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星是很多鱼类共有的一种第二性征。根据《鱼类学》的解释,当鱼类发育到性成熟或开始进入繁殖期时,其局部位置的表皮细胞的变形物。在表皮的某些部位,一些细胞渐渐膨大,并聚集成“垫”,垫的上方最靠近外表的一些表皮细胞逐渐角质化,最后,这些细胞变成了内部充满角质而完全失去生命的角质物。这堆角质物形成的一种结节被称为“珠星”。珠星因为与繁殖活动有关,所以也被称为婚配结节。
![]()
一种理科鱼类的珠星剖面,图自《鱼类学》
珠星多数出现在雄性鱼类的头部(主要是鳃和吻端),部分鱼类的鳍上也会出现珠星。珠星顶部的尖突程度不一,多数呈刺疣状,用手抚摸,感觉粗糙。
![]()
一种典型的鱊亚科(高体鰟鮍)珠星
珠星一般只在生殖季节才出现,或者在生殖期间变得特别明显。雄性个体的珠星一般表现的粗壮,数量也多;而雌性往往无珠星,即便出现,也很细微,数量非常有限。全球范围内,已知有4目15科的鱼类具有珠星,其中以鲤形目为多,而鲤形目中又以鲤科(鱼丹)亚科和鱊亚科较为普遍。
下面结合作者曾经拍摄过的部分鱼类,展示一下不同类群鱼类的各式各样的珠星。
![]()
大鳞马口鱼(长江上游)的珠星遍布吻部和颊部
![]()
鲫的珠星。右侧为雄鱼,可见鳃盖上的珠星;左侧为雌鱼,可见无珠星
![]()
黑鳍鳈的珠星
![]()
江西鳈的珠星
![]()
伦氏孟加拉鲮的珠星
![]()
缺须墨头鱼的珠星
![]()
须鱊的珠星
![]()
白缘鳑鲏的珠星
![]()
彩鱊的珠星
![]()
峨眉鱊的珠星
![]()
方氏鳑鲏的珠星
![]()
高体鰟鮍的珠星
![]()
白河鱊的珠星
![]()
肯氏鱊的珠星
![]()
齐氏副田中鳑鲏的珠星
![]()
细鳞华鳑鲏的珠星
![]()
斜方鱊的珠星
![]()
越南鱊的珠星
![]()
中华鳑鲏的珠星
![]()
紫须鱊的珠星
![]()
平鳍鳅科的四川华吸鳅也具有微弱的珠星
![]()
西昌华吸鳅的珠星
来自(鱼丹)亚科棘颊鱲的珠星可谓是鱼类中最极致的珠星之一(或许没有之一),其珠星上粗壮的角质垫几乎盖满了整个头部,尤其是吻端和颊部,以至于其中文正式名“棘颊”专门用于描述这一特征(该种有效性目前尚存争议)。
![]()
![]()
参考文献
王军、陈明茹、谢仰杰. 鱼类学[M]. 厦门大学出版社,2008
来源:鳅之鱼,作者:邱宁
(备注:本网易号"养鱼第一线"欢迎您的光临!本文原创仅供参考和交流!内容和图片大多来源于网络资料,如有异见请告知,侵权可删,欢迎指正和留言讨论,如有不同见解或者内容补充请私信或留言或评论分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