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深一度|迈入北京时间,中国田径如何抓住世锦赛上的希望之光

0
分享至


赵杰(左)和张家乐(右)携手出战,为中国队在女子链球项目夺下银牌和铜牌。

9天时间,14个比赛日,参加49个项目中33个项目的争夺,最终以2银2铜排在奖牌榜第22位;此外,12人进入项目前八名,积分榜上和西班牙并列第10位……这是中国田径队在2025东京世锦赛上交出的成绩单。

相比于两年前布达佩斯的两枚铜牌,中国队在参赛项目、奖牌数和排名上都有了不少提升。

对于中国田径而言,这是意义特别的一届世锦赛。时隔四年重回曾经创造辉煌成绩的东京新国立竞技场,中国队已进入新老更替的最后阶段,“00后”运动员达到47人,其中更有13位“05后”年轻小将。不仅如此,在站上领奖台的四名运动员中,除了中生代的石雨豪和王朝朝,另外两位来自女子投掷传统优势项目群的奖牌得主则是22岁的赵杰和18岁的张家乐。

经历了上届的低谷后,中国田径终于迎着希望的曙光向上攀登。如何让这道希望之光在接下来的大赛里愈发明亮,也需要中国田径去复盘和反思。


18岁的张家乐在自己的第一次世锦赛之旅中表现惊艳。

成长与重生

两年前在布达佩斯,女子投掷是中国队最后的“遮羞布”。当时29岁的冯彬和34岁的“九朝元老”巩立姣分别夺下铜牌,让中国队勉强追平过去20年参加田径世锦赛的最差战绩。

两年后在东京,当有望冲击领奖台的男女35公里竞走双双收获第四名,为中国队破僵的还是女子投掷。在女子链球决赛中,23岁的赵杰和18岁小将张家乐携手出战,赵杰两刷个人最好成绩(PB),并以77米60的成绩获得银牌,首次出战世锦赛的张家乐则以拿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投出77米10守住铜牌。

不管是在巴黎奥运会拿下铜牌的赵杰还是本赛季成绩蹿升的张家乐,来到东京前就已证明了自己具有争夺奖牌的实力,而非决赛舞台上的灵光乍现。特别是到今年10月才满19岁的张家乐,三个月前刚刚在德国的世界田联洲际巡回赛中投出75米14,打破世界青年纪录。之后,她又在全国田径锦标赛上,将该纪录提升了两米多。

彼时,在衢州的全锦赛上,张家乐就和澎湃新闻记者打趣道,自己像个“炸药包”,“给自己‘炸’蒙了,给所有人都‘炸’蒙了。”

这次在东京,年轻的张家乐也和赵杰一起,“炸”出了中国女子投掷的霸气和气势。那场决赛,直到最后一投,两位中国选手都还在提升自己的成绩,也正是张家乐的稳定发挥推动了赵杰以PB摘银。在世界大赛上的这般表现和成长,或许比奖牌更有价值。


石雨豪在夺下跳远铜牌后,坦言自己完成了重生的第一步。

如果说,赵杰和张家乐代表着“00后”运动员接过大旗的决心;那么,石雨豪和王朝朝作为中生代运动员的坚持,则是中国田径新老交替的底气。

在东京,两位26岁的奖牌得主颇为相似的“重生”经历,也让外界看到了中国田径的倔强与不屈——曾经被誉为“天才”的石雨豪在2018年遭遇重伤,8年后再战世锦赛,他用8米33的赛季最好成绩夺下铜牌,追上了那个立志要一飞冲天的自己;经历布达佩斯世锦赛和巴黎奥运会两次大赛的折戟,王朝朝终于用一枚银牌在世锦赛上兑现了曾经的自我承诺。

同样是第二次世锦赛之旅,同样大起大落蛰伏过,又同样在东京拼尽全力,石雨豪在混合采访区里笑着说出的“重生”,也是对王朝朝这么多年来的总结。他们不仅自我正名,也帮助中国跳远和男子竞走时隔多年重回领奖台。


26岁的王朝朝同样经历了几届大赛的打击,如今重拾信心,站上领奖台。

差距与机遇

两银两铜、12人进入项目前八的进步背后,是中国田径队73名选手参加33个项目的集体回暖。按照《人民日报》的报道,这是中国田径队在近几届世锦赛中参赛覆盖面最为广泛的一次。

36岁的巩立姣,是队中唯一的“80后”,作为“十朝元老”,虽然她没能站上领奖台,但10次参赛8枚奖牌、覆盖世锦赛“半部历史”的辉煌经历,足以证明她在田径界的地位和价值。

在巩立姣和谢震业这些老将身旁,多了不少首次站上世锦赛舞台的“00后”——21岁的邓信锐成为中国田径历史上第一位入围世锦赛单项的“00后”飞人;全员“00后”的混合4×400米接力队和男子4400米接力队同样首次亮相世锦赛舞台;还有24岁的邢家梁与22岁的张浩辰,代表中国男子铅球首登世锦赛。

队伍中最小的陈妤颉尽管只有16岁,但已凭借赛季出色的表现站上世锦赛女子200米的赛场。23秒26,是她世锦赛200米首秀中的成绩。那场预赛后,她感慨,在世界顶尖运动员身边比赛,还是有些紧张,“要认清差距、继续提高。”

差距,这是包括陈妤颉、邓信锐、陈圆将和邢家梁等一众新生代小将们在初登世锦赛后的共同感受。


19岁的陈圆将在男子110米栏比赛中闯入半决赛。

事实上当中国的“00后”和“05后”冲进全世界田径观众的视野,国外那些同龄人已开始争金夺银甚至改写赛会纪录了。

年仅21岁的伊曼纽尔·万永伊近两年在男子800米项目上展现出了极强的竞争力,他也是本赛季此前唯一打开1分42秒大关的选手,在东京,他又跑出1分41秒86,刷新赛会纪录。21岁的肯尼亚选手菲斯·切罗蒂奇在女子3000米障碍中跑出8分51秒59,打破赛会纪录。还有2002年出生的加拿大运动员伊桑·卡茨伯格,他以84米70的成绩成功卫冕男子链球冠军,并打破赛会纪录……

“无论是过程还是结果都很有意义,因为我们看到了和世界顶尖选手之间的差距,知道和他们差了多少。”作为中国女子400米栏的领军人物,25岁的莫家蝶坦言,如今的差距意味着未来的机遇,“第一次站在世锦赛赛场上,可能会有很多情绪,紧张、兴奋都是正常的。但重要的是我们下次会更稳定,发挥得更好。”

19岁的陈圆将也在看到差距时认清了问题所在,“国际高水平选手的力量都很足,所以他们的起跑都很快,这也是我以后要弥补的短板。”


25岁的莫家蝶期待能够带领中国女子400米栏在世界大赛上走得更远。

如何让希望之光变得明亮

在世锦赛最后一夜的滂沱大雨里,东京和北京完成了会旗的交接。这也就意味着,田径世锦赛将进入“北京时间”。东京新国立竞技场里,代表中国运动员完成会旗交接的是传统优势项目竞走的杨家玉和王朝朝,还有年轻运动员中的代表人物陈妤颉和梁宝棠。


田径世锦赛会旗交到了中国运动员手上,2027年,北京见。

带着2银2铜的成绩,中国田径队希望能在2027年北京的“鸟巢”里创造出更好的成绩。想要继续提升,中国田径就需要稳定住传统优势项目群,然后推动年轻运动员继续成长。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才能让中国田径这些代表着希望之光的年轻人在未来的世界大赛上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而不是成为稍纵即逝的流星。

中国田径功勋教练孙海平给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年在东京世锦赛上,中国男子110米栏已经取得了突破,中国选手陈圆将、徐卓一、刘俊茜全部晋级半决赛,这是自2011年刘翔、江帆和史冬鹏携手征战大邱世锦赛后,中国男子110米栏时隔14年再次实现三人晋级世锦赛半决赛的壮举。不过,这三位年轻人最终无人闯入决赛。


孙海平教练也希望他的弟子徐卓一能够有更多和世界顶尖选手较量的机会。

“刘翔刚开始参加大赛也感觉和国际上的高手差距大,但是第一次差5米,第二次差4米,第三次差3米,他的信心也在不断增强。”孙海平以刘翔举例,“通过对对手的不断熟悉,他能感受到他们并非不可超越,只要不断强化自己的水平就可以完成赶超。”

在孙海平看来,当这些年轻人感受到了世界最高水平的强度,然后不断增加在世界大赛中的历练,他们才能够锻炼出独当一面的硬实力,“当时刘翔参加国际比赛,都是三天一场,连续比五六场,在提升高强度比赛能力的同时,不断强化自己在大赛的感觉,增强对对手的了解,这些都不是偶尔参加一两次国际比赛就可以得到的。只有反复的大赛磨炼,才能找到这些感觉。”

更多“走出去”的同时,中国田径也需要构建更合理的竞赛体系。清华大学体育部教授、国家田径队短跑项目原主教练李庆教授曾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如何营造和构建中国短跑再度激烈竞争的氛围,以及如何提高和保持中国一线教练员的理论和实践的水平,是解决人才问题的关键,竞争才能促进进步。”

李庆提出的问题正是中国田径整体问题的一个缩影——在很多项目的国内赛事中,决赛前一两名的成绩和其他选手的成绩有着断崖式的差距。也不止一位国内教练告诉过澎湃新闻记者,这样的比赛环境并不利于国内选手调整状态和检验训练成果。


中国男子4×400米接力的队员们首次站上世锦赛的这个项目,他们都表示有信心在未来越来越好。

当然,除了更好的比赛机会,为运动员搭建起更合理的教练团队也是不可忽视的基础工程。

在东京世锦赛上,中国田径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以孙海平和朱华刚为代表的老教练们,依旧对中国田径有最深刻的理解;带领刘俊茜站上世界舞台的苏懿萍教练则是年轻一代教练员的代表,她和邓信锐背后以大数据构建模型的年轻教练团队拥有新的训练理念;而像雷诺和兰迪·亨廷顿这样的资深外教,依旧拥有先进的训练经验和知识,可以帮助中国田径的年轻人。

“没什么好可惜的,这是第一次世锦赛,我们未来还会拥有更多。”当中国田径能从这次世锦赛中吸取更多经验和教训,为运动员创造更好的比赛环境和教练团队,那么,中国男子4×400米接力队所说的这番话,就有机会变成中国田径未来站上领奖台未来的现实。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少妇玉米地被奸杀,强奸部位及其变态

少妇玉米地被奸杀,强奸部位及其变态

史记趣闻
2025-10-31 20:25:03
4-0!神锋杂耍破门+双响 11轮狂轰13球 14亿豪门6连胜7分领跑

4-0!神锋杂耍破门+双响 11轮狂轰13球 14亿豪门6连胜7分领跑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2 06:02:32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即将降级!37岁国足名将采访道歉+快哭了 压哨进球被吹无缘创纪录

即将降级!37岁国足名将采访道歉+快哭了 压哨进球被吹无缘创纪录

我爱英超
2025-11-01 18:25:09
马英九哽咽,韩国瑜拥抱,朱立伦服气,郑丽文的漂亮起手式

马英九哽咽,韩国瑜拥抱,朱立伦服气,郑丽文的漂亮起手式

探源历史
2025-11-01 17:30:39
11月1日俄乌最新:空降红军村

11月1日俄乌最新:空降红军村

西楼饮月
2025-11-01 18:46:05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洪秀柱:两岸关系“不要那么复杂,未来谋求统一”

参考消息
2025-11-01 19:25:09
千万不要得罪这个种红薯的小女人!她被小米投诉后居然反杀获胜

千万不要得罪这个种红薯的小女人!她被小米投诉后居然反杀获胜

回旋镖
2025-11-01 18:25:05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又被小米投诉了!远离雷军,保命要紧

公子麦少
2025-11-01 22:57:15
这就是成功男人的第一步,亚马尔花费1050万欧元买下一座豪宅!

这就是成功男人的第一步,亚马尔花费1050万欧元买下一座豪宅!

田先生篮球
2025-11-01 10:41:45
雷军心胸狭隘!卖红薯女人模仿雷军被投诉,结果投诉输了

雷军心胸狭隘!卖红薯女人模仿雷军被投诉,结果投诉输了

吃瓜盟主
2025-11-01 23:00:51
0-1!豪门伦敦德比:9.2亿战舰惨遭5连斩 力助死敌7战6胜强势反弹

0-1!豪门伦敦德比:9.2亿战舰惨遭5连斩 力助死敌7战6胜强势反弹

狍子歪解体坛
2025-11-02 03:31:11
赖清德当局会逮捕郑丽文吗?吴子嘉:郑丽文有可能被台当局抓起来

赖清德当局会逮捕郑丽文吗?吴子嘉:郑丽文有可能被台当局抓起来

达文西看世界
2025-11-01 18:33:15
俄罗斯被排除,特朗普不再遮掩,一句话暗示将由中美两国领导全球

俄罗斯被排除,特朗普不再遮掩,一句话暗示将由中美两国领导全球

井普椿的独白
2025-10-31 21:25:25
丢人丢大了?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惨遭KO,被对手扇晕受伤严重

丢人丢大了?赵鸿刚参加扇耳光大赛惨遭KO,被对手扇晕受伤严重

丹妮观
2025-11-01 19:37:23
继取消“一年两审”后,汽车年检或将迎来3加、6减“新调整”,网友:早该如此

继取消“一年两审”后,汽车年检或将迎来3加、6减“新调整”,网友:早该如此

西莫的艺术宫殿
2025-11-02 01:10:29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小米粥再次被关注,研究发现:高血糖患者喝小米粥,或有8大改变

周哥一影视
2025-11-01 09:05:09
郑丽文就职演讲,马英九感动落泪;洪秀柱给出建议,两岸谋求统一

郑丽文就职演讲,马英九感动落泪;洪秀柱给出建议,两岸谋求统一

娱乐督察中
2025-11-01 12:35:36
善恶终有报,54岁不婚不育的杨钰莹,早为当年的荒唐付出了代价

善恶终有报,54岁不婚不育的杨钰莹,早为当年的荒唐付出了代价

君笙的拂兮
2025-11-01 04:49:00
中企正式宣布!回购中国已购光刻机,外媒:ASML专利权或不保

中企正式宣布!回购中国已购光刻机,外媒:ASML专利权或不保

混沌录
2025-11-01 16:25:05
2025-11-02 06:27:00
澎湃新闻 incentive-icons
澎湃新闻
专注时政与思想的新闻平台。
854759文章数 50834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体育要闻

NBA球员,必须吃夜宵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头条要闻

美国防长国务卿受威胁 躲进军事基地

娱乐要闻

王家卫这波录音,撕烂了遮羞布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事关安世半导体,商务部最新发声!

汽车要闻

换新一口价11.98万 第三代蓝电E5 PLUS开启预售

态度原创

数码
家居
亲子
健康
手机

数码要闻

预热 2026 FIFA 足球世界杯,闪迪推出多款授权设计存储产品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亲子要闻

子宫写真火遍法国!不去医院就可看性别,还能给胎儿“打印”一张脸

核磁VS肌骨超声,谁更胜一筹?

手机要闻

疑似OPPO Find X10被曝光:2亿潜望镜确认加持,其他厂商怎么玩?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