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浩瀚深邃的海洋世界中,海螺宛如一个个神秘的使者,承载着大海的故事。它不仅是海洋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更是餐桌上令人垂涎的美味佳肴。
海螺并非单指某一种生物,而是腹足纲、骨螺科、田螺科等多个科属贝类的统称。我们海州湾区常见的海螺叫骨螺,这种大多拥有坚硬且形状独特的外壳,表面布满各种精美的纹路和突起,这些外壳不仅是它们的“铠甲”,也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生动体现。
潮间带至浅海的区域。潮间带丰富的礁石、珊瑚礁以及泥沙质地的海底,为它们提供了理想的生存场所。在礁石缝隙中,海螺可以躲避天敌的追捕;珊瑚礁周围丰富的藻类和微生物,是它们的食物来源;而泥沙之中,海螺则能巧妙地将自己隐藏起来,在合适的时候伸出触角探索周围环境,寻找食物。
海螺是典型的杂食性海洋生物。幼体时期的海螺,主要以海水中的浮游生物、单细胞藻类为食。这些微小的生物在海洋中数量庞大,为幼螺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营养。随着海螺逐渐长大,它们开始将摄食目标转向一些小型的无脊椎动物、贝类幼体以及附着在礁石上的海藻。海螺凭借其独特的齿舌,能够轻松刮取礁石表面的藻类,也可以用足部包裹住小型猎物,将其消化吸收。
在我们沿海的餐饮贝类食品中,海螺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其吃法丰富多样。最经典的当属白灼海螺,只需将海螺放入沸水中,加入少许姜片和料酒,煮至七八
分钟后捞出。这种做法最大程度地保留了海螺的原汁原味。这种吃法大多在宴席上见到,能上海螺的宴席,那也是上了档次的宴席,价格也高。
![]()
在宴席上,一般都是按人数十个一盘,吃法是:左手拿海螺,右手拿一根筷子,先把海螺口门上的一层薄壳去掉,再将筷子头插入肉中,按照海螺的旋纹方向、慢慢地把肉旋出来,这样,一个完整的海螺肉就出来了,肉的形状跟海螺外壳形状一样,再蘸着盘中配好的酱油、醋、香油、蒜米调料吃,那味道鲜美极啦,海螺肉上半部分的肉很有弹性,嚼劲十足,下半部分的螺黄,松软细腻,非常好吃。再来上一口小酒,真是令人回味无穷。
这种吃法,一般百姓家还是不舍得吃。在市场上海螺虽然常见,但是根据大小等级不同,价格也不同,一般来说一斤都卖20元左右。所以,一般人家都是用辣椒炒海螺,这也是一道美味的下酒菜。我们家一般都是这样做。方法是先把海螺煮熟了,把海螺肉旋出来,再把海螺肉切成薄片,黄切成几段,把青红辣椒切成块,大蒜切几片备用,锅里到少量油,油热放葱花姜片,再把海螺肉和青红椒大蒜片一块放到锅里爆炒几下,浓郁的香辣味渗入螺肉之中,一盘色香味俱全的海螺肉端上桌,看着就垂涎欲滴,再一口下去,味蕾瞬间被点燃,是一道极具风味的下酒菜。
还有人用海螺炖汤,把海螺与排骨、枸杞等食材一同慢炖,汤汁浓郁醇厚,也是一道美味佳肴。
海螺,从神秘的海洋深处走来,以其独特的生物特性和多样的食用方式,成为了海洋给予人类的珍贵礼物,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着别样的色彩与美味 。
![]()
作者简介:卢秀莲,女,网名映日荷花,中共党员,中学高级职称,语文教师,市作家协会、赣榆区作家协会会员,市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现有百余篇文章在《中国乡村》、《连云港日报》、《赣榆文艺》报刊杂志及孔雀文化、文化佳园、今日头条、华文原创、苏北文学等微刊上发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