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经济日报刊发的2025年中国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指数研究成果显示,百强县(市)、区示范引领,合计贡献全国20.79%的GDP和8.05%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中小城市综合实力指数为77.5,呈现较强发展韧性;中小城市投资潜力指数为87.1,工业“压舱石”效应持续增强;中小城市绿色发展指数为70.9,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2025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中,河南新郑市(35位)、巩义市(49位)、荥阳市(60位)、禹州市(65位)、长垣市(78位)、长葛市(79位)、永城市(91位)上榜。
2025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河南郑州市二七区(93位)上榜。
Part 0 1
河南上榜县市成绩单
新郑市位列全国第35位,领跑河南县市。作为郑州的南大门,新郑依托航空港实验区优势,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发展迅猛。
巩义市排名第49位,延续了工业强市的本色。铝加工、装备制造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荥阳市位居第60位,充分发挥毗邻郑州的区位优势,装备制造、新材料产业快速成长。
禹州市排名第65位,凭借钧瓷文化特色产业和中医药产业,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长垣市(第78位)和长葛市(第79位)双双上榜,分别以起重机械、医疗器械和蜂产品、有色金属加工见长。
永城市位列第91位,依托煤炭资源优势和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突破。
在百强区榜单中,郑州市二七区成为全省唯一上榜的市辖区,排名第93位。作为郑州的商业中心区,二七区现代服务业发展亮点纷呈。
Part 0 2
实力背后的发展密码
这些上榜县市区各有特色,但共同点在于都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新郑依托区位优势发展临空经济,巩义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禹州深耕文化特色产业,长垣培育特色产业集群,都值得其他县市借鉴。
值得注意的是,河南上榜县市全部为县级市,说明城镇化进程和产业发展水平较高。但同时也要看到,我省上榜数量与江浙等发达地区仍有差距,县域经济发展仍需加力。
Part 0 3
成绩可喜,差距仍存
此次河南8地入选百强,充分展现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活潜力。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省上榜县市排名总体靠后,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在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未来,河南县域经济发展要注重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发挥工业"压舱石"作用,也要注重绿色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
县域强则省域强。期待这些百强县市继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推动河南县域经济整体实力提升,为中原更加出彩贡献力量。
附名单:
2025 年度 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
![]()
2025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
![]()
2025年度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
![]()
2025年度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市
![]()
2025年度全国 投资潜力 百强区
![]()
2025年度全国科技创新 百强区
![]()
2025年度全国新型城市化质量百强县市
![]()
据官网信息等综合整理
-end-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