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港区深入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从路面平整到管道更新,从安全保障到配套升级,用一项项接地气的改造举措,破解群众“急难愁盼”,让曾经的“老破小”褪去旧颜、焕发新貌,将实实在在的幸福送到了居民家门口。
![]()
走进工建北里小区,昔日坑洼不平的路面已被平整光亮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取代,斑驳脱落的楼体外墙也换上了“新装”,整个小区焕发出勃勃生机。居民胡占山看着眼前的变化,难掩心中喜悦。“通过这次老小区改造,路面也平了,楼也像新楼一样。整个的上下水也畅通了。另一个,我们这个小区呢,有充电桩、车棚、停车位,现在整个居住的居民们非常高兴,非常满意。没承想20多年以后,又住上跟新楼一样,新的小区一样。”
![]()
不仅是工建北里,其他老旧小区也同样实现了从“旧貌”到 “新颜”的华丽蜕变。此次改造并非简单“修修补补”,而是覆盖基础设施、生活配套的全方位升级,每一项工程都精准对接居民需求。海港区住建局老旧小区改造办公室总工陈锋介绍说:“主要改造项目有雨污水管道的更换,飞线入地、生态停车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设、楼体粉刷、楼道粉刷、居民休闲广场的扩建以及充电设施的配建,截至目前已基本完工。”
![]()
在今年的海港区老旧小区改造设计中,“绿色”与 “安全”成为两大关键词。施工中一方面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通过透水混凝土、透水砖打造生态停车位与休闲广场,让雨水“渗得下、用得上”;另一方面则是聚焦居民关心的充电问题。“我们要根据小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征询居民的意见,选择合适的,满足消防要求的场地进行配建。然后在小区内进行公示,居民同意后再进行建设。”陈锋说。
![]()
通过这样的精准规划与建设,不仅极大消除了居民在下房私拉电线充电的安全隐患,更有效缓解了新能源汽车车主“充电难、找桩难”的困扰,让绿色出行更安心、更便捷。与此同时,在共性需求之外,海港区还聚焦不同小区的“特殊痛点”,推出个性化改造方案,既保证“改得好”,更追求“用得实”。“之前的非6+1的房子,它的下房在楼体之外,之前下房没有电源,都是居民从自己家扯出来的,直接通到下房的,非常凌乱,而且存在严重的隐患。通过这次改造,我们把电从各家的电表直接接到下房,消除了安全隐患,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小区的美观。”陈锋说。
![]()
据了解,2025 年,海港区共对 30 个老旧小区实施改造提升,涉及建筑面积 101.31 万平方米,惠及居民 13929 户。如今,改造后的小区里,雨污水管道畅通无阻、生态地砖能透水渗水、下房线路整齐规范…… 这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不仅让居民的生活环境实现“质的飞跃”,更让城市的“颜值”与 “气质”同步提升。据介绍,三年来,海港区已累计完成59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未来,海港区将继续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抓实办好,让更多“老小区”焕发新的活力。
来源:今日海港区
责任编辑:李亚月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