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兰州的丹霞山绿了,多少人却高兴不起来

0
分享至



作者 | 晓洋


8月初,有网友从兰州中川机场起飞,感叹“这还是黄土高原吗,绿得我快不认识了”。9月初,兰州市郊“水墨丹霞”景区,原本漫山遍野都是橘红色的色调,阴坡的主色调竟变成了抹茶绿。有网友调侃说,以前是羊肉卷,现在是生菜包羊肉卷。


△左:抹茶限定版“水墨丹霞”。右:常规版“水墨丹霞”。(图/微游甘肃)

一位海外留子告诉新周刊记者,她放暑假回到黄河北岸的家,发现自家阳台外光秃秃的土坡,竟泛着陌生的青绿色。她十分惊讶,当即给闺蜜发了信息。闺蜜淡定地回了一句“今年整体都绿了。”

这抹“兰州绿”让本地人怀疑起家乡,却把游客兴奋坏了。人们利用绿草如茵的山坡做背景,任青草没过膝盖,假装“人在川西/陇南”,岁月静好。


△兰州的山绿了,有人欢喜,有人愁。(图/小红书截图)

好消息是,荒山绿了;坏消息是,绿的是蒿草。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野草,乃是中国乃至全球的“过敏大佬”。普通人闻起来淡淡的草香,过敏体质的人一闻就呼吸难受,眼泪鼻涕横流。


蒿草是菊科蒿属植物的统称,其中黄花蒿和大籽蒿的花粉,是过敏界里出了名的“狂徒”。一旦被蒿草的花粉缠上,过敏人士就可能轮番被打喷嚏、流鼻涕、眼睛痒和偏头痛折磨。

今年夏天以来,蒿草如常进入花期,为了种群的繁衍,集体释放花粉。一株成熟的蒿草能产生数亿颗花粉。这些花粉又小又轻,直径比头发丝还小很多,能轻松搭上风,跑到几十甚至几百公里处,一声不吭就钻进人的鼻子里搞事情。


△一靠近蒿草,过敏人就猛打喷嚏。(图/小红书截图)

蒿草花粉含有致敏蛋白,会被人类免疫系统误认为“坏蛋”,然后发动反击。过程中身体会释放组胺,引发打喷嚏、流鼻涕、皮肤痒等症状。

今年蒿草的花期,正好赶上兰州多雨。据兰州区域气候中心的统计,8月兰州的降水量高达156.3毫米,较往年同期均值增加1.4倍,为1961年以来最多。原本干旱缺水的荒山,短时间内变成了蒿草的无限畅饮派对。它们长得更高大、茂盛,将花粉攻击值拉到最大。

一位兰州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今天是我这几年过敏最严重的一天。”8月最后一天,她开始遭受鼻涕和喷嚏的轮流折磨,嗓子肿起,一宿都没睡好。一款名为“花粉浓度”的工具实时数据显示,兰州当时平均1000平方毫米的空气中含有1508粒花粉,花粉主要来源是“菊科蒿属”植物。


△兰州网友分享的蒿草过敏情况。(图/小红书截图)

同病相怜的网友聚集到这帖子的评论区。有人感到仿佛水泥封鼻,俩鼻孔一点气都不通,得用嘴巴呼吸;有人原本以为是受凉感冒了,吃几天感冒药没好转,整个人处于“死人微活”的状态;有人眼睛痒得恨不得挖出来,扛不住了,得去医院输液雾化。

据《新甘肃》报道,8月立秋后,兰州医院的耳鼻喉科里,就诊患者络绎不绝。近视镜叠穿护目镜,曾经北京春天的OOTD潮流,已流转到兰州的夏秋交替之际。


踏入9月,过敏星人就开始盼着白露的到来。按照往年的节奏,蒿草到那时候就走完了开花的过程,进入果实成熟阶段,不会再大量释放花粉。

然而,今年白露(9月7日)前两天,兰州的花粉浓度继续上蹿,网友纷纷表示鼻子更难受了。大家只好转向盼望10月初的寒露,相互安慰“过完国庆节就好了”。据中国天气网的监测,9月头两周兰州的花粉过敏指数都处于“很高”水平,极易引发过敏,需要减少外出。


△9月,兰州的花粉过敏指数处于“很高”的水平。(图/中国天气网)

蒿草花粉释放期延长,还和气候变暖有一定关系。据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全球变暖导致春季来得早,秋季结束得晚。相应地,蒿草的生长季也被拉长,从而拥有更长的花期来施展花粉攻击。这也是导致过敏周期长短出现偏差的原因之一。

花粉过敏轻则引起类似重感冒的不适症状,重则引发过敏性哮喘。碰上雷雨天气,还可能导致雷暴哮喘,严重情况下甚至危及生命。除了兰州,银川、包头、榆林、北京等北方城市也出现类似的蒿草花粉过敏人群。


△9月12日至9月16日花粉过敏风险较高的城市。(图/花粉监测)

为了维护公共健康,陕西省榆林市从2019年起开始进行城市规模的花粉过敏防治。花粉浓度较高的时候,当地卫健委会向市民发放过敏性鼻炎急救包,里面包括N95口罩、鼻喷制剂等。包头、银川等城市会赶在蒿草开花前夕,组织大规模的城区除蒿行动。

“这么多人饱受折磨,甚至还有很多小朋友,这难道不是公共卫生事件吗?”有甘肃IP的网友留言写道。看见别的城市行动起来,兰州的过敏星人也在网络上呼吁,期盼自家城市能跟上“除蒿”的脚步。


△兰州市民出动除蒿草。(图/视频截图)

今年,兰州终于出手了。9月以来,兰州各区组织起专门的蒿草清理活动,不仅用镰刀割掉长势较高的草,而且手动拔除根系较深的植株。过敏星人奔走相告,在社交媒体转发清除活动的报名页面,纷纷表示“秋季过敏有救啦”。

据中国交通广播的报道,截至9月11日,兰州共清理蒿草2万多平方米,预计本月还会多清理出5万多平方米。不过,甘肃省气象局预计,9月当地大部分地区的降水仍旧偏多,看来还得加快拔草速度。


看到蒿草花粉浓度爆表,不少网友会以为这些在城市里野蛮生长的蒿草,都是城市绿化工程种下的植物之一。毕竟,靠着耐寒速生、成本低的优势,蒿草家族里的沙蒿过去就曾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防风固沙小能手。

在20世纪80年代,沙蒿种子搭上飞机,大规模播撒下来。据中国小康网的报道,一些北方城市不仅郊外,就连市区的屋顶也长出沙蒿。每年7月中下旬到9月,沙蒿花粉漫天飞舞,过敏星人也就害怕出门了。


△陕西榆林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当地使用飞机来播种。(图/视觉中国)

为了平衡生态效益与公共健康,近年防风固沙的生态工程也在探索更好的替代物种,比如,能榨果汁又固氮改土的沙棘,能做饲料又耐旱的柠条,等等。

然而,兰州一夜绿起来的蒿草,并非搭飞机来的“移民”,而是这片土地上的土著。《新甘肃》引述兰州市林业和草原局的解释,兰州造林绿化、草原修复等工程中,没有采用蒿草这类强致敏性植物。

今年多雨,蒿草长得最疯的地方,往往是城市绿化还没顾得上的地块,例如没开发的闲置土地、山野田间和河滩等空间。

在生态系统里,蒿草并非天生的“坏蛋”。它本是我国北方自然修复的常见植物,发达的根系能抓住松散的土壤,让别的植物有更稳固的落脚地,而它的果实能给本地昆虫、鸟儿提供秋季的口粮。

按照植物竞争的规律,随着灌木、乔木等竞争力更强的植物长起来,就会自然地抑制蒿草的生长,导致其逐步衰亡。这也意味着兰州人民除蒿的手不能停,种树的手也不能歇。


种树这件事,兰州人是非常认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兰州是黄水照荒山。从20世纪50年代起,兰州人就开始“背冰上山,植树造林”,组队植树造林。


△兰州城区周边的山上种上了树。(图/视觉中国)

如今,当地人种树的功夫更是了得,近90度陡坡能通过挖洞回填的方式种上人工树林,高速路旁的土坡也能变成春赏花、秋观叶的美景。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兰州以前种树难是因为干旱,如今降水增加后,种树的难度会减少一些吗?荒山会自动变成常驻的青山吗?

中国年降水量大致上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各地区差别很大。从中国年降水量分布情况来看,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在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东南端一线。据中国天气网的数据分析,1951年至2022年期间,这条等降水量线会在某些年份出现明显的南北波动,但整体上相对稳定。


△兰州位于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图/中国天气)

某一两年的暴雨,并不能把西北变成气候意义上的江南。去年气候博主“中气爱”就科普过,北方雨多没错,但气温也跟着升高,蒸发量“噌噌”往上蹿。例如,甘肃今年8月的降水较往年同期均值多了16.7%,同时平均气温也较常年同期偏高0.8℃,水分降下来后很快又到天上去了。

真要想看荒山披青装,靠的不是下一天顶一年的暴雨,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润物细雨。

兰州的山当然不会一夜之间变江南,蒿草也不可能靠志愿者拔几把就彻底消失。气候变暖让雨带时不时北漂,荒山就能在某个年份披上绿装,但下一年又可能依旧是土黄色的底色。真要想兰州的山常年青翠,还得靠几十年如一日的科学造林和治理。

参考资料:

【1】郭秀睿,李萍.铲除引发鼻炎“元凶”是否会破坏生态 专家开替代方.新甘肃,2025-09-10.

【2】王曼榕.全民除蒿草:一场需要智慧与平衡的绿色行动.丝路文博网,2025-09-11.

【3】王豪,打响“蒿草清除战” 减少过敏原让更多人顺利度秋.中国青年报,2025-09-13.

【4】徐诗瑜.一座北方城市防治花粉过敏的第五年.健康时报,2023-9-15.

【5】张慧,等.一条神奇的线见证中国降水70年变化.中国天气网,2023-03-23.

编辑:曾宝气;校对:遇见;排版:土土


“你有蒿草过敏的困扰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俄罗斯12月开始发行RMB主权债券,但地点不在我国

俄罗斯12月开始发行RMB主权债券,但地点不在我国

史政先锋
2025-11-01 20:08:57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B站前员工三亚出差遭性侵?男方被拘检方不起诉,3个关键点太扎心

一丝不苟的法律人
2025-10-31 12:17:18
俄罗斯被排除,特朗普不再遮掩,一句话暗示将由中美两国领导全球

俄罗斯被排除,特朗普不再遮掩,一句话暗示将由中美两国领导全球

井普椿的独白
2025-10-31 21:25:25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桂系007
2025-11-01 21:30:11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王晶发文悼念冯淬帆:做人欺善怕恶,爱骂人和单身有关,称呼改变

一娱三分地
2025-11-01 17:26:04
0-3输球输人!英超11亿豪门轰然出局,双线5连败崩盘,四冠王梦碎

0-3输球输人!英超11亿豪门轰然出局,双线5连败崩盘,四冠王梦碎

小鬼头体育
2025-11-01 14:02:27
再过20天,那些嘲讽雷军的人,就要被啪啪打脸了

再过20天,那些嘲讽雷军的人,就要被啪啪打脸了

象视汽车
2025-11-01 07:00:03
杨国福麻辣烫回应“1斤豆芽卖28元”

杨国福麻辣烫回应“1斤豆芽卖28元”

大象新闻
2025-11-01 18:26:07
跟队记者:杨瀚森被开拓者队下放至发展联盟锻炼

跟队记者:杨瀚森被开拓者队下放至发展联盟锻炼

懂球帝
2025-11-02 01:58:25
不到48小时,大陆同意郑丽文请求!民进党祸台十年,是时候做了结

不到48小时,大陆同意郑丽文请求!民进党祸台十年,是时候做了结

小影的娱乐
2025-10-31 14:45:29
里子面子都丢了,辞去乒协主席仅6个月的刘国梁,被陈梦撕光体面

里子面子都丢了,辞去乒协主席仅6个月的刘国梁,被陈梦撕光体面

仙味少女心
2025-11-01 16:04:03
反腐月报:6名中管干部被查

反腐月报:6名中管干部被查

上观新闻
2025-11-01 15:41:09
11月1日俄乌最新:空降红军村

11月1日俄乌最新:空降红军村

西楼饮月
2025-11-01 18:46:05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陈涛:很遗憾没从自己手中保级,但结局还好不辱使命

懂球帝
2025-11-01 22:25:12
0-2大冷门,联赛第10遭联赛第21掀翻,英超前冠军惨遭3连败

0-2大冷门,联赛第10遭联赛第21掀翻,英超前冠军惨遭3连败

侧身凌空斩
2025-11-01 22:23:34
世界争夺的隐线

世界争夺的隐线

犀利辣椒
2025-11-01 01:32:18
阿莫林:“断电”5分钟丢2球 球队及时复原扳平比分

阿莫林:“断电”5分钟丢2球 球队及时复原扳平比分

体坛周报
2025-11-02 02:38:49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参考消息
2025-11-01 19:25:09
网传某律所合伙人带小三产检被抓,正妻质问:叫你妹妹还是姐姐?怀上没?

网传某律所合伙人带小三产检被抓,正妻质问:叫你妹妹还是姐姐?怀上没?

互联网大观
2025-11-01 09:51:44
段永平向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捐赠贵州茅台股票!市值达1500万元

段永平向江西水利电力大学捐赠贵州茅台股票!市值达1500万元

红星资本局
2025-11-01 17:58:43
2025-11-02 02:55:00
九行Travel incentive-icons
九行Travel
新周刊旗下文旅生活媒体,与你『行遍九州,探索世界』。
4008文章数 3316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旅游要闻

运河明珠,千年守望:杭州拱宸桥的前世今生与文化密码!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手机
教育
时尚
艺术
公开课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教育要闻

最近的校园霸凌事件警醒家长:女儿过了11岁,一定要拴在裤腰带上

伊姐周六热推:电视剧《树影迷宫》;电视剧《锦月令》......

艺术要闻

美貌与艺术的碰撞!9位摄影师,哪一位是你的菜?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