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经济怎么样?
一片大好,这一点是必须,否则限流会来得更猛烈些;但姚洋说对了一件事,中国自改革开放走到今天这一步,释放出了强大的生产力,但也不可否认,在近十年经济增速放缓了,怎么解释这种现象。
姚院做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经济时期的划分:2018年。
为什么是2018年,不是2012年?
姚院拐着弯做了一个并非经济学的解读,因为经济出问题,不是在2012年,经济中影响深远的大事是发生在2018年,这就是姚院所说的非常正确,非常必要的对民营经济的规范治理,未来经济形势将一片大好,因为规范治理结束了。
![]()
也就是说,把新时代定位于2012年,是历史定位;把新时代定位于2018年,是经济政策的一个转点。2018年后,是对四十年中的后二十年的纠错;姚院又是根据什么说是20年,而不是十年,推算一下时间就清楚了,这又回到了历史时期的定位,这哪还叫学问,一碗糨糊。
诚实地看待经济发展的历程,拐点是2012年,而不是2018年,经济与政治在终点上是一致的。
2013年中国已经出现钢铁、水泥等行业的产能过剩,这是标志性的。易纲在 2014 年曾指出,2013 年前 3 季度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处于 2006 年以来的历史低位,也低于国际公认的正常水平,其中钢铁、水泥等行业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不到 50%。
![]()
2013年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反向指标 ,一方面是GDP增速从两位数一直滑到2022年的3%,另一方面是土地财政的极限发展,2021年土地出让收入87051亿元,这一年的土地出让收入相当于从1998年到2011年整整13年全部土地出让收入的66%。
2013年也是投资拉动经济的一个标志年,财政赤字规模增加至 1.2 万亿元,较 2012 年增加 4000 亿元,这是赤字率连续三年降低之后首次扩增。继2008年金融危机的应急处理之后,再一次拉开了投资驱动经济增长的序幕,这被学界称之为林毅夫版的凯恩斯主义。
2013 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增值税改革,全面完成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这是一次企业与财政再分配的选择,2016年后正式实施。对很多企业来说,营改增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此后,企业利润开始收缩,疫情三年,很多企业的十几年的老家底耗的干干净净,从富翁走上了负翁的不归路。
![]()
2013 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将混合所有制经济定义为 “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这是以所有制为中心的,极具方向感的定位,因为混改可以说是公私合营的现代版,混改后必须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即便是充分竞争领域的国企混改,实践中也以国有资本控股为主流模式,一个任免制就定义了国企在市场经济中的角色。
此后,2016年开始实行营改增,2018年后开始了姚洋所说的对”改革开放后二十年错误“的治理,至于 姚洋为什么认为今后要有信心,因为治理结束了。姚院绕了一圈,好像说了点什么,又感觉是人找不到北了。
其实,一个时代就是一个时代,新时代开始于2012年。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