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军轰炸机的轰鸣声裹着襄阳城的尘土,冯安邦还站在一片断壁残垣上,扯着嗓子指挥部队疏散百姓。1938年11月3日,这个扛了三十年枪的西北军将领,在敌机轰炸里被弹片击中腹部,没撑多久就殉了国。说出来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位国民革命军第四十二军的中将军长,死后家里连办丧事的钱都凑不出来,最后还是国民政府特批了一万块才得以安葬,家里人往后的日子,全靠同僚你凑一点我挪一点接济着过。
![]()
从山东到西北
1884年冯安邦生在山东无棣县一个耕读人家,后来家道中落,书就念不成了,他早年还在镇上帮人搬东西混口饭吃。1900年,十六岁的冯安邦揣着干粮离了家去当兵,这一去就再没回头,从此踏上了打仗的路。
![]()
民国成立后,冯安邦投到了冯焕章的第十六混成旅,他从最底层的骑兵排长干起,凭着敢打敢冲的战功一步步往上走。1921年打陕西军阀陈树藩那阵子,冯安邦冲在最前面,老冯看这小子是块料,就把他提成了营长。之后这些年,讨伐张勋复辟、首都革命、五原誓师,这些大事他都跟着掺和了,在西北军里慢慢熬成了高级将领。
![]()
1928年的时候,冯安邦已经当了上第二十六师师长,还代理过宁夏省主席,谁能想到,当年这能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到最后会穷得连身后事都办不起?
岂因祸福避趋之
1937年七七事变一爆发,整个中华民族都到了最要紧的关头,也把冯安邦将军心里那股子爱国热情全都释放出来。
![]()
开战前冯安邦对着部下大声说:“杀鬼子报国,就趁现在!那些贪生怕死、捂着实力不撒手的,根本不是炎黄子孙,就是国民革命军的败类!”7月12日,他带着第二十七师开赴华北前线,成了国民党里最早举着抗日大旗的“抗战三冯”之一(另外两个是冯治安和冯钦哉)。
在平津前线,冯安邦的部队守在琉璃河、房山一带,硬顶着川岸文三郎第二十师团的进攻,没少让日军吃瘪。8月25日,因为战功实在突出,冯治安升任第四十二军军长。可战场上的官越升越高,意味着要担的责任、要冒的险也越大,但是国难当头,岂因祸福避趋之!
![]()
太原会战时冯安邦带着部队去支援娘子关。他指挥着手下,顶着日军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靠着山里的险要地形,硬是把阵地守了一个月。这场阻击战打得惨烈,可也实实在在帮了忻口战场的忙,守住了山西的东大门。
冯安邦的部队还跟我军配合作过战,干掉了包括日军鲤登大佐在内的一千多人。但打仗这事儿,从来都是血肉模糊的,冯安邦的部队连着打了这么久,伤亡惨得很,几千人的老西北军打到最后剩下还不到三千。
![]()
1938年春天的台儿庄战役,成了冯安邦这辈子打仗最风光的时刻。面对日军矶谷廉介第十师团的猛攻,冯安邦亲自带着剩下的官兵,组了敢死队夜里去摸鬼子的阵地。开战前他写下训词:“抬着棺材上战场,义无反顾赴国殇。我不敢死谁敢死?誓死保卫台儿庄。”
![]()
这种战斗精神,连敌人都不得不佩服,日军在《步兵第十联队战斗详报》里写着:“敌二十七师第八○旅,凭借散兵壕,全部守兵顽强抵抗直至最后,壮哉!”打完这仗,国民政府给冯安邦颁了勋章,表彰他能打敢拼、指挥得法。
天地有正气
别看冯安邦将军打仗厉害、功劳一大堆,他自己的日子过得却俭朴得很。他受老冯“爱民”想法的影响深,总想着帮穷苦人,还热心办慈善、搞教育。每到一个地方,他常让部队帮老百姓种地收庄稼修路。
![]()
冯安邦的薪水常常一分不留全捐出去,要么接济穷人,要么用来办学校。就因为他的无私,赣南的永丰、湘西的慈利、鄂北的应山这些地方,都修了“化民桥”来记着他的好。可也正是因为太慷慨,他死后家里连一点积蓄都没有,连安葬的钱都凑不齐。跟那时候有些偷偷克扣军饷、往自己腰包里塞钱的军官比起来,冯安邦的选择已经超越了南京重庆的衮衮诸公。
![]()
1938年冯安邦带着部队参加武汉会战,在大别山北麓一带和日军展开作战。小界岭战役里,他带领部队守着阵地四十多天没挪窝,但是部队打了这么久,人越打越少,冯安邦才奉命带着剩下的人转移到襄阳休整。
![]()
11月3日,日军大批轰炸机对着襄阳城猛炸,昭明台、东街那一片全被炸成了瓦砾堆。冯安邦正在指挥大家疏散,没防备被炸弹炸伤了腹部,当天就不行了,这年他54岁。将军的灵柩最后埋在了襄阳城南的烈士塔里。1940年9月25日,国民政府发了褒奖令,追授他为陆军上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