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旭在军事圈子里头可算得上是个响当当的角色。1964年9月30日出生在河南民权县的一个普通农家,那时候中国刚从计划经济往市场转,家里条件一般,但他从小就对军队有股子劲头。1981年从山西运城入伍,进了空军序列,先是空军电讯工程学院毕业,学了无线电和通信这些硬技术,后来又去空军政治学院深造,拿到了政工方面的本事。一步步干起来,当过地空导弹部队的导航台长、新闻干事、秘书,2000年升为空军大校,进了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当教授。
![]()
研究方向主要是国际战略和大国博弈,写了《中美国运》《盛世狼烟》这些书,分析中美关系和军事格局,笔杆子犀利得很。2019年自主择业退役后,没闲着,转到中华能源基金委员会当战略分析师,用化名龙韬,还在2023年出任中国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院长,继续琢磨南海和海洋安全这些事儿。戴旭这人说话直,风格硬,被人叫“鹰派”专家,不是空喊口号的那种,而是基于数据和历史经验的。
2019年秋天,在央视的《对白》节目里,戴旭扔出一句:“目前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在军事方面敢和我们较量。”这话一出口,网上炸了锅,有人觉得牛气,有人说太狂,但细想起来,这不是吹牛,而是对中国军力从弱到强的实打实认知。抗日战争那会儿,中国军队小米加步枪,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扛着炒面雪水硬怼美军飞机大炮,上甘岭战役美军砸了1900万发炮弹,最后还是咱们的坑道战士顶住了。
历史证明,中国军队不光靠装备,还靠人,靠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现在呢?从一穷二白到三艘航母齐头并进、隐身战机上天、洲际导弹全球覆盖,这百年逆袭不是白来的。戴旭的话,底气就从这儿来,说白了,就是咱们的军事实力已经到能让对手掂量掂量的地步了。
![]()
建国初期,中国海军基本是零起步,靠几艘小艇巡海。2002年,辽宁舰的改造工程启动,大连船厂从一艘报废的苏联航母瓦良格号开始,国内团队日夜攻关,解决了动力、雷达、甲板这些难题。2012年9月25日,辽宁舰正式入列,成了亚洲第一艘航母。那时候,美国有11艘核动力航母,咱们这艘常规动力起步,但很快就追上节奏。2013年11月,山东舰开工,江南造船厂用国产模块化建造,蒸汽弹射、滑跃起飞结合,2017年4月26日下水,2020年12月17日服役。
现在山东舰主力编队训练,配上055型万吨驱逐舰,火力覆盖数百公里南海。福建舰更牛,2015年开工,上海江南厂用电磁弹射技术,2022年6月17日下水,2024年海试时速度和精度都对标美军福特级。短短二十年,三艘航母从无到有,美国造一艘福特级得10年,咱们这速度让全世界眼红。2025年上半年,辽宁舰和山东舰双舰穿越太平洋第二岛链,编队破浪前行,国际媒体直呼“中国海军蓝水化”。这不光是数量,质量也上去了,航母战斗群的合成化作战能力,已经能让美军在西太地区多想几层。
![]()
空军这边,歼-20的出现就是个里程碑。2011年1月11日,成都飞机工业集团首飞这架五代隐身战机,鸭翼布局、DSI进气道,隐身性能直追F-22。2017年3月,歼-20正式列装空军,2021年珠海航展上双机编队亮相,机动性拉满。到2025年,歼-20数量据说超过200架,超了美国的F-22总数。升级版歼-20S双座型已经在测试,集成AI辅助,传感器融合让飞行员视野360度无死角。
以前开国大典飞机不够飞两遍撑场面,现在歼-20常态巡航东海,雷达锁定目标瞬间锁定,电子战吊舱干扰敌方系统。这飞机不光打空战,还能对地精确打击,挂载鹰击-12导弹,威胁沿海目标。空军整体现代化,运-20加油机、预警机、无人机群齐活儿,形成了体系化空中力量。戴旭研究过这些,强调隐身战机是空中优势的关键,现在中国空军从防御型转向进攻型,谁敢小瞧?
![]()
火箭军是咱们的杀手锏,东风-41洲际导弹就是代表。201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上,东风-41首次亮相,公路机动发射,射程1.4万公里,能覆盖美国全境。2017年左右定型,2025年阅兵方阵里,东风-41改进型带诱饵弹头,突破反导系统如喝水般简单。一辆发射车能带10枚分导式弹头,精度到米级,网友叫它“东风快递”。
高超音速导弹更狠,东风-17从2019年公开,2025年列装率全球领先,速度10马赫以上,轨迹机动,萨德系统拦不住。鹰击-21舰载版,航母上用,射程超1000公里,专治航母群。红旗-26远程反导,2025年首次编队,拦截高度上千公里。这些导弹不光数量多,质量高,火箭军从“区域拒止”到“全球打击”,让对手睡不着觉。伊朗以色列那场小冲突,就提醒大家,高超音速武器时代,传统反导是纸老虎。中国火箭军这块儿,投资回报率高,性价比碾压美军。
![]()
太空和信息战也不能少,北斗系统是咱们的“天眼”。2020年6月23日,最后一颗北斗卫星发射,全球组网完成,精度厘米级,比GPS准多了。打仗时,GPS一卡顿就瘫,北斗抗干扰,导弹指哪儿打哪儿。2007年1月11日,反卫星试验,中国用导弹击毁一颗废弃卫星,碎片散开,宣告太空防御能力。2025年,北斗三号增强版上线,融合量子通信,加密更牢。量子雷达也出来了,专破隐身飞机,波长短,探测F-35如探囊取物。这些技术让信息优势从被动变主动,戴旭常说,现代战争先打信息网,谁控天谁赢。
和平年代,部队没闲着。40多年没大仗,但训练强度不减。联合军演、跨区对抗、模拟实战,年年上强度。南海填岛建基地,部署反舰导弹和雷达,针对美航母下药。2025年,南海演习中,055驱逐舰锁定模拟目标,一轮齐射覆盖上千海里。部队从机械化到信息化,合成旅模块化,官兵轮训实战化。戴旭强调,战斗力不只装备,人是关键,中国军队那股韧劲儿,从抗美援朝传下来,现在年轻士兵用无人机和AI练兵,实战经验虽少,但模拟逼真。
![]()
为啥说没人敢较量?因为差距拉平了。美智库报告2024年承认,解放军区域战力超美军。以前美国自信满满,现在亚太再平衡,拉盟友围堵中国,但中国发展超预期。钢铁产量世界第一,军工根基稳,从芯片到发动机,自给率高。俄罗斯乌克兰战、以巴冲突,都在证明,现代战争拼综合国力,中国这块儿有底气。戴旭的鹰派主张,就是偶尔亮剑震慑,别让小国蹦跶。
![]()
当然,挑战还在。美军全球部署,盟友网密,中国虽强,但全球投送还需努力。第四艘航母据说在建,核动力型,预计2028年服役。歼-20出口版推销中,空军国际化。火箭军东风-27低轨弹道导弹,速度更快,2025年测试成功。北斗扩展到月球导航,空间站常态化。这些都是实打实的进步,不是纸上谈兵。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