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2时19分
我们迎来秋天的第四个节气
秋分
这一天
白昼与黑夜均分时间
过了今天
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寒意渐浓
特别是到了晚上
气温下降速度明显加快
要及时添衣注意保暖
![]()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西城区政务服务局

秋分三候
![]()
![]()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魏兴东
01
一候雷始收声
![]()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
![]()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姚咏梅
02
二候蛰虫坯户
![]()
坯,“陶瓦之泥曰坯,细泥也”。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丁帮学
02
三候水始涸
![]()
秋分时节,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河流与湖泊中的水量变少。

秋分习俗
![]()
![]()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北京游戏动漫产业协会
01
祭秋月
![]()
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现在的中秋节则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大煞风景,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自古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北京的日坛、月坛、天坛、地坛就是清代帝王为祭祀而兴建。
![]()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02
送秋牛
![]()
立春的时候是鞭春牛,劝耕。秋分的时候,是黄纸或红纸上印着节气农事以及农夫耕田的图样,制成“秋牛图”。送图的人,往往是民间最能说会唱之人。他们在“送秋牛”的过程中,说秋耕事项以及各种吉祥话儿,劝说大家不要贻误时令。
![]()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陈晓历
02
庆秋收
![]()
秋分日,也是“中国农民丰收节”,这时候,瓜果飘香,稻谷归仓,处处铺开秋收画卷,一派热闹的丰收图景。“做三四月的事,到八九月自有答案”,丰收,就是光阴给每一位辛劳者最好的回馈。

秋分养生
![]()
![]()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西城区政务服务局
秋分之后,秋风渐紧,寒凉渐重,此时多出现凉燥,可见咽痒、咳嗽、咯痰不爽、口干舌燥等症状。要防止秋燥症,首先要注意补水,多喝开水、淡茶、豆浆、牛奶、果汁等,可起到益胃生津的功效。此时饮食应以滋阴润燥、养血为主,可以多食芝麻、核桃、糯米、蜂蜜、银耳、香蕉、雪梨、百合、甘蔗等食物。
![]()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摄影:江孟中
由于气候干燥,应遵守“少辛增酸”的原则,少吃葱、蒜、姜等辛辣之品,多吃柑橘、番茄、苹果、柚子等酸甜的新鲜果蔬。

秋分悬日别错过
![]()
![]()
图片来源:新华网
日出或日落时分,当你不经意间抬头,一轮金色的太阳正好悬在街道尽头,或是高楼大厦之间,你会不会被惊艳到?9月23日,秋分,赏拍“悬日”正当时,感兴趣的公众,尤其是摄影爱好者不要错过。
何为“悬日”?顾名思义,就是悬在地平线上方的太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指的是特定日期的日出或日落时,太阳正好位于东西向街道的尽头,仿佛悬挂在地平线上。
![]()
图片来源:新华网
秋分日这天清晨和傍晚,如果天气晴好,感兴趣的朋友不妨拿上相机或手机,拍下一张太阳、街道、高楼、古建同框的画面,这是一份专属你的城市浪漫。
拍摄“悬日”不限于秋分日当天,只要天气晴好,秋分日前后的三四天内都可以进行拍摄,这几天太阳升起或落下的方位角变化都不大。
今天
也是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这时候瓜果飘香、稻海茫茫
处处铺开秋收画卷
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期盼
![]()
图片来源:首都之窗
供稿:大兴区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愿你品尝丰收的喜悦
收获前行的力量
这个秋天,莫负好时光!
来源:首都之窗综合编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