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尹柯 x 生命旷野(四):AI+生活方式医学,未来我们更应该“主动健康”

0
分享至

▲ 扫码订阅 收听完整版 ▲

本期嘉宾

尹 柯

国际生活方式医学联盟(IBLM)专业医师

中山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

韵滋善首席医学专家

原长沙明州康复医院医疗院长

01/

生活方式医学,认知教育先行

常 顺

作为一个普通人,我的认知是,只有当身体出现问题时才会去医院。但现在很多公立医院,比如阜外医院,已经开始推动生活方式医学。真的会有很多人主动去医院通过生活方式医学来解决健康问题吗?

尹 柯

我觉得这是一个认知教育的过程。包括冯雪教授带领的阜外医院生活方式医学中心、中国生活方式医学联盟,以及湖南省的生活方式医学学会、湘雅系的陈翔教授等,他们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这些走在前面的人,其实是在做科普、推广和认知提升。只有认知跟上了,人们才会协同决策,否则只是单方面着急,没有意义,这一点与国家乃至全球的健康方向都是一致的。


冯雪教授在各个平台进行生活方式医学科普

我们已度过了温饱阶段,社会需求提高了——人们不仅希望活着,更希望健康地活到百岁,保持工作能力和生活品质。这种需求推动了生活方式医学的诞生。最初可能是高认知人群接受它,但逐渐地,越来越多人会受到影响,比如通过子女反向影响长辈。一旦社会认知整体提升,生活方式医学的价值就会爆发出来,特别是在预防重症疾病和改善老年生活品质方面

在发达国家如新加坡、日本、韩国,包括咱们国家香港这些地方,生活方式医学起步早,效果显著。例如,新加坡的公立机构设有长寿诊所,就是为了提升寿命的长度和质量。数据显示:接受干预的人群健康指标远高于未干预人群,平均寿命延长至少三年。这些都有循证医学支持,而国内在这方面积累还较少,我们正在努力推进。


新加坡长寿诊所

常 顺

我觉得有一个关键问题:生活方式医学需要医生或健康管理者花费大量时间、耐心和精力,对患者进行认知教育和生活干预。考虑到我国的人口基数,虽然老龄化、少子化趋势明显,但人群规模仍然很大。为什么私人医生模式在国内一直难以推行?

您认为,大概还需要多久,大多数人才能真正享受到生活方式医学的红利?

尹 柯

应该会很快。我们可以参考华为这样的企业——现在很多人都有智能手环,中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一旦有企业把某件事做通,比如滴滴、小米,它的影响范围就会非常广。


华为手环为什么这么普及?因为人们在动态监测自己的数据。一旦形成这种群体习惯,有了设备和支持,人们就能更好地为自己做决策。心率一直很快、血压一直很高,难道不会去想为什么吗?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未来。

这类企业做的工作不仅是科普,更是基于人性需求——你需要,所以我提供。在完成动态数据监测之后,与医院之间还需要一座桥梁,这就是我们现在在做的事情:帮助人们理解自己的状态,明确每一个器官、每一项指标对应的风险因素,从而知道自己该进行前置的生活方式管理,还是需要去医院就诊。

例如,手表显示血压偏高,但为什么高?我们的系统可以反馈:可能是因为心血管循环系统出了问题,比同龄人衰老得更快,或者血脂、血糖等指标异常导致血压升高。明确了这些关联,你就知道该先控制血糖、血脂,血压可能随之正常。这就是生活方式医学的神奇之处:它是一个多维系统,神经网络相互交互,牵一发而动全身。

虽然现在很多人戴着智能监测设备,哪怕知道了数据异常,却不知怎么处理。去看心血管门诊,医生可能开一堆检查,然后建议终身服药。但其实,通过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处方,很多人可以摆脱药物依赖,减轻三甲医院负担,避免中年、年轻人过早陷入健康危机

这就是我们需要搭建的桥梁。

02/

AI+生活方式医学

常 顺

那么,现在AI技术的发展,是否给生活方式医学带来了新的机会?您认为目前AI与生活方式医学结合到了哪个阶段?

尹 柯

AI主要解决两大问题:一是效率,比如处理海量数据、辅助影像诊断等;二是模拟人类思考,但这一点目前仍难突破。

在生活方式医学中,AI的价值不在于替代人,而在于“翻译”——解读人体神经系统、机能指标和控制流程,将其转化为可理解的信息,辅助后续决策。例如,通过AI判断是该放支架,还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控制风险。我们并不替代医生,而是协同增强决策效率。

常 顺

你们目前正在推进的具体工作是什么?最大的痛点在哪里?

尹 柯

我们做的工作是创造工具,帮助判断人体稳态、器官功能与状态,明确哪些指标需要干预,以及干预后是否有效。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衰老不是单一指标,而是全身多器官、多指标的综合体现。如何从众多指标中找出对个体最有价值的,并确定优先干预顺序,是关键所在。

例如,脂肪肝患者可能优先干预甘油三酯,其次是血糖、腰臀比,但每个人情况不同,需个性化排序。个性化预测与干预是生活方式医学的未来。它不是一刀切,而是基于每个人不同的指标权重提供定制方案。用户最终会看到整体健康状态、代谢能力、各器官功能及其关联指标,并明确优先干预方向。这不同于普通体检报告,而是更具指导性的健康管理工具。


韵滋善项目服务场景

常 顺

这个使用场景是面向普通用户,还是机构?

尹 柯

我们更倾向于面向机构,如一线门诊、健康管理机构、中医馆、健身场所等。机构可以用这个工具评估健康干预的价值与效果。它就像生活方式医学的基础设施,开放通用接口,各行各业都可以接入使用。

常 顺

在开发过程中,你们遇到哪些挑战?

尹 柯

国际上的相关专利和论文往往隐藏关键参数和算法,我们需要自主开发,基于自己的数据库不断优化。只有无限量的数据才会无限量的接近真实。中国乃至亚洲人群的特质与西方不同,因此我们需要本土数据支撑,才能真正形成适合我们的算法模型。

03/

AI会让医生失业吗

常 顺

现在各行各业都在讨论AI会取代很多岗位。如果未来AI变得足够聪明,您认为年轻的医生有没有可能被更经验丰富、更智能的AI替代?

尹 柯

第一,全球范围内,特别是中国,医务人员数量存在严重缺口。医疗行业本来就不会“没饭吃”,因为人力始终不足。第二,现在越来越多的三甲医院正在转向处理危急重症、以及伴随衰老出现的复杂问题——这些是AI替代不了的,因为它们需要综合决策和实际场景的操作能力。

AI目前很多功能还局限于线上或数据处理。为什么手术机器人还没那么聪明?就是因为在实际的危急重症处理中,人类的综合能力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是不可替代的,尤其是面对复杂情况。

但对很多年轻人来说,确实没必要再去学那些AI已经能胜任的工作,比如阅片。影像科为什么很多人失业?AI阅片比人更准,这类重复性高、要求快速识别的工作完全可以交给它。


央视《机智过人》栏目:AI阅片挑战三甲影像科医生

常 顺

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我在想,之前大家为什么都愿意去北上广深看病?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觉得那里的医生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见多识广。

如果基础工作逐渐被AI替代,年轻医学生的经验积累会不会不足?比如您从重症医学到生活方式医学,再到结合AI工具,整个过程很流畅,正是因为您有自己的一套判断框架。

尹 柯

其实医学发展就是这样一路走来的。

最早的医学没有磁共振、CT、B超,医生靠什么?体格检查,听诊器——那是当时的“金牌工具”。但现在为什么听诊器用得少了?因为有了动态心电图、心脏建模、造影等技术……这是一个从缺乏工具到工具丰富,再到AI化工具不断发展的过程。

新一代医务人员必须接纳新一代的方式,不能排斥AI工具。我们不能还停留在原始阶段,应该借助更多工具辅助决策。而最终,最难被AI替代的正是人脑的决策能力——这一过程极度依赖经验。新一代医生的经验,是建构在AI工具基础上的经验,这和过去有本质上的不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被顶级211震撼到了”,南航公布毕业生去向,985看了也要汗颜

“被顶级211震撼到了”,南航公布毕业生去向,985看了也要汗颜

熙熙说教
2025-11-05 20:53:15
明日立冬吃饺子,白菜韭菜靠边站,首选这3样“吉祥馅”,正鲜美

明日立冬吃饺子,白菜韭菜靠边站,首选这3样“吉祥馅”,正鲜美

小茉莉美食记
2025-11-06 00:40:03
赖清德称“台湾不属于中国”,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反对两岸统一

赖清德称“台湾不属于中国”,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反对两岸统一

寻途
2025-11-02 16:31:10
官方丨 米兰上下半场各迟到2分钟,被罚款……

官方丨 米兰上下半场各迟到2分钟,被罚款……

米兰圈
2025-11-05 09:55:55
2-0、2-1,莱巴+药娃晋级总决赛4强,另一组形势大乱,高芙最难!

2-0、2-1,莱巴+药娃晋级总决赛4强,另一组形势大乱,高芙最难!

越岭寻踪
2025-11-06 03:13:18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00年空姐女神!超模身材+明星脸,这身材颜值真的绝了,你喜欢吗

素然追光
2025-10-17 02:45:03
阿里高管配不上山姆?

阿里高管配不上山姆?

快马财媒
2025-11-06 07:31:32
37岁李易峰现状!又胖又秃颜值崩塌,性需求太大,女朋友控制不住

37岁李易峰现状!又胖又秃颜值崩塌,性需求太大,女朋友控制不住

八星人
2025-11-03 14:53:00
中金大瓜,易晨阳从业资格被取消...

中金大瓜,易晨阳从业资格被取消...

金石随笔
2025-11-06 00:10:31
一个十分残酷的事实:国产数据库,国产系统,90%基于美国开源改造

一个十分残酷的事实:国产数据库,国产系统,90%基于美国开源改造

侃故事的阿庆
2025-11-06 06:06:17
俄军大捷,乌军5500人被歼,3个旅投降,法械旅在红军城举起白旗

俄军大捷,乌军5500人被歼,3个旅投降,法械旅在红军城举起白旗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1-05 17:06:11
王毅发表署名文章

王毅发表署名文章

政知新媒体
2025-11-05 07:21:30
大连最近的裁员消息可太让人揪心了

大连最近的裁员消息可太让人揪心了

岁月有情1314
2025-11-05 14:46:16
1985年,叛逃至台湾的飞行员萧天润和台湾美女主播张德芬结婚了

1985年,叛逃至台湾的飞行员萧天润和台湾美女主播张德芬结婚了

忠于法纪
2025-11-01 09:22:20
因剧组经费不足,《亮剑》临时喊来6个群演,没想到却成为了经典

因剧组经费不足,《亮剑》临时喊来6个群演,没想到却成为了经典

白面书誏
2025-10-31 09:19:03
让意甲蒙羞 2豪门欧冠不胜+逼近淘汰区 56岁孔蒂又拉胯:4轮仅1胜

让意甲蒙羞 2豪门欧冠不胜+逼近淘汰区 56岁孔蒂又拉胯:4轮仅1胜

我爱英超
2025-11-05 09:07:30
无锡这一大片拆迁!建高铁站

无锡这一大片拆迁!建高铁站

无锡eTV全媒体
2025-11-04 11:52:56
“土皇帝”许家印的“恒大歌舞团”服务了那些“蛀虫”

“土皇帝”许家印的“恒大歌舞团”服务了那些“蛀虫”

创作者_IE2295
2025-10-27 18:24:27
主动退出奥运申办!中国这一招,让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主动退出奥运申办!中国这一招,让西方媒体无话可说

青梅侃史啊
2025-08-18 16:14:26
赖清德下令台军备战,蒋万安阐明立场,万万没想到大陆信错人了!

赖清德下令台军备战,蒋万安阐明立场,万万没想到大陆信错人了!

小lu侃侃而谈
2025-11-04 19:06:16
2025-11-06 08:31:00
科普干细胞小助理 incentive-icons
科普干细胞小助理
打造产业全知视角,尊重每个生命个体
851文章数 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头条要闻

外媒:中方强硬抨击荷兰 安世半导体僵局持续发酵

体育要闻

赢下皇马,会是利物浦的转折点吗?

娱乐要闻

港星林尚武突发心脏病去世

财经要闻

事关加快建设金融强国 中央金融办发声

科技要闻

何小鹏连发四大黑科技!人形机器人走猫步上台

汽车要闻

智己LS9入局"9系"混战 全尺寸SUV市场迎来新变量

态度原创

亲子
手机
教育
艺术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佛山3岁男童从摩托车跌落,额头“深度撕裂”!医生提醒:这种部位最易受伤

手机要闻

荣耀两款神秘新机被曝光:双2亿方案来袭,明年见!

教育要闻

规律探究题,一个视频学明白!

艺术要闻

Michal Lukasiewicz:木刻般的绘画

军事要闻

美国“福特”号航母驶往加勒比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