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日本海,海风微凉。中国海军舰队破浪前行,八一军旗猎猎作响——这支由淮南舰、开封舰两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和东平湖号综合补给舰组成的编队,在9月18日这个特殊的日子,穿越对马海峡,进入日本海。
94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蓄意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北大营,拉开了侵华战争的序幕。短短四个多月时间,东北全境沦陷,三千万同胞沦为殖民地人民。此后14年,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付出3500多万军民伤亡的惨痛代价,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
九一八这个日子,早已刻入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成为警示后人“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坐标。94年后的同一天,中国海军选择用一种特殊方式铭记历史——舰队巡航绕日本列岛。这不是简单的“秀肌肉”,而是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告慰当年抗击日寇牺牲的先烈:如今的中国早已山河无恙,国富民强。
此次巡航编队的组合值得细品。两艘052D型导弹驱逐舰加一艘903A型综合补给舰,构成了一个标准而完善的远洋作战体系。052D被称为“中华神盾”,装备64单元垂直发射系统,能防空、反舰、反潜,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多面手”。而东平湖号补给舰的存在更为关键,它能携带上万吨燃油和大量弹药物资,可在海上同时为三艘舰艇补给。
补给舰的意义不言而喻——它让中国海军具备了长时间、远距离的远海部署能力。如果说驱逐舰是锋利的拳头,那么补给舰就是输血的动脉。有军事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只是短期任务,根本不需要配备综合补给舰。
此次行动还有一个特点值得关注:没有出动055型大驱等新锐旗舰,说明解放军类似的远航行动已经实现了常态化。绝大部分舰艇都具备了相关远海活动经验,这是中国海军走向“蓝水”的必经之路。从当年的“黄水海军”到如今的“蓝水海军”,中国海军实现了几代人的梦想。
上世纪,有老海军司令提出“要飞一飞对马海峡”的设想,但在当时无论装备还是训练都无法支撑。如今,中国海军不仅能够穿越对马海峡、宫古海峡,还能环绕日本列岛航行,已经具备了完善的远洋作战保障体系。西太平洋、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等多片海域都留下了中国海军的航迹。
![]()
选择9月18日这个时间点绝非巧合。94年前的国耻与94年后的巡航,形成了一种历史与现实的鲜明对比。当年的中国,连一支能抵御外敌的现代化海军都没有,只能在侵略者的铁蹄下任人宰割。如今的中国海军已成长为拥有航母、新型驱逐舰、核潜艇的现代化海上力量,能够在远海大洋维护国家利益与地区和平。
![]()
这种变化,既是对当年牺牲先烈的告慰,更是对历史教训的深刻践行——唯有自身强大,才能守护家园安宁。中国海军用航迹宣告:我们铭记历史,但绝不沉溺于仇恨;我们珍视和平,但绝不放松对威胁的警惕。这不是挑衅,而是一种态度,比任何口号都更有分量。
面对中国舰队的出现,日本防卫省第一时间启动海空侦察,派出P-3C反潜机升空,凉月号驱逐舰紧急出动。但这是国际水道上的合法航行,日本无法阻止,只能“高度关注”又“冷静处理”。
从东北沦陷到远海巡航,从落后挨打到自强自立,中国的发展轨迹证明——和平从不是别人赐予的,而是靠自身实力争取的。日本脆弱而敏感的神经,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会多次被刺激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