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又说中了!手握“两套房”的家庭,恐怕逃不掉这4个结局
当年抢着买的第二套房,现在可能成了烫手山芋,李嘉诚2018年的预言,正在一个个应验了那些盲目买房的家庭。
2018年,楼市火热得发烫,不少人排队抢房,李嘉诚却泼了盆冷水。
他说未来五年房价会面临大洗牌,炒房客需要谨慎,那会儿大家觉得这老头是不是糊涂了,房价怎么可能跌。
如今2025年了,回头再看,全国百城二手房价已经连跌了30多个月,平均跌幅超过30%,以上海为例,房价从2021年最高时的9万多,跌到了现在的6万多。
![]()
那些手握两套以上房产的家庭,正面对前所未有的困境。
第一个结局是优质房和劣质房的差距越拉越大
2025年上半年数据很能说明问题,全国重点50城租金回报率平均2.08%,但城市之间差得离谱。
深圳这种一线城市回报率才1.85%,乌鲁木齐却能达到3.86%,更关键的是长三角那些城市,金华1.41%、东莞1.46%,房价被炒得很高,但租金根本跟不上。
这意味着如果你在上海内环有套房,同时在老家三四线城市还有一套,结局会完全不同。
上海黄浦区的房子虽然涨幅慢,但流动性还在,而老家那套可能挂半年都没人问。
新鸿基地产2025 年的ROA只有2.43%,说明连专业房企都很难从房产中赚大钱了,普通家庭更要小心。
第二个结局是出租收益越来越难覆盖成本
按国际标准,租金回报率得超过5%才算合理,现在全国能达标的城市没几个。
![]()
珠三角那些靠外溢需求推高房价的地方更惨,东莞1.46%的回报率,还不如存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
手里有两套出租房的家庭会发现,以前以租养贷的模式玩不转了。
特别是三四线城市,房价跌了但物业费、维修费没降,有些房子租金连月供的一半都不够。
李嘉诚旗下的业务向来注重现金流,他早就不把房地产当作主要现金流来源,这一点现在看确实有先见之明。
第三个结局是想卖的时候卖不掉,流动性风险越来越明显
国家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明确要求一村一策搞城中村改造,不搞大拆大建。
这意味着以前靠拆迁暴富的可能性没了,那些区位差、户型老的房子,以后更难出手。
有些家庭以为手里有两套房就等于有了退路,真到急需用钱的时候才发现,挂牌三个月能有三个看房的就不错了。
长三角地区房价虚高的城市尤其明显,买家越来越挑剔,稍微议价空间小一点就会流失客户。
第四个结局是政策变动带来的持有成本上升
虽然还没全面开征房产税,但从城市更新政策能看出趋势,资源会向核心区域倾斜,非核心资产的持有成本必然增加。
有些家庭的两套房子可能都在政策调整影响范围内,比如学区划片改革后,所谓的学区房溢价消失。
![]()
或者旧改项目落地后,周边老破小的价值被稀释,李嘉诚的投资向来多元化,房地产只是他众多业务中的一项,这种分散风险的思路值得借鉴。
如果把所有资产都压在两套房子上,一旦遇到政策变动,抗风险能力会非常弱。
其实这四个结局的核心,就是李嘉诚一直强调的风险分散原则,他的业务涵盖房地产、能源、电讯、零售等多个领域,从来不会在单一行业押注。
对普通家庭来说,手里握两套房子看似资产雄厚,实则把宝都压在了房地产上。
当然也不是说两套房一定不好,关键看房子的质量和所在城市,如果两套都在租金回报率高、人口持续流入的城市核心区,情况会好很多。
但这种家庭毕竟是少数,更多人是一套自住一套闲置,或者两套都在非核心区域,国家推进城市更新是为了提升居住品质,那些不符合 “好房子” 标准的房产,只会越来越边缘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