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朱炯,估计不是申花老球迷,恐怕是没多少印象了。
他曾是申花早期左边前卫主力球员,95年夺冠重要成员。
相对于范志毅、申思、吴承瑛等人,朱炯名气差了很多,在徐根宝手下不显山不露水。
话说73年出生的朱炯遭遇人生首次挫折是市少体到虹口少体选拔,他落选。
但朱炯没灰心,后来凭借努力直接被选入市体工队。
随后又进入国青队,身体条件虽不出色,但几个月后却得到朱广沪肯定。
92年,19岁的朱炯在上海青年队入党,这在当时并不多见。
![]()
94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开启,当时21岁的朱炯并非申花左前卫首选。
按徐根宝的思路,原本主力是陈伟,跟朱炯一个寝室,但赛前突发阑尾炎。
根宝当机立断决定首发朱炯,因此94赛季首轮他便是主力左前卫。
所以人有时候确实讲运气,突发事件改变了朱炯前途。
且朱炯场上风格也很对根宝胃口,跑动、拼抢、体能、防守等各方面很积极。
因此很快从临时主力成为常备主力。
95年夺冠功不可没,只是因太低调,聚光灯从不落在他身上。
由于他和申思都踢左前卫,一个是主力一个是替补,便有了朱炯是申思头上一座大山的说法。
![]()
但朱炯对此否认:申思是朱炯替补一说。
并称申思最适合前腰,能完全发挥组织和传球能力。
这话说对一半,最适合申思的位置确实应该在中场,这点大家都清楚。
但客观说,朱炯客气了。至少在根宝手下申思就是朱炯替补。
因为当年由于风格问题根本竞争不过朱炯。
朱炯受伤后,申思才有了点机会,即便如此也非主力,才有“超级替补”一说。
至于外教执掌后申思改踢前腰那是后话,且彼时朱炯已淡出球队。
所以说当年朱炯确实让申思很郁闷,压得他连出场机会都没有。
如果说94年是走大运,那96年则是运气太差,直接影响职业生涯。
当时联赛开始没多久,感觉腿部受伤。
医生说半月板有问题,于是做了手术,但术后始终无法彻底恢复,踢不了比赛。
97年底去香港比赛期间做了核磁共振,才发现十字韧带断裂,所谓半月板完全是误诊。
98年申请手术,但因时间耽误太长,韧带已萎缩。
医生只能重建韧带,即便手术很成功,但力量和速度大幅下滑。
99赛季朱炯复出,但身体机能明显退步,加上得了甲肝,举步维艰。
赛季结束后朱炯无奈退役,选择到申花足校工作。
![]()
在足校工作到05年,吴金贵将其调到一线队担任助教,成了朱炯贵人。
此后朱炯曾担任申鑫、人和队主帅,但为人处世一改球员时的低调。
这点倒是跟成耀东有点类似,主帅时期比球员时代脾气大多了。
朱炯常以“中国穆里尼奥”自居,或许这是他改变风格的原因吧。
作为老申花,朱炯吃了医疗条件不够的亏。
如果他能跟吴承瑛配合踢左路,想必这条边威胁会大很多。
同样有他在,甲A时代申花在左前卫这个位置上也不会如此捉襟见肘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