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塔尼亚胡恍然大悟,以色列彻底把事情闹大了。涉及巴以问题,联合国连续三次出现罕见票型,美国再次端出打压异己的武器,以色列俨然孤立于世界。关键时刻,我方连甩两部公约,亲手为巴勒斯坦开启联大直通车。
当地时间9月9日,以色列空军公然入侵卡塔尔领空,对将总部设在其首都多哈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哈马斯,来了一次“精确打击”行动。
事情不断发酵,连锁反应纷至沓来,身为世界范围内最权威多边国际组织的联合国,终于对以色列出手了。
![]()
首先,当地时间9月11日,也就是以色列空袭卡塔尔事发不到48小时,联合国安理会率先发力,紧急启动了一场针对以色列的会议。
包括中、美、俄、英、法以及10个现任非常任理事国在内,15个安理会成员齐聚一堂,在会议中进行了一次全体投票表决。
最终,就连美国都不好意思出面包庇以色列。联合国安理会投出15比0票型,全票通过决议,一致发声谴责以色列公然入侵另一主权国家的行径。
![]()
紧接着,联大趁热打铁,再次以142票赞成、10票反对、12票弃权的“一边倒”票型,通过了一份意在彻底解决巴以问题的文件。
由此,经过数以十年计的努力,力挺巴以分别建国、主权互不干扰的“两国方案”终究成为国际社会主流认识。
最后,时隔一周之后的9月19日,趁着一年一度联合国大会召开这一契机,联大再度出面,用一次决议的通过,为巴勒斯坦主持了公道。
![]()
近期,联大诸成员国在经过商讨之后,正式把联大一般性辩论的召开时间定在了9月23日。按照惯例,届时会有超过190个联大成员国高层出席活动,分别站在自己的视角,为解决包括俄乌、巴以在内的一系列全球性危机而建言献策。
然而会议临近之际,作为主角之一的巴勒斯坦高层,却面临着无法参会的危机。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在巴以问题中一再袒护以色列的美国。
今年8月,为了“捂嘴”巴勒斯坦,美国采取措施撤销了包括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内共计80名巴勒斯坦官员的美国签证,致使他们无法按时入境美国进而如约参会。
![]()
面对美国政府“签证武器化”的卑劣伎俩,联大成员国们再度团结起来,专门在19日的会议当中,增加了一项“支持巴勒斯坦总统参会”的投票议程。
结果毫无悬念,票型再度出现145国赞成、5国反对的一边倒局面。全世界齐心协力,将巴勒斯坦“抬”进了联大会场。而在整个帮助巴勒斯坦“另辟蹊径”的过程中,我方的表现尤其亮眼。
彼时,在联大正式对“巴勒斯坦总统是否被允许参会”议题进行表决之前,我方进行了一次发言。
![]()
发言中,我方先后提及了《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以及《联合国特权和豁免公约》等两部国际约法,引经据典地告诉全世界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保障像巴勒斯坦这样的小国在联合国享有平等主权和利益,是所有成员国应当履行的义务和责任。
随后正式出炉的145票赞成、5票反对、6票弃权的票型也证明,我方说出了绝大部分联合国成员心中所想,可见,我方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展露的态度和手腕,才是众望所归。
这下子,轮到以色列天塌了。被联大及其安理会连续三次表决的悬殊差距“破防”的内塔尼亚胡,开始在国际上大发牢骚的同时,承认了以色列被孤立的事实。
![]()
然后,以色列就破罐破摔了。前脚联大表决结果刚出,后脚针对加沙地区的军事行动,烈度骤然升级。
在又一轮打击结束后,以色列防长卡茨甚至还得意洋洋地在其社交媒体中声称,以色列如潮攻势之下的加沙正在燃烧。
因此,站在巴勒斯坦的角度看,尽管以线上参加这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出席联大,对巴勒斯坦摆脱现状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
![]()
然而,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只能是当地抵抗组织真刀真枪的反抗,以及国际社会团结一致之下做出的制裁决定。
在联合国大会上通过几条谴责以色列,甚至在措辞上都不痛不痒的决议,其现实意义终究是有限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