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拢火焰,节省燃气”
大家有听过“聚能环”吗?
它通常放置在燃气灶上
号称能够集中火焰
加快烹饪速度
被一些商家称为“厨房神器”
![]()
然而
这个看似实用的小工具
不仅节能效果存疑
还有严重的安全隐患
张女士一家三口
就因它进了医院
“厨房神器”销售火爆
一家三口却被它毒倒
近日,浙江杭州的张女士在家使用安装了“聚能环”的灶具烤肉,而且将门窗关上,打开了空调。没多久,她就觉得脑袋发沉,丈夫也说感到胸口闷,坐在一旁的儿子揉着太阳穴说“没力气”,一家三口赶往医院检查,均确诊一氧化碳中毒。所幸就医及时,一家人并无大碍。
燃气公司检查发现,张女士家的燃气没有泄漏,但她家安装的“聚能环”与煤气灶不匹配,堵塞了氧气进气通道,导致煤气燃烧不充分,产生大量一氧化碳“毒倒”了一家三口。
“聚能环”又称“聚火罩”“节能环”,宣称可以防风、节能、提高热效率。
在国内某知名电商平台上搜索“燃气灶聚能环“燃气灶防风罩”“燃气灶节能环”等关键词,销售的店铺不在少数。根据平台展示的销售数据显示,这款“厨房神器”销量火爆,多家店铺销量已破10万件。
![]()
![]()
“聚能环”中毒事件频发
慎用!
使用“聚能环”并不能起到节能效果——燃气会因为聚能环的遮挡导致不能充分燃烧,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只有完全燃烧时的60%,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反而会造成大量的燃气浪费。若使用不当,还会因为燃气燃烧不充分引发一氧化碳中毒。
近年来,全国多地因使用“聚能环”而导致一氧化碳中毒或死亡事件屡屡发生。
2023年7月,北京市海淀区发布安全提示称,该辖区内发生一起因使用燃气聚能环引起一氧化碳中毒造成2人死亡的事故。
2022年1月,辽宁某用户发生中毒事件。经现场勘查,该户使用燃气聚能环,导致燃气燃烧不充分,引起一氧化碳中毒。
2021年,大连市西岗区日新街道唐山街一户居民因使用聚能环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2021年,内蒙古包头市昆都仑区发生4起使用聚能环导致一氧化碳中毒事件。
根据国务院公布的《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燃气用户不得擅自安装、改装、拆除户内燃气设施和燃气计量装置。《燃气工程项目规范》(GB55009-2021)要求,家庭用户不应私自在燃具上安装出厂产品以外的可能影响燃具性能的装置或附件。
![]()
新华社记者吴文诩 摄
警惕“隐形杀手”:
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作为一种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很难被人察觉吸入过多会导致身体组织缺氧引发急性中毒,因而被称为“隐形杀手”。
轻度中毒
可出现头痛、头晕、失眠、视力下降、耳鸣、恶心、乏力、心跳加速、休克等症状。
![]()
中度中毒
除有轻度中毒症状之外,皮肤黏膜出现樱桃红色,多汗、心律失常、烦躁、行动迟缓、嗜睡、昏迷等症状继续加重。
重度中毒
进入昏迷状态,会出现阵发性或强直性痉挛,面色苍白或青紫,血压下降、瞳孔散大,重度中毒患者死亡率高,即使存活下来也可能有严重后遗症。
![]()
如何预防一氧化碳中毒?
注意以下几点
注意通风
经常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不要在车门车窗紧闭、开着空调的汽车内睡觉;长途行车,要定期开窗通风。
选好炉具
取暖用的煤炉要安装烟囱,保持烟囱结构严密和通风良好,防止漏烟、倒烟。定期检查炉具,维护和清扫烟筒、风斗,烟囱接口处应用胶条封好。
慎选火源
家中吃火锅时,最好不要使用煤、炭火锅;吃炭火锅、点炭火盆、围炉煮茶时,室内应保持开窗通风。
正确安装
禁止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应安装在浴室外或靠近窗户的地方。
装探测器
使用燃气灶具、煤炉的家庭,最好安装一氧化碳探测器,并定期检查维护,以确保探测器正常运行。
发现中毒后
学会正确施救
自救
当感觉到头晕、恶心、呕吐,全身无力不能站立但意识尚可时,可匍匐爬行至通风地带,同时呼救。
施救
1.迅速将患者撤离出中毒现场,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松解衣扣、腰带,保持呼吸畅通。
2.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及时送往医院,如发现患者神志不清,口唇呈樱桃红色,可以把患者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因呕吐物导致窒息。
![]()
3.在等待急救人员的同时,对中毒者做进一步观察和紧急处理,如发现心跳呼吸停止,应立刻进行心肺复苏。

转发提醒
▍深妈帮(qumogu)综合整理自都市快报、中国消防、幸福福田等
▍图文如侵权,联系即删,转载须标明出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