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在喜马拉雅山脉海拔 5500 米处绽放的烟花,原本被寄予 “艺术致敬自然” 的厚望,却瞬间引爆了舆论的 “雷区”。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户外品牌始祖鸟与艺术家蔡国强联合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点燃大型烟花《升龙》,引发巨大争议。9 月 21 日,蔡国强工作室和始祖鸟分别发表声明致歉。同时,日喀则市委、市政府已成立调查组,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核查,后续将根据核查结果依法依规处理。
短时间内,这场盛大的烟花秀,从艺术表演跌落成一场品牌信任危机。随着事件不断发酵,不禁令人深思:品牌营销和艺术创作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始祖鸟在世界之巅 “玩火”,难道事先没有进行任何舆情风险评估?
主办方一再强调,所用烟花材料 “可降解”、流程 “合规”、现场 “会清理”,甚至提到用 “盐砖” 引导小动物离开。但这些解释在公众眼中,显得苍白甚至可笑。高原生态系统极其脆弱,一粒外来化学物质都可能对当地植被、土壤和水源带来长期甚至不可逆的影响。不是说用了 “环保材料”,就有了破坏自然的通行证;更不是说事后再做所谓的 “修复”,就能轻易抹去所有痕迹。
真正的环保,不是事后补救的托词,而应是一种事前敬畏的态度。可惜的是,在这场以 “自然” 为名的商业艺术活动中,公众更多看到的是一种傲慢,仿佛只要技术到位、预算充足,就可以在任何地方 “造梦”,哪怕那是世界屋脊,是万千生命的栖息之地。
从商业角度看,这次营销无疑是 “灾难级” 的。始祖鸟近些年快速走红,被贴上 “中产标配”“户外奢侈品” 等标签,背后离不开大量营销投入和话题制造。但越是高端、越是依赖价值观输出的品牌,越要珍惜自己的 “羽毛”。一旦被扣上 “虚伪”“破坏生态” 的帽子,想要重新赢回信任,绝不是发一封致歉信、做几次补救就能实现的。
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当前部分品牌在营销中的短视心态 —— 一味追求 “爆点”“出圈”“视觉震撼”,却忽略了对社会情绪和环保伦理的基本尊重。尤其是在生态保护意识日益强烈的今天,消费者不再仅仅为 “大场面” 买单,更会为 “负责任” 的品牌点赞。
没有任何艺术表达值得以破坏自然为代价,也没有任何商业创意有权越过生态安全的底线。喜马拉雅不需要烟花去点缀它的壮美,真正的敬畏,是放下自我表现的冲动,学会安静地倾听与守护。
目前,当地政府已介入调查,品牌与艺术家也已公开致歉。但公众更应期待的,不是风波尽快平息,而是所有企业、艺术家乃至活动策划者,都能真正从中吸取教训。品牌营销可以大胆创新,但不能任性 “玩火”,否则必将付出惨痛代价。
作者:耳朵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