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毛笔的笔毫部分作为一个圆锥体,如果在垂直于纸面状态,向右行笔,则圆锥体的右半圆锥体表面着纸;向左行笔,则左半圆锥体
![]()
表面着纸;向左下或者右上硬笔,则相应的半圆锥表面着纸,说白了就是八面出锋,其实也并不是八面,而是以相应的笔毫中心线作为半圆锥表面的中心线。因为行笔过程是把圆锥体压成为扁平化,着纸面的笔画宽度就是所对应的笔毫圆锥体的直径。这是笔毫垂直于纸面静止状态下的笔毫着纸面。
![]()
如果是在行笔过程中略微改变行笔方向,在转向节点处,笔锋必然会发生偏侧扭转,形成瞬间的偏侧锋,这都是正常现象。如果一位刻意地寻求笔笔中锋,势必需要停笔,这就偏离了正常书写。
![]()
所谓书法需要手笔相传,就是两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情,用大量的文字说明,听者可能还是不明就里。
所有的书法理论,都是建立在对作品的分析之上的。都是先有作品后有理论。所有高深莫测的理论,根本目的就是即可以高深莫测地抬高自己,又能故弄玄虚地糊弄别人。
![]()
书法就是一枝毛笔的事,一枝毛笔就笔毫那么点东西,蘸上墨涂涂画画就差不多能够了解笔性了。
没那么深奥。
2024年5月27日我拍摄的横锋实验视频,实验表明:中锋就是横锋,横锋清楚描述了笔画粗细变化取决于横锋的提按变化,提按有平动和波动两种形态,笔画粗细一样,证明横锋没有变化,这就是平动提按,笔画粗细有笔画,证明横锋也有粗细变化。
回答:你说的问题距离孙过庭使转定律很近了,孙过庭定律真正被发现,是在今年。
写直线笔毫不转,写曲线笔毫自转,这是毛笔无法抗拒的运动特点。
黄简先生做了一个黄简定律的实验,也叫毛笔换面定律,实验表明:毛笔转180度,起点在下面的笔毫会转到上面来,这个过程肯定是逐渐的,这就是八面出锋的基本原理。
有了孙过庭定律和八面出锋的换面定律以及横锋定律,平波定律,那么,我们对书法用笔的基础原理的理解就有了科学的依据。
如果我们没有科学的依据,我们就会永远停留在不完整的猜想的对笔法的理解当中。这就给对书法用笔的炫技者,以及神乎其神的种种似是而非说法,杜绝了他们的后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