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说第1714篇现场报道,发自贵州
很多朋友问过我:为什么要连续五年花这么大心思办红高粱节?其实答案很简单:因为红缨子糯高粱是金沙酒业品质的源头,是我们坚守初心、酿造好酒的底气。今天我们在这里敬拜粮谷、封存佳酿,不仅是分享丰收的喜悦,更是对酱酒品质本源的致敬——华润啤酒副总裁、金沙酒业董事长范世凯在9月19日2025金沙红高粱节上直抒胸臆。
当然业内更愿意把这个活动称做“金沙红了”,从2021年首创已连续成功举办了5届的品牌IP。本届活动主题是“回上游,见金沙”,也是金沙酒业自去年年底提出“争上游,喝摘要”为核心的“上游战略”后对企业战略一次全面解读与落地,活动既有传统祭粮封坛等仪式,更有八杯酒回厂游、科学解释上游价值和“摘要·上宴”等创新内容与形式。
在酒说看来,第五年的“金沙红了”,已经真正进化成“红了金沙”,以上游战略为支点,以金沙酒业为原点,带动起金沙县产区的价值崛起,从金沙酒业的“企业发展”到金沙县产区的“产区振兴”,在共生共荣中走出了“以酒兴产、以产促旅”的发展新路。
1
1
“上游”赋能,金沙更“红了”!
我们从历史发展纵深的角度出发,其实更能看清一个企业的战略定力与创新能力,酒说记者作为“金沙红了”这个IP活动从创立到现在连续5年不间断的见证者与参与者,希望从第五届的现场活动参与感受到更多的新鲜感,并去分析探讨一下本届“金沙红了”最大的不同与亮点是什么,以及背后“能红”的原因是什么。
最大的感受就是“上游战略”与“金沙红了”的全面融合。一方面金沙酒业依然保留着对“以粮为基”的敬畏感,从“第一车间”开始,就把品质坚守刻进骨子里,迎门熟悉的高粱手捧花,表现出对红粮的重视,这是金沙酒业产品高品质的根与基础;另一方面,从“回上游,见金沙”的主题也鲜明地突出金沙酒业“在上游、居上游”天然区位优势。
众所周知,自华润酒业入主以来,完成了对金沙县厂区的整体“焕新”,打造了酱酒文化博物馆、金沙酒业展览馆,规划建设酿造研学、低碳酿造体验区。而在本次活动上,金沙酒业首次提出了“八杯酒文化之旅”的回厂游模式,现场嘉宾得以成为首批感受者。整体游览下来,切身感受到其实以“八杯酒”为线索串联金沙回厂游差异化体验和金沙品质密码,用「礼、史、匠、藏、新、契、趣、飨」八字真义串联八杯酒,通过包括摘要酒库、酱酒文化博物馆、金沙酒业展览馆、80年代老车间等8个地点的打卡,将传统静态式回厂游升级为“可看、可品、可玩、可传播”五感沉浸式互动体验,全面充分感受认知到金沙酒业的工艺、品质、品牌价值。
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秦书尧在讲话中表示,金沙酒业在华润酒业赋能下,正将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的地理禀赋转化为“可量化、可追溯、可验证”的科学标准体系,为品质表达提供了价值新维度,为行业提供了产区价值升级的新样本。
范世凯也点明了“金沙红了”在红高粱背后的价值,更是对一个产区的托举:我们的红高粱节,不止是金沙酒业的“家事”,更是我们扛起产区建设责任的“分内事”,肩负着联结酒旅融合、乡村振兴、地方发展的特殊使命。酒说也相信随着新金沙、文化金沙等酒旅资源与相关配套的愈发成熟,金沙酒业、金沙产业区也有了被更多人看见的机会与可能性。
除了以金沙酒厂为核心的文旅资源“秀肌肉”,本届活动更把金沙县产区的上游价值得以更权威、更科学、更让人信服地阐释出来。在当天下午举办的“上游金沙 天生醇柔”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科学价值论坛现场,包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张百平,河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建生,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首席专家、中轻检验认证公司副总经理王德良,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教授吴天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杜海等来自地理、生物工程、大气科学、酿酒工程等领域的权威专家宣讲研究成果,更发布了《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科学考察报告》,进一步夯实赤水河上游金沙县产区在中国酱酒格局中的独特地位,并向消费者传递出源于天地、成于匠心的品质自信。
1
2
更全面的“上游”战略,
更奋进的金沙力量!
当赤水河上游万亩红缨子糯高粱喜迎丰收,再度染红山野,全国客商齐聚新金沙之时,我们或许更能看到、感受到“上游”战略的“从虚到实、由小及大、从点状到系统”的进化充实之路。回顾来看,从“争上游 喝摘要”到“回上游 见金沙”,上游精神已经贯彻到金沙酒业的全部品系,上游产区的科学价值得到进一步夯实与论证。
谈及金沙未来的发展时,金沙酒业总经理李濮在演讲中提到:将依托上游产区优势,强化“醇柔酱香”差异化竞争力,提升品牌影响力与消费者认可度;同时以更加开放的姿态链接各界资源,让赤水河上游的生态优势、科学价值和文化内涵被更多人看见、被市场认同。
当下白酒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产区已不再是简单的“地理标签”,而是品质、文化、生态的集合体;酒旅融合也不再是“附加体验”,而是让消费者“读懂产区、认同价值”的核心路径。而金沙酒业的实践正是:以品质为根,将红缨子糯高粱的“第一车间”转化为品牌最深厚的底气;以科学为尺,将地理禀赋转化为可量化、可感知的价值新维度;以体验为桥,让酒旅融合从概念走向深度互动,让产区生态、工艺与文化成为可触达的消费语言。
在酒说看来,五年深耕,赤水河畔那一抹“金沙红”,早已超越节庆本身的意义,正升华为中国酱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鲜明注脚。从“坚守品质源头”的初心昭示,到“上游战略”的系统赋能;从一家企业的品质敬畏,到一个产区的价值崛起,“金沙红了”以其持续创新的IP生命力,实现了从企业叙事到产区表达的华丽转身。
这可能不仅是一场节庆IP的进化,更是一种产业发展的模式创新,在中国酒业正迈入“产区价值+品牌动能”双轮驱动的时代,要求企业从规模扩张,转向对生态、文化、体验的深度经营。金沙酒业以“上游”为支点,协同各方力量,共同书写着“以酒兴产、以产促旅、以旅彰文”的产区复兴新篇章,同时也为赤水河流域酱酒企业未来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金沙样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