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突然想到10年前,每次一到双11、双12、618这种大促时节,我都要花好多的时间和金钱用在网购上。
而现在我的世界里,根本就没有这些活动的存在了。
以前粗略计算过,每次大促基本都要花3000-4000块钱,买一堆预售的衣服,和延迟许久才会发货的生活用品。一次性囤上几年都用不完的卫生纸、卫生巾、洗衣液等生活消耗品,或者是被商家和博主安利一堆看起来很有用、实际上使用率极低的产品,比如豆浆机,吐司机。
我印象中比较离谱的消费是:我当时还住在公司的员工宿舍,那是一个城中村小区,非常破旧和落后,住宿环境不太好(大概就比《后来的我们》中周冬雨井柏然租的房子好一些而已)。可是我那小小的房间里却摆满了吸尘器、挂烫机、除螨仪。
都是刚买回来的时候很有新鲜感,可是用不到一个星期就会抛诸脑后的东西。
彻底告别这种不理智的买买买思维,源自于从这间员工宿舍搬走时。
当时我要离开深圳去往新的城市,我才发现,想搬走我的物品是一件很大的难题。我有十几瓶卸妆水和七八瓶洗衣液,卸妆棉堆了两箱,连洗面奶都有五六只。
我把自己买的洗衣机和冰箱以及大型穿衣镜都免费送给了左邻右舍后(时间紧急来不及卖二手,邻居也没有买的意向,只能白送),这些可以搬运的生活用品,我一箱一箱地拖着坐地铁送给了在同一个城市生活的姐姐。
接着是我自己无法割舍的日常用品,比如衣服鞋子化妆品,我花了将近800块钱快递费才勉强将它们寄走。
看,多么痛的领悟!原来花钱买的东西还要花钱才能处理掉,实在冤枉透顶。
不过好在这件事真正启发我,开始面对断舍离和消费降级的问题。
此后我开始尽量保持除衣服鞋子包包饰品外,其他的物品只保留一件的原则。
床品一套,定期更换,早上洗,晚上干,当夜就能铺上继续用。
餐具一套,因为我几乎不会在家里招待客人,虽然漂亮的餐具永远能够让我心动,可是实用价值太低,再喜欢都不会买。不过这也使我有了时不时就祈祷餐具能够意外摔碎的变态心理……
化妆品更是降级严重,我的化妆技术那么差,以前却能买七八盆眼影十几支口红,然后看着他们一天天变质过期。窝怎么这么愚蠢和奢侈呢?
这几年的时间里,我已经把很多严重过期的化妆品扔掉了,其余的留下来,每次只用一个,一个个逐渐消耗掉,迄今为止一直保持着一款产品只留一件的习惯。
虽然偶尔看到很漂亮的化妆品还是想买,可是冲动只会保持10秒,然后我就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接着那种冲动就彻底消失了。
我当然还是觉得:给自己买东西是非常愉快的事情。可是怎么说呢?偶尔奖励自己一下是对的,但欲望是无穷无尽的、新品是层出不穷的,如果居无定所、收入微薄,那就不要过于放纵自己的欲望,理性一些、平淡一些,生活的负担也会更小一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