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消费冰封了,新的消费时代开启了,你们知道吗?大家正在回归真实的世界。如果你还不警觉,或者依然没有改变,那接下来你的世界会随之冰封。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数量已连续11个季度持续下滑,到今年二季度末,卡片数量为7.15亿张,三年内减少了9200万张。消息一出,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才猛然想起来,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用信用卡了。而信用卡数量大跌,本质上是借贷消费的降低,或者说超前消费减少了。
数据显示,上半年15家全国性银行信用卡总贷款规模较年初减少了1945亿元,其中仅4家增长。为什么信用卡贷款规模会降低呢?个人使用信用卡的场景都集中在中小额消费、高频等特点。而这些钱在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对个人来说是无关紧要的,但在当下,很多人面临着开源节流的难题,“能省则省”成了非常主要的消费心理。
为什么人们花钱会突然变得谨慎呢?其实超前消费与经济环境是紧密相关的。回到10年前,借贷消费处于黄金期,2015年到2017年间呈现爆发式增长,光短期消费贷款规模就超过了8万亿,是2014年末的2倍多。那个时候,大家是敢借又敢还。
但是从2018年开始,一个信号就出现了:截止2018年6月末,消费贷款同比增速在21%,但同期全国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回落至9.4%,回到了15年前的个位数增长水平。
紧接着就是三年口罩时期,普通人收入受到极大的打击,这中间还穿插着外贸投资对经济拉动力下降、产业升级等情况。这些因素综合下来,很多普通人的感觉就是兜里的钱越变越少了,而挣钱的机会也变少了。当收入降低的时候,消费信心自然会降低,所以人们开始存钱。
疫情期间的2022年,住户存款新增17.84万亿,同比增速高达17.4%;2023年新增16.65万亿,增速13.8%。相比之下,消费支出增长明显落后于存款: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是26796元;2024年,人均消费支出是28227元;2025年上半年消费仍显乏力,人均消费支出为14309元。
回到信用卡上,因为大环境导致的个人资金循环紧张,信用卡用户还不上账的情况正在大量出现。数据显示,多家银行信用卡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率上升:上半年,交通银行、工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了25.73%、10.01%;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也都在上涨。而在不良率方面,工商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银行同样在上升。
从银行角度,宁可发卡数量下来,也不希望不良贷款上升。各家银行的信用卡业务也从规模扩张变成了提质增效。在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无论是银行还是我们个人,都注重了4个字:安全第一。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