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研发的一位同事找到我咨询如何在理论设计阶段,估算不同设计公差下的DPPM。
如:某关键特性公差设计如分别按±0.3,±0.35, ±0.4来设计,对应的理论DPPM分别是多少?
可想而知,客户应该是对该关键特性的DPPM有一个明确的接受阈值,而在满足客户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一个相对较宽的公差范围是DFM面向制造设计的体现。
我们今天聊聊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Cpk(过程能力指数)主要用于衡量过程满足规格要求的能力,在过程稳定且数据正态的前提下,且过程分布中心与规格限中心重合,即CP=CPK时”,
可以由Cpk换算出对应DPPM。
CPK的计算公式:
![]()
![]()
“当Cp=Cpk时(即分布均值恰好位于规格中心时),常见CPK与六西格玛水平(无偏移)的对应关系:
CPK=1.0→ 约3σ水平(无偏移,不良率≈2700 DPPM)
CPK=1.33→ 约4σ水平(无偏移,不良率≈63 DPPM)
CPK=1.67→ 约5σ水平(无偏移,不良率≈0.57 DPPM)
CPK=2.0→6σ水平(无偏移,不良率≈0.002 DPPM)”
我们还用minitab模拟结果演示了,当满足过程稳定、数据正态的前提,但当分布中心远离规格中心,即Cp>Cpk时,失效率会在计算得到的DPPM及其值的一半之间变化
如:
Cp = Cpk=1.33时,DPPM≈63ppm
Cp > Cpk=1.33时,DPPM会在63ppm 到 31.5ppm之间变化。
复习了以上知识点,我们就可以知道,
已知设计公差的话,还需要知道该关键特性的制造过程波动的标准差,就可以用于粗略估算,因为我们还需要假设过程稳定、数据正态且Cp=Cpk
![]()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此时产品还未曾量产,σ可以参考同类型产品该特性的工厂实际制造过程标准差。
根据不同的设计公差计算出对应的Cpk后,我们可以通过查表确定Cpk和DPPM的对照关系:
![]()
我们挑一个做下minitab的模拟验算,当Cp=Cpk=1时,USL-LSL = 6σ,即规格线恰好位于±3σ位置:
minitab路径:图形->概率分布图->查看概率->正态(标准正态分布:均值0、标准差1)->阴影区域(选择双尾,X值:3,即显示超出±3σ的概率)
![]()
![]()
![]()
![]()
![]()
双侧合计超差:2700 DPPM, 与表格内数值完全一致。
怎么样,你学会了吗?可以按上述操作验算更多CPK值时对应的DPPM~
![]()
1.
2.
3.
4.
5.
6.合集
版权声明:本微信公众号(IATF16949)所推送文章中,部分来源于网络。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处理,谢谢!内容若有误,欢迎批评指正
加群或咨询课程具体内容
扫码添加客服企业微信号咨询
离开前,记得点个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