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
现在聊起结婚这个事,好像越来越拧巴了。
老一辈人觉得天经地义,年轻人听了,嘴上不说,心里直摇头。
很多人都把这口锅,甩给年轻人,说他们自私、没责任感。
但老实说,这事儿,你得往根上刨。
根在哪?
就在家里。
![]()
1
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这话一点不假。
一个孩子对“家”和“婚姻”的最初印象,不是从书上看的,也不是听别人说的。
就是天天看自己爹妈怎么过日子,学来的。
你父母的婚姻,就是你人生的第一本教科书。
这本书写的是相濡以沫,还是相敬如冰,甚至是天天鸡飞狗跳。
孩子是瞒不住的。
他们可能不懂那些大道理,但一个家是温暖还是冰冷,孩子心里跟明镜似的。
他们嘴上说着“为了你,我们才不离婚”,可屋子里那种压抑、那种不快乐,是会传染的。
看惯了这种日子的孩子长大了,你跟他谈婚姻的美好。
他会信吗?
他只会觉得,这又是一场“为了别人”的自我牺牲。
他从小就看透了,没意思。
2
还有个挺扎心的事。
就是很多父母,一辈子都在告诉孩子,养你有多不容易。
他们说的可能是实话,是辛苦。
但孩子听到的是什么?
是“生养你,是一件痛苦的、拖累人的事”。
久而久之,孩子心里就埋下了一颗种子:原来,组建家庭、养育后代,根本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它意味着无尽的付出、争吵和妥协。
那你说,当他们自己有得选的时候,他们为什么还要一头扎进去,去重复这种“不幸福”?
他们不想。
他们只想好好过自己的人生。
这不叫自私,这叫……学乖了。
3
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呢?
恰恰是父母,亲手给了孩子不结婚的底气。
你想想看。
他们那辈人,结婚很多时候是为了生存,为了搭伙过日子,为了老了有个人端茶倒水。
但现在呢?
他们拼了一辈子,给孩子创造了很好的物质条件。
让孩子读了书,见了世面,有了更广阔的天地。
他们甚至早早规划好了自己的养老,反复叮嘱孩子“我们不拖累你”。
你看,他们把所有需要“婚姻”来解决的现实问题,都替孩子扛了。
结果就是,孩子发现,一个人也能过得很好。
甚至更好。
婚姻,从一个“必需品”,变成了一个“奢侈品”。
而且还是个风险极高的奢侈品。
![]()
所以你看。
哪有什么凭空冒出来的想法。
也没有什么突然的叛逆。
这一代年轻人对婚姻的态度,说白了,就是上一代人婚姻状态的一面镜子。
他们不是在排斥婚姻。
他们只是在排斥他们从小看到的那种,令人窒息的婚姻。
而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