![]()
以这枚表的独特性结构本可以将惹眼指数拉满,可它偏偏要走一个低调路线,通体黑色,只有小部分用暗金点缀。
葡萄牙系列
陀飞轮神秘镂空腕表
惹眼指数:★★★★★
![]()
最后一枚是来自2004年的葡萄牙系列作品。这枚表的造型就算是放在2024年,都是非常炸裂的存在。
![]()
抛开镂空机芯,3个子盘的设计好像和上面的恒定动力陀飞轮腕表有点相似,但其实完全不同。这枚表的陀飞轮在12点位置,9点位置是个小秒盘,右下角则是7日动力的动储显示。
![]()
和表盘工艺相比,这枚表不对称的奇怪盘面布局好像都已经不足一提,整个机芯的镂空夹板全部都做了极精细的玑镂雕刻处理。整个盘面的镂空造型像是地球的经纬线,又像是以陀飞轮这个“太阳”为中心的小型天文图。
![]()
腕表整体充满中世纪那种过度装饰的味道,在小秒盘和动储显示盘中,有两种不同字体和设计形式的IWC Logo。
![]()
然后把这枚表翻过来,那你就能看到更加夸张的画面,一时间甚至不知道眼睛该看向哪里,眼花缭乱。试着将眼睛聚焦在一处,定睛细看,你可以看到一个镂空自动上链陀,上面用极花哨的字体做出了第三种形态的IWC Logo。
![]()
因为整枚表的造型过于夸张,让我一时间忘了这是枚以强功能性工具表著称的IWC万国表,但是表盘表中的各种IWC字样又在反复敲打我,提醒我它有着最正的IWC血统。
![]()
所以如果这是IWC新推出的腕表,你会喜欢它吗?
好了,以上是我拍到的最不“IWC”的IWC腕表。他们或者独特或者奇特,你可以很明显的发现,随着时代的前进IWC腕表的设计,也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进化。虽然有些奇妙的设计不太符合现代审美,但是它们也都是IWC在腕表设计中的探索历程,是IWC品牌一个时代的有力见证,会成为收藏家们手里最稀有的宝贝。
表态互动
欢迎留言与我们分享
上面这么多奇怪的IWC,
你最喜欢哪一款?
点击下图进入精彩文章推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