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4日,由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归口管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等省内20余家三甲医院、科研机构及相关单位联合制定的《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热消融操作规程》(T/GDPMAA 0025-2025)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并于11月5日起实施。该标准是国内首个聚焦肝脏肿瘤热消融术护理领域的规范化文件,标志着华南地区肝癌微创治疗护理至此迈入规范化、同质化发展的新阶段。
![]()
![]()
标准目录
背景需求:肝癌防治形势严峻,护理标准亟待统一
肝脏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位居前列,严重威胁国民健康。近年来,超声引导下肝脏肿瘤热消融术(包括射频、微波消融等)因其精准性高、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性强等优势,已成为肝脏恶性肿瘤根治性与综合性治疗的关键手段,并被纳入多项国内外临床指南。然而,当前护理实践中存在术前评估不系统、术中配合不规范、术后并发症管理不连贯等问题,不仅影响治疗效果,也增加了患者安全风险。推动护理操作的标准化与专业化已成为临床迫切需求。
标准内容:全方位规范,强化实操与安全性
该标准凝聚了超声医学、肿瘤学、护理学等多学科专家的共识,融合了省内外20余家医疗机构的临床实践经验,具备以下突出特点:
全面覆盖诊疗全流程:系统规范了术前评估、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各环节,实现护理服务全程标准化。
强化风险防控机制: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出血、心律失常、对比剂过敏等并发症,制定科学的分级应对预案,全面降低医疗风险,尤其是对不同严重程度的过敏反应提出差异化处理方案,以确保患者安全。
创新质控指标体系:创新性提出“手术安全核查执行率”与“安全转运正确执行率”两项核心质控指标,实现护理操作“全程可追溯、质量可量化”,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专家观点:基于循证医学,凝聚多学科智慧
作为标准主要起草人之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影像科护士长邓虹副主任护师指出,该标准的制定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融合了多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特别是在操作流程与风险防控方面作出细致规范,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了系统、实用的科学指引。
实施意义:提升诊疗水平,筑牢患者安全防线
该标准的发布与实施,将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肝脏肿瘤热消融术护理提供统一、规范的操作指南,有力推动影像护理服务的同质化与专业化发展。通过标准化操作,有望全面提升肝脏肿瘤消融治疗的临床效能,有效降低围手术期风险,改善患者预后,为肝癌微创治疗筑牢安全防线。随着标准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将有力促进华南地区肝癌综合诊疗水平提升,为“健康中国”战略在肿瘤防治领域的落地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
标准主要编写人员合影
该团体标准已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https://www.ttbz.org.cn/StandardManage/Detail/149825/及广东省精准医学应用学会官网https://www.gdpmaa.com/News/Details?id=1dbffff5-cb5b-4fc9-80ee-0bfdac2696a1#news公开发布,欢迎查阅完整内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