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北京文化守护人丨伊文龙:“00后”修复师,“冠军”瓦作护长陵

0
分享至



十三陵文物修复师伊德林(左)、伊文龙父子。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北京文化守护人伊文龙,2000年出生,中兴文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泥瓦作文物修复师。曾参与居庸关、北海等古建的修复工作。2025年,他先后获得北京市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泥瓦作文物修复组一等奖、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项目一等奖,是这届国赛年龄最小的一等奖获得者。


阳光穿透古松,在正在铺就的琉璃瓦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明十三陵长陵的修缮工作还在继续。四五米高的陵墙之上,只有瓦刀磕碰的清脆声、麻刀灰压实的闷响。师傅们在脚手架搭起的平台上躬身俯首,于屋脊之上专注作业,慢工细活间,往往一待就是大半天。

即便是看背影,在人群之中找到伊文龙也不是件难事——他蹲在屋脊边,腰背微弯却不显佝偻;身形厚实魁梧,粗壮的手臂透着一股年轻人特有的韧劲。一抬头,便露出一张胶原蛋白饱满而黝黑的脸。在一众满脸尽显岁月沧桑的修缮师傅堆儿里,伊文龙实在太年轻了,今年只有24岁。

这是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里难得的“稚嫩”面孔。几个月前,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见证了这位“00后”的成色:伊文龙获得泥瓦作文物修复师一等奖,也是这届大赛年龄最小的一等奖获得者。谈到感受,他只提“幸运”,手艺是祖父辈们传下来的——那是一份比琉璃更光泽、比砖石更厚重的家族馈赠,也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使命。

脊上毫厘

最近几个夏天,明十三陵的文物修复师们每天都能捕捉到早起的清凉。清晨的凉爽稍纵即逝,早上五、六点开工之后,是一天中最珍贵的作业时间。当每天的第一波游客走进长陵,伊文龙和同事们已经在屋脊上完成了当日四分之一工作量。

2024年,长陵景区启动了陵墙和祾恩门油饰的修缮工程。根据《明长陵修缮工程纪要》的记载,距离上一次规模这么大的陵寝修缮,已经过去了近90年。1935年,工程采取“从简修缮办法”,祾恩殿揭瓦换瓦所用的黄琉璃瓦,是拆取长陵东西皇墙上顶琉璃瓦补配而成,由于“财力不盛”,墙脊改成黄脊黑瓦,等未来经济充裕之时,再做修缮。


早晨6点,伊文龙和维修队一起进场修缮十三陵长陵。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时间辗转近一个世纪,这次琉璃瓦的形制是按照明永乐时期瓦片形状尺寸,研判多次确定的,当下修缮的关键则完全取决于修复师的手艺和技巧。拴线、捏当沟、下压当条……琉璃屋面挑正脊需要经过约十道工序,这是精细活,得下慢功夫。伊文龙俯身操作,瓦刀将麻刀灰利落地敷入琉璃瓦边缘,起刀干净,灰瓦分明。从瓦垄上牵出的细线,无声地检视着工匠的手艺——“一片瓦看不出来,但当整个屋脊的瓦连成一片,这条线就能清晰勾勒出平整度的差异。”有的师傅手稳眼准,每片瓦紧贴基准线;也有人手下参差,误差能达到几毫米。

文物修复师的技艺成色就体现在这毫厘之间。“这手艺讲究的就是个心细、利落。眼尖的老师傅都不用通过线看手艺,会不会干,干得好不好,看工人拿瓦刀的姿势和手法就能知道个大概。”伊德林是古建修复泥瓦作行当里有名的老师傅了,他是伊文龙的父亲,在中兴文建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的项目工地和长陵的墙脊之上,他们也是同事。

儿子干活时,伊德林偶尔经过旁边但很少说话。最近一两年,他已经没有太多可以“指点”孩子的工作要领了,只有在平时闲暇的时候,凑在一起聊聊手艺、说说工序。 “文龙的活,干得挺好,从来不比别人次。”老父亲严厉,但对孩子的夸赞从不吝啬,“他聪明,学东西快,手上的活利索,也爱动脑子,是干这行的料。”

三代传承

这份认可的根源,多少带些“遗传”的加持。伊文龙出身于古建修复世家,若往上追溯三代,其祖辈曾主持过清西陵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大修。到了伊德林这里,叔伯兄弟加一块十六人,从事的都是这行。要说具体的行当,伊文龙父子在家族中的专业又更“小众”一点:在几乎一家子木匠里,选择了泥瓦作。


伊文龙在十三陵长陵陵墙做瓦工。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伊德林说,自己小时候学习不用功,“家里老人说,不上学的话也得学个手艺,要不怎么说媳妇儿?”木工需灵巧善思,而泥瓦匠,在很多人看来门槛不高——肯吃苦就行。他先后拜了族中长辈和亲戚为师,又独自外出闯荡,凭着对这个行当的笃定和一股踏实劲儿,最终学成手艺,站稳了脚跟。

可这行也是真苦。“泥瓦匠是在所有文物修复行当里最苦最累的。”伊德林说,活儿都在户外,得在高墙屋脊上拼手艺,在风吹日晒里挣生活。春秋尚可,北京夏天漫长,修复师得耐得住烈日炙烤和蚊虫叮咬。一年到头,人随项目走,几乎没有休息,只有寒冬腊月才能回家。

“好好上学,别像老爸这样吃苦。”等儿子逐渐长大,伊德林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伊文龙放暑假的时候,他也时常带着儿子去修复现场体验生活,为的是让他感受父辈干这行的辛苦,鞭策他上进学习。但这份少年时期的经历,却阴差阳错,为伊文龙打开了通往文物古建修复的大门。

“有父亲在身边,不用闷在家里,还能亲眼看到破旧的老建筑在自己手中重现光彩——其实我挺喜欢的。”伊文龙开玩笑般地说,去过一次之后,每年暑假都想着和老爸出去。他不觉得这行苦,还觉得自己有点天赋,乐意动手摆弄物件,偶尔还研究着怎么能把工具改得更顺手,反而乐在其中。

伊德林并不反对,当儿子真正成为一名修复师的那一刻,他甚至还有些欣慰。这一行太久没有年轻人了。在他所在的团队中,此前最年轻的工人也已48岁。他带过的徒弟,大多没干几个月就离开了。他体谅当下年轻人的选择:时代变了,人们更倾向于选择那些更体面、更舒适的工作,而非整天与泥瓦白灰打交道、风餐露宿的行当。

但手艺总得有人传承。既然儿子愿意学,他就倾囊相授。在这一行立足,一半靠家传,一半靠拜师——父辈领进门,传授的是基本手艺;官式做法的规矩和格调,则需向更资深的专家请益。见儿子学得快、有热情,他也鼓励伊文龙去“外面的世界”闯一闯,“在我眼皮子底下,他当然会受到很多关爱,干什么似乎都相对容易,但真正的成长是需要历练的。”

破障前行

去年,伊文龙曾离开文物古建林立的景区,专门去尝试建造四合院的瓦匠工艺。“这与传统古建修复有很大的不同,文物修复在于修补,而四合院是平地起房,所用的工艺是在文物修复过程中接触不到的。”伊文龙带着笑意说,那甚至让他第一次萌生退意,“差点被这一行劝退。”

中式四合院建筑中,房檐上的墀头工艺复杂,兼具排水和装饰的功能,是建筑的重要门面。这恰巧也是伊文龙的知识盲区。“那时真正是独自在外工作,没有父辈在身边指导,得靠自己融入新环境、独立完成任务。”他坦言,“刚接到要做墀头的任务时,我第一反应是真的想退缩,觉得做不来。”

可他又觉得退缩丢人,只好默不作声,在现场“偷师”,“看谁干得好,我就多去人家边上观摩,尽管慢一点,也能摸清要领和门道。”项目做到后面,现学的手艺竟也像模像样。

在伊德林看来,这是儿子天赋的展现,“他聪明,爱钻研。有的手艺看着看着就能学会,否则老师傅手把手来教,也未必能把活儿干好。”

伊文龙的聪明,不是老父亲的滤镜。转过年来,2025年,两场大赛就检验过这位“00后”文物修复师的成色。6月份,北京市文物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北京市选拔赛开赛,伊文龙带着比赛前被机械切伤的手指参赛,成为入选泥瓦作文物修复组决赛最年轻的选手,并一举拿下了复赛和决赛的第一名。

比赛场上,他自己改造的“砖锯”受到了不少关注。“那是一把切砖用的工具,和木工的锯有几分相似,经过改造后,切砖的效率比以往能快上一倍。”别说同场竞技的选手,连行业内的专家也是第一次见到,让许多人都眼前一亮。


伊文龙的工具。中间的“砖锯”是他研发的,形似木锯,但专用于泥瓦作,大大提升了效率。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到了7月份,2025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暨第二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开赛。出发前,伊德林就告诉儿子:要是只奔着获得个名次就别去了,参加国赛,就得有拿第一的勇气和信念。彼时,伊文龙手上的伤还没好利落,但父亲叮嘱他别拿这个当回事,“干咱们这行,哪有不受伤的?”

最终,24岁的伊文龙击败近40位行业中的老师傅,再次夺魁。复盘这场比赛的时候,他特意提到决赛主要考题,正是此前他偷师学来的墀头工艺。伊文龙说自己很“幸运”——这份偶然的眷顾并非在于命定选题,而更像是这个行业对一位敢于走入冷门行当、并以专注和坚持打磨自己的年轻人,最好的奖赏。

幸运之重

幸运、有幸,是伊文龙讲述自己故事时,挂在嘴边的高频词汇。这些词汇里,包含着真诚自谦的同时,也包括着这位年轻人对自己行业的理解。

在伊文龙父子看来,冷门行业的传承,大多不基于从业者主观意愿的选择。老师傅们靠的是亲戚邻居的“传帮带”,从事这门手艺,为的是过生活,端饭碗。而且,与手艺相关的行业都有些“欺生”,入行进门都讲究有个“领路人”,可即便有人“领路”,师傅们又都喜欢“留一手”,总有压箱底的绝招不轻易授予他人。

这些都意味着,在这个行当,若能掌握顶尖的技艺与成绩,不光要靠细心、上进、肯吃苦,这些“常规基础”,也要靠天赋、聪慧与领悟力,更重要的,是际遇,与前人家族的铺垫。

“为什么年轻人干得少,因为如果不是前期家族从事这个,那么手艺真的不好学,摸索起来并不容易。古建修复的传承,是讲究这些的。”伊文龙自觉幸运,他作为少数主动投身到文物修复职业中来的人,选择并不单单只是端牢饭碗,更在于他被行业所吸引,能够体会到职业本身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同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让他本身就拥有了通往顶尖技艺的捷径。

对应“幸运”另一端的,是“责任”。冬天是修复师们的假期,因为施工作业对于温度的要求,师傅们需要在隆冬休息,来年开春才能重返工作现场。一来一去,间隔的时间长了就会手生,每次伊文龙回到工程上,也总要花一点时间来找手感。取得了成绩后,师门与长辈们也都告诫他:好手艺,停不得。得继续学真本事,积累经验阅历,别把手艺放生疏了。

“我很早之前想象自己的未来,可能用不了多久能当个‘包工头’或‘老板’,有自己主导的项目。但现在不这么想了。有这么个机会,咱就得抓住机会好好学习,锤炼技能,把好手艺传下去。”伊文龙说,“我觉得我是肩负着这种责任的。”

这些年,除了扎根在明十三陵,伊文龙也曾跟随公司,参与北海、居庸关等不少古建的修复工作。文物修复是不可逆的,结构类型一旦被错误改变,也就相当于流失了一部分工艺与信息。想到这些,每一次下手,他都郑重而谨慎。

参加工作这些年里,其实即使是面对自己的至亲好友,伊文龙也很少去主动介绍文物修复过程里的门道。而他也说过,很多经过精心修复的瓦舍,其实也并不会得到绝大多数游客的关注。

伊文龙从不为此失望。“文物、古建,都是承载历史信息的重要载体,记录着它所在年代的历史信息。而我们的工作和手艺,就是帮助它们,把信息留下来,传下去。”

新京报记者 田杰雄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晓鰀爱八卦
2025-11-02 13:48:27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杭州婚宴翻车了:新娘换装85分钟,22桌宾客走了一半,网友:活该

刘哥谈体育
2025-11-02 14:32:38
注意!深圳小伙喝完饮料后突然中毒,很多人都在喝……

注意!深圳小伙喝完饮料后突然中毒,很多人都在喝……

深圳晚报
2025-11-02 20:21:57
上官正义被派出所控制?手机被没收?就是因帮忙解救了被贩卖婴儿

上官正义被派出所控制?手机被没收?就是因帮忙解救了被贩卖婴儿

恪守原则和底线
2025-11-02 15:31:49
被求援?俄罗斯回应了

被求援?俄罗斯回应了

环球时报国际
2025-11-02 12:53:08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刘强东“卖萌”:从此在老婆面前没了自信!如今东哥还“不知妻美”吗?

和章泽天出席会议被抓拍,刘强东“卖萌”:从此在老婆面前没了自信!如今东哥还“不知妻美”吗?

新民周刊
2025-11-02 16:21:24
正式离队,杨瀚森发声,新球队曝光,赛季首次,女友官宣决定

正式离队,杨瀚森发声,新球队曝光,赛季首次,女友官宣决定

乐聊球
2025-11-02 08:32:07
黄金要征税了,两部门发布新政,博主:更要去买黄金,晚了就买不到了

黄金要征税了,两部门发布新政,博主:更要去买黄金,晚了就买不到了

回旋镖
2025-11-02 17:18:39
随着王艺迪4-3夺冠,莫雷加德4-0横扫!奖金榜出炉,最高28.4万

随着王艺迪4-3夺冠,莫雷加德4-0横扫!奖金榜出炉,最高28.4万

知轩体育
2025-11-03 01:21:49
于海青:为何说越来越多城投开发以及城建相关老总被查发人深思?

于海青:为何说越来越多城投开发以及城建相关老总被查发人深思?

于海青
2025-11-03 00:27:43
汪峰演唱会翻车被群嘲,葛荟婕:只往女人身上使劲,唱不上去正常

汪峰演唱会翻车被群嘲,葛荟婕:只往女人身上使劲,唱不上去正常

阿纂看事
2025-11-02 22:20:54
王家卫说“我一定要搞金靖”,女方不敢回应,疑似不敢得罪资本

王家卫说“我一定要搞金靖”,女方不敢回应,疑似不敢得罪资本

叶公子
2025-11-02 23:11:52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为什么“战略忽悠局局长”张召忠,突然消失了,去哪里了?

混沌录
2025-11-02 17:13:10
突发特讯!美方通告全球:美军机连续坠入南海并非巧合,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突发特讯!美方通告全球:美军机连续坠入南海并非巧合,罕见措辞引爆国际舆论

在新加坡生活
2025-11-03 01:12:19
天塌了!一夜之间2家公司被立案,1家被ST,14万股东集体踩雷

天塌了!一夜之间2家公司被立案,1家被ST,14万股东集体踩雷

财经智多星
2025-11-01 08:16:00
“史上最寒酸”的凯里动物园收到大量捐款,70岁园长喊话爱心网友:别捐了,我们现在有能力把动物养好

“史上最寒酸”的凯里动物园收到大量捐款,70岁园长喊话爱心网友:别捐了,我们现在有能力把动物养好

极目新闻
2025-11-02 22:09:14
王家卫的崩塌,早有预兆!

王家卫的崩塌,早有预兆!

文艺馆
2025-11-02 21:07:26
31岁升正处,“80后”段红丽获提拔

31岁升正处,“80后”段红丽获提拔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23:27:10
率泰州爆冷夺苏超!39岁女足队长回家受热捧 邻居拉横幅+敲锣打鼓

率泰州爆冷夺苏超!39岁女足队长回家受热捧 邻居拉横幅+敲锣打鼓

我爱英超
2025-11-02 18:03:00
关于要不要过万圣节这个事,我们国内城市分为了两派

关于要不要过万圣节这个事,我们国内城市分为了两派

清晖有墨
2025-11-02 16:02:29
2025-11-03 09:07:00
新京报 incentive-icons
新京报
好新闻,无止境
544966文章数 25051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瓦迪斯瓦夫·谢维尼茨基:19世纪波兰杰出的画家

头条要闻

媒体:美防长针对中国发出尖锐"警告" 随后说法又变了

头条要闻

媒体:美防长针对中国发出尖锐"警告" 随后说法又变了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科技要闻

马斯克为这事开骂:“他们什么都不懂”!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手机
数码
教育
房产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古尔曼:Apple Intelligence 入华计划再延期,iOS 26.4 成新目标

数码要闻

开发者将索尼 PS5 变为“迷你主机”,原硬件纳入 6L 机箱中

教育要闻

韦达定理构方程,实在是太巧妙啦!

房产要闻

中粮(三亚)国贸中心ITC首期自贸港政策沙龙圆满举行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