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卷来卷去!工资回到3000元时代!为啥这次大家不再抱怨了?

0
分享至



不知从何时起,“月薪3000元”成了身边的“标配”。

刚毕业的大学生、打拼多年的基层人,翻开招聘软件,客服、收银员、普通文员等岗位,薪资大多定格在这个数。

可放在几年前,3000元工资还是全网吐槽的“靶子”。



毕业生们喊着“寒窗苦读十几年,连房租都不够”,抱怨生活看不到头,如今风向却彻底变了,激烈的吐槽声没了,取而代之的是“有份工作就不错了,3000元也认了。”

从“无法接受”到“无奈妥协”,这180度的态度转弯,是多少人的酸,又是什么,让“有活干”比“挣得多”成了人们如今的需求?

从官方数据来看,工资重回3000元时代并非危言耸听。



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日,上海作为全国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城市,也仅有2740元,与3000元相差不远,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一标准更是远低于3000元。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4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数据显示,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9476元,平均到每个月还不到6000元。

其中,像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等行业,平均工资更是偏低,月薪3000元对很多从业者来说都是难以企及的“天花板”。



智联招聘监测数据显示,2024年二季度,38城企业平均招聘薪酬虽有10313元/月,但这一平均水平掩盖了大量低薪岗位的存在。

实际在招聘平台上,大量基层岗位薪资集中在3000-5000元之间,3000元左右的岗位不在少数。

工资长期停留在3000元左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经济层面看,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的存量时代。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2-2024年,我国GDP增速从7.9%逐步降至5.2%左右。



经济增速放缓,企业订单减少,效益下滑,为了降低成本,不得不削减人力成本,工资自然难以提升。



部分行业红利的消失也是重要原因。房地产行业曾经市场火爆,从业者薪资颇高。

但近年来,随着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持续发力,行业发展趋于平稳,红利逐渐消失,大量从业者收入减少。

除了房地产,金融、互联网等行业也经历了类似的发展阶段,随着竞争加剧,红利不再,工资水平回归理性。



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同样不可忽视。

高校毕业生每年都会大量的人员进入就业市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

数据显示,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已达1179万,2025年这一数字还将攀升至约1222万。



市场上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却没能跟上毕业生数量增长的步伐,最终形成了“求职人数多、岗位供给少”的供大于求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在薪资定价上拥有更多话语权,往往会压低工资。

随着数字化的推进,AI在提升效率的同时,替代了大量基础岗位,从而导致就业竞争更加激烈,除了高端岗位,大多数人只能被迫进入低薪竞争,工资水平难以提升。

大众对3000元工资态度的转变,其实是因为就业压力增大,人们对稳定工作的渴望愈发强烈。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哪怕工资只有3000元,也足以让人安心。

之前的疫情,让许多人经历了失业、降薪的痛苦,对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

曾经对工作挑三拣四的人,在经历失业后,体会到有份收入的重要性。

有人表示“以前觉得3000元工资太少,看不上,现在才知道,有工作就不错了,至少能维持生活。”



社交媒体和网络信息的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认知。

过去,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有限,对不同地区、行业的工资了解不全面,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

如今,互联网让工资信息更加透明,看到全国各地不同薪资水平后,人们逐渐接受了工资的多样性和现实性,心态也更加平和。



在一些职场论坛和社交平台上,网友们经常分享自己的工资情况和求职经历,大家互相交流,发现低薪并非个例,从而对3000元工资有了更多的理解和接受。

面对工资重回3000元时代的现状,我们不应只是无奈接受,而应积极寻找破局之道。

首先,心态的调整至关重要,我们要认识到,工资不能完全定义我们的价值和生活质量,要学会在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好,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选择高薪行业也是提升收入的重要途径。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新兴行业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蓬勃发展,这些行业对人才需求旺盛,薪资水平相对较高。

如果有机会,可以考虑转行到这些有潜力的行业,通过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自我投资始终是实现职业发展和收入增长的关键。

在低薪阶段,我们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培训课程、学习新技能、考取相关证书,提升自己在职场上的竞争力。

理性消费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低薪带来的经济压力。



我们要学会区分需求和欲望,避免盲目消费。

制定详细的预算计划,合理安排每月支出,减少不必要的消费,同时尝试一些低成本的娱乐活动。

工资重回3000元时代,虽然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也让我们更加清醒的认识现实,促使我们寻找应对之策。



只要我们调整好心态,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理性规划生活,就一定能在这个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机会,实现生活质量的提升和人生价值的追求。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西方高科技为啥不卖给中国?荷兰:我70万的平衡车,他们600拿下

西方高科技为啥不卖给中国?荷兰:我70万的平衡车,他们600拿下

元爸体育
2025-11-03 04:04:33
晴天余额不足,6日起江苏迎连绵阴雨

晴天余额不足,6日起江苏迎连绵阴雨

扬子晚报
2025-11-04 22:38:53
11月7立冬,今年立冬不一般,有2个特点与往年不同,3件事早准备

11月7立冬,今年立冬不一般,有2个特点与往年不同,3件事早准备

小茉莉美食记
2025-11-05 01:05:03
苹果iOS26.1正式版发布,续航信号极大改善,建议升级

苹果iOS26.1正式版发布,续航信号极大改善,建议升级

库克啥都聊
2025-11-04 09:34:42
中国史上最大工程即将开工,预计投资4万亿,将彻底改变西北部

中国史上最大工程即将开工,预计投资4万亿,将彻底改变西北部

文史达观
2025-10-14 06:45:03
笑话:两个财主吹牛

笑话:两个财主吹牛

乡村中原风
2025-11-04 22:35:45
不要对固态电池有太多幻想

不要对固态电池有太多幻想

星海情报局
2025-11-04 14:15:59
四川疾控最新提醒:尽快接种

四川疾控最新提醒:尽快接种

掌上金牛
2025-11-03 10:48:28
3生肖即将翻身!11 月起穷运清零,财运旺到发紫,接住富贵享10年

3生肖即将翻身!11 月起穷运清零,财运旺到发紫,接住富贵享10年

人閒情事
2025-11-04 16:03:14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地铁奶奶:差别有多大?看对比就知道

“会打扮”和“不会打扮”的地铁奶奶:差别有多大?看对比就知道

白宸侃片
2025-10-27 00:26:08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明起实施新政

南京禄口国际机场明起实施新政

荔枝新闻
2025-11-04 16:56:13
中国强盛远未到顶!历史告诉你:国运转折点藏在这个残酷规律里!

中国强盛远未到顶!历史告诉你:国运转折点藏在这个残酷规律里!

愚鉴
2025-10-18 12:20:03
老实的家长,根本接触不到小学的这些真相!

老实的家长,根本接触不到小学的这些真相!

好爸育儿
2025-10-29 08:40:03
首战闷平!水庆霞指导任重道远

首战闷平!水庆霞指导任重道远

五星体育
2025-11-04 22:47:25
《繁花》录音事件升级,完整版长达43分钟,受牵连的远不止游本昌

《繁花》录音事件升级,完整版长达43分钟,受牵连的远不止游本昌

皮皮电影
2025-11-04 10:02:20
赢了!协和董小姐她姑保住了党籍和退休金

赢了!协和董小姐她姑保住了党籍和退休金

熊太行
2025-08-15 19:09:13
“多地办电话卡需工作证明、无犯罪证明”续:江西相关运营商已调整口径

“多地办电话卡需工作证明、无犯罪证明”续:江西相关运营商已调整口径

澎湃新闻
2025-11-04 18:40:29
白百何带两个儿子现身!17岁大儿子长得像前夫陈羽凡,二儿子5岁

白百何带两个儿子现身!17岁大儿子长得像前夫陈羽凡,二儿子5岁

阿纂看事
2025-11-04 23:37:38
菲律宾声称“将南海巡逻区扩大两倍”

菲律宾声称“将南海巡逻区扩大两倍”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3 23:01:37
“占我车位,还偷我的电?”男子气得把电动车大卸八块

“占我车位,还偷我的电?”男子气得把电动车大卸八块

江苏维哲律师事务所
2025-11-04 10:01:46
2025-11-05 04:16:49
柏拉图的诉说1
柏拉图的诉说1
世界很大,故事很多,请听我诉说。
1258文章数 15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头条要闻

生于1996年女子连任董事长 去年薪酬92万元

体育要闻

27岁热刺门将,夺冠后退役当导演

娱乐要闻

爸爸去哪儿6孩子现状,个个不同

财经要闻

马斯克"万亿薪酬"计划,突爆重大利空

科技要闻

硅谷甄嬛传:奥特曼优雅挑衅马斯克狠狠回击

汽车要闻

把海岸诗意织进日常 法拉利Amalfi重塑超跑生活方式

态度原创

旅游
手机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彩叶秋菊映古建 京华盛景入画卷

手机要闻

iPhone17系列卖爆,折叠屏手机定价或与华为“一较高下”!

本地新闻

秋颜悦色 | 在榆中,秋天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交响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最新核潜艇下水 可搭载“末日鱼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