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0岁的知名企业家创始人因心梗去世,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位企业家一直以精力充沛、事业有成的形象示人,他身材适中,看起来健康状况良好,却突发心梗,被紧急送往医院,最终因抢救无效离世。
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警钟:心梗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它正在悄悄地向年轻人靠近。国家心血管病中心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梗患者中,45岁以下人群占比已超过15%。过去被认为是“老年病”的心梗,如今在抢救室里,三、四十岁的面孔越来越多。为什么心梗的患者越来越多,还越来越年轻化?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健康危机?
![]()
为什么心梗的患者越来越多,还年轻化?
在我国,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近些年有上升趋势,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诱发中青年急性心梗的“黑名单”上,肥胖已力压吸烟、高血压,成为首要风险因素。2023年《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35~55岁心梗患者中,超重或肥胖占比高达68.5%,超过高血压(52.1%)和吸烟(49.7%)。
生活习惯的不健康是导致心梗年轻化的重要原因。首先是饮食的不健康,现代生活中,快餐、外卖成为年轻人的日常饮食选择,这些食物虽然方便快捷,却含有大量的热量和不健康的脂肪。长期摄入这些食物,会导致肥胖和血脂异常,增加心梗的风险。
其次,缺乏运动也是导致心梗年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现代生活中,年轻人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小,除了上下班的通勤外,很少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缺乏运动会导致身体的新陈代谢减慢,能量消耗减少,容易导致肥胖和血脂异常。同时,运动还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增强心脏功能,缺乏运动会使这些保护作用减弱,增加心梗的风险。
最后,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许多年轻人长期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加班成为常态。长时间的工作不仅消耗了身体的精力,还导致身体的生物钟紊乱,影响了身体的正常代谢。长期的劳累和压力会导致身体分泌大量的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增加心脏的负担,同时还会导致血脂升高、血糖升高,进一步增加心梗的风险。
![]()
心梗发生时4个地方会疼
心梗(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症状之一是疼痛。以下是心梗的4种常见疼痛症状:
1. 胸部疼痛
患者通常会感到胸部有压迫感、紧绷感、疼痛、挤压感或烧灼感,这种疼痛通常位于胸骨后或胸部中央。疼痛可能持续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并且可能不会因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而缓解。
2. 放射性疼痛
心梗的疼痛不仅局限于胸部,还可能放射到其他部位。常见的放射部位包括左肩、左臂(尤其是左前臂内侧)、颈部、下颌、背部,甚至上腹部。
3. 牙痛或咽喉疼痛
在一些不典型的心梗病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牙痛或咽喉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不是由牙齿或咽喉本身的疾病引起,而是心梗导致的心源性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会伴随胸闷、气短、出汗等症状。
4. 上腹部疼痛
部分心梗患者可能会出现类似胃痛的上腹部疼痛,这种疼痛可能位于剑突下部位。这种疼痛与胃痛相似,但不会因饮食或热敷而缓解,反而可能逐渐加重。
![]()
年轻人如何预防心梗?
面对心梗年轻化的严峻形势,年轻人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心梗的发生。
首先,调整饮食习惯,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和瘦肉等健康食物,并注意饮食规律,按时进食,避免暴饮暴食。其次,戒烟限酒,因为吸烟和饮酒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限酒可以显著降低心梗风险,戒烟后身体血液循环会改善,心脏负担减轻;限酒后肝脏负担减轻,血脂水平也会逐渐恢复正常。
再者,加强体育锻炼,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这不仅能帮助消耗多余热量、减轻体重,还能增强心脏功能、提高免疫力。此外,要学会管理压力,通过听音乐、读书、运动、冥想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良好心态,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减少心梗发生风险。最后,定期体检,及时发现并干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异常情况,特别是有心梗家族史的年轻人,更要重视心脏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守护自身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