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林芝,雪峰环绕,云纱拂过山腰,尼洋河的碧水与斑斓的秋色交织成一幅绝美的画卷。在这个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桃源胜境,“茅台1935·寻道中国”(第三季)科学探索活动于9月19日迎来收官时刻。
从2023年胡焕庸线的地理叩问,到2024年大运河的人文寻踪,再到2025年北纬30度线的文明穿越,这场持续三年的品牌实践,已成为白酒行业文化赋能与价值表达的典范。透过第三季的北纬30度之旅,我们不仅得以触摸到历史和文化的脉络,还能体悟到茅台1935在品牌基因、文化价值与社会责任层面的深度构建。
1
1
地理叙事,
从空间跨越到品牌基因的深度锚定
地理线索始终是“寻道中国”的核心脉络,而第三季以北纬30度线为轴的探索,实现了从地理空间到品牌基因的终极契合。这条横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长江流域生态走廊的“神奇纬线”,不仅串联起上海的开放、武汉的包容、林芝的纯净,更与茅台产地形成天然呼应,同处北纬30度线的独特生态,正是茅台“水土气微”共生系统的地理本源。
茅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王莉在致辞中强调,茅台1935是生态屏障的珍贵馈赠。在“顺天应时、因地制宜、循法而成”的理念指引下,通过臻选不同产区、酒龄和等级的基酒,最终成就这款体现基酒多样性的生态佳酿。
这一地理叙事的构建历经三年沉淀。2023年胡焕庸线之旅,首次将茅台1935与中国地理宏观格局相连,奠定“山河孕育佳酿”的认知基础;2024年大运河之旅,聚焦“人生喜事”,让品牌与地理承载的烟火气息产生情感共鸣;2025年的北纬30度探索,则实现了生态、文化、经济的三维融合,既延续对自然的敬畏,又深挖文明遗存的文化基因,更链接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发展动能。
正如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副社长孙樱所言,三年来,中国国家地理与茅台1935共同探索着中国大地上的人文地理密码,解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如何以美酒庆祝美好生活。三年探索积累的地理广度、时间长度和人文深度,最终深化了公众对茅台1935品牌基因的感知与价值认同。
1
2
文化转化,
从符号挖掘到价值落地的实践闭环
如果说地理是寻道之路的“形”,那么文化转化便是其“神”。第三季活动中,文化转化形成了从挖掘到落地的完整闭环:从中国高原画派艺术家的书画创作,到《文成所愿》藏戏的非遗演绎,再到文创酒的艺术表达,文化不再是抽象符号,而是融入产品与体验的鲜活载体。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发布的53%vol 500ml茅台1935·中国国家地理文创酒(北纬30°),以“地理科学+人文场景”的双螺旋叙事,将三级阶梯地貌与四大地貌原色转化为视觉语言,让消费者在握持酒瓶时便能感知“山河的壮阔与文明的深厚”。
回顾三年历程,茅台1935的文化转化路径清晰且持续深化。2023年胡焕庸线之旅,完成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初步梳理;2024年大运河之旅,通过漕运文化与民俗体验,将文化与“人生喜事”的消费场景深度绑定;2025年北纬30度之旅,则在文化表达中注入更多时代内涵,实现从“文化符号”到“生活载体”的升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现场精彩活动
科学与公益始终是文化转化的重要支撑。中国国家地理科学探索总监刘洋博士的科学成果发布,为文化解读提供专业依据;“国之大医”公益基金向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捐赠50万元,将文化传承延伸至社会责任领域。截至目前,该基金累计募捐2300万余元,持续助力沿途中医药事业发展,实现文化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同频共振。这种从文化挖掘到产品转化,再到公益回馈的完整闭环,为白酒行业的文化赋能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1
3
长期主义,
从品牌叙事到行业范式的迭代升级
三年寻道之路,是茅台1935长期主义品牌战略的集中体现。这种长期主义首先表现在品牌价值观的一以贯之:从胡焕庸线的“生态共鸣”,到大运河的“人文共情”,再到北纬30度的“共创共生”,茅台“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的核心价值观始终贯穿其中,并通过持续的活动深化为消费者的价值认同。茅台1935用三年时间耐心构建起“地理—文化—价值”的三维品牌体系,这份坚守正是其品牌价值持续攀升的关键。
更具行业意义的是,这场寻道之旅推动茅台1935实现了从“卖酒”到“卖生活方式”的转变,为行业转型提供了清晰路径。在林芝站中,“致敬318”的情景演绎、藏区文化体验等场景设计,精准契合新消费时代“体验式消费”的需求;而武汉站茅台1935的酒体升级与林芝站的文创酒上市形成双轮驱动,深刻把握“品质认同+价值认同”的消费逻辑。在2025年酒体升级鉴评会上,专家团评价升级后的茅台1935“基酒多样性带来风味质的飞跃”,这种品质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的协同,正是其赢得市场认可的核心要素。
活动最后,“茅台1935 寻道中国”第四季主题“中国节气之旅”正式发布。这意味着“寻道”之旅将从空间维度迈向时间维度,深入探寻中华文明基因。这场持续的品牌实践表明,白酒品牌的高级形态,在于成为承载自然记忆、文化基因与时代精神的载体。这既是茅台1935三年寻道的答案,亦是带给中国白酒行业的重要启示。
监制:冯亚伟 美编:吴宁
声明:
①酒说始终践行客观呈现、真实表达的新闻立场;
②酒说原创文章欢迎个人及公众平台转载、分享,但务必在显著位置标明文章来源酒说!否则,酒说有权追究法律责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