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特王储和巴基斯坦总理举行会晤。
近日,沙特和巴基斯坦签署了一份共同防御协议,将撬动整个中东的地缘格局,而这件事让美国和印度极其尴尬,而一直保持沉默的中国意外成了赢家,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我给大家一一进行分析和深挖,看清这件事背后的地缘格局变化。
![]()
在巴沙签约之时,巴基斯坦陆军参谋长也在场
当地时间9月17日,沙特和巴基斯坦在利雅得签署了一份共同防御协议,核心条款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任何针对其中一方的侵略,都将被视为对双方的侵略。说得更直白点,如果谁敢打巴基斯坦,那就是在同时挑衅沙特,谁打沙特,那就是把巴基斯坦拉下水。
这不是一般的合作备忘录,而是实打实的防务同盟,因此消息一经公布,不仅在中东炸开锅,在南亚也掀起巨浪。路透社、英国《卫报》还特地用两个重点来提醒读者:第一,巴基斯坦是伊斯兰世界唯一有核武器的国家;第二,海湾国家对美国的安全承诺越来越没信心。可见这份协议不仅对中东有影响,对南亚局势变化也是一样的。
根据巴基斯坦和沙特公布的消息来看,这份协议主要涉及3个方面,第一,集体防御机制。协议写明,第三方对其中一国的武装攻击将被视为对两国的共同攻击,双方有义务启动联合防御响应。这几乎就是北约第五条款的翻版。
第二,加强防务合作与联合威慑,也就是说,协议不只是形式上的条款,也包括双方在联合威慑、提高防卫能力上的合作意图。
第三,制度化战略伙伴,这说明这个协议是对两国历来关系的一种制度化、正式化升级,而不是全新缔造从零开始的联盟,它是对已有的安全合作与防务承诺的加强与明确。
![]()
以色列对加沙发起猛攻,上万巴勒斯坦人紧急逃命。
当前中东局势复杂多变,以色列在美国的纵容之下多面出击,造成了加沙冲突外溢,在这个敏感时刻,沙特和巴基斯坦签署共同防御协议,我认为这至少释放了4大信号,
第一个信号,中东安全格局正在重构,以前海湾国家的安全几乎完全捆绑在美国身上,现在不一样了。沙特和巴基斯坦的防御同盟,等于在美国之外开辟了另一条安全道路,还可能产生外溢效应,未来不排除有更多的阿拉伯国家与巴基斯坦签类似的协议。
第二个信号是美国的安全承诺正在失去市场,美国几十年来一直以“安全保护者”身份在中东立足,但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后,美国的不作为让很多国家彻底寒心,而沙特这次的动作,就是一种“不信任投票”,明确告诉美国:我不再完全依赖你。
第三个信号是南南合作出现新范式,中巴合作的模式可以让沙特看到新的安全保障方式。不是靠美国军火商,而是靠中巴联手的方案,这对沙特很有吸引力。
![]()
巴基斯坦和沙特本就有着紧密的军事合作。
第四个信号,地区威慑格局被改写,协议虽然没有明说核保护伞,但沙特匿名官员那句“涵盖所有军事手段”,已经留足了想象空间,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里面隐含着巴基斯坦的核威慑,对以色列、对印度,都是一个巨大的心理压力。
同时,巴基斯坦和沙特签署共同防御协议,也不是一时兴起,从历史上来看双方关系很特殊,早在1951年,双方就签署了《巴沙友好条约》,几十年来,巴基斯坦为超过8000名沙特军官提供培训,并派遣部队保护沙特王室和油田设施。而沙特则在经济上长期支持巴基斯坦,尤其是在巴基斯坦经济困难的时候,沙特的石油援助和贷款起到过救命作用。
还有一个细节,当年巴基斯坦搞核试验时,沙特是少数几个没有谴责的国家。很多分析人士甚至认为,沙特可能在资金上支持过巴基斯坦的核计划,例如1998年巴基斯坦进行核试验后,沙特国防大臣曾访问巴基斯坦的核研究中心。可以说双方是有这个几十年的深度合作,能将防务安全绑在一起也是情理当中。
![]()
歼10一战成功,击落了多架印度战机。
值得注意的是,在巴基斯坦和沙特的这场合作里,中国的角色非常关键,主要是巴基斯坦的核心装备大多来自中国,例如枭龙战机、红旗-9B防空系统、歼-10C战机,甚至未来可能引进的歼-35隐身战机,背后都有中国的身影。而在未来巴基斯坦很有可能会把这些装备带到沙特,那么这就意味着中国的军事技术间接进入了海湾地区。
更重要的是,瓜达尔港,它本来是中巴经济走廊的重要节点,现在如果沙特军队也能使用,就等于把中国的战略布局和沙特的安全需求绑定在了一起。这对“一带一路”的推进无疑是加分项。
所以外界才会说中国是赢家?因为无论从武器出口、战略节点,还是地区稳定角度,中国都能从中受益,沙特和巴基斯坦更紧密,对中国来说就是更稳定的中东环境,也意味着更多合作空间。
至于沙特和巴基斯坦为何此时高调签署协议,这和以色列近期的一系列行动脱不开关系。因为卡塔尔被袭击让海湾国家彻底醒悟,他们清楚地认识到美国靠不住,必须找新的安全伙伴。再加上,巴基斯坦和印度在5月份打过仗,战绩在全球有目共睹。同时沙特想在伊朗、以色列之间增加筹码。和巴基斯坦绑在一起,至少能让别人顾忌三分。时机上,这也是巴基斯坦需要沙特资金、沙特需要军事保护的互补点,双方利益契合。
![]()
特朗普重返白宫后,首次出访沙特。
这个协议最直接针对谁?毫无疑问,是美国和印度。对美国来说,这是一个“耳光”。几十年来,美国一直是海湾安全的保护者,沙特是美军大客户,可如今沙特转身找巴基斯坦合作,说明信任关系已经出现裂痕。美国尴尬之处在于,它既不想得罪沙特,又不可能接受中巴模式在中东壮大,更要命的是,它还不能控制住以色列,毕竟这次以色列袭击卡塔尔,就相当于把美国的脸按在地上摩擦,而特朗普至今没有做出任何实质性动作来安抚他的中东盟友。
相比于美国,巴沙合作对印度来说更加难受,因为沙特曾经努力在印巴之间保持平衡,印度总理莫迪还访问过沙特,但如今沙特和巴基斯坦签了共同防御条款,印度如果和巴基斯坦开战,就等于和沙特开战。对新德里来说,这无疑是战略打击。以后印度再想轻易挑衅巴基斯坦,代价会更高。
![]()
巴基斯坦在8月中旬成立陆军火箭部队司令部。
那么,印度还敢和巴基斯坦开战吗?从军事角度看,巴基斯坦常规军力不比印度强,但有中国装备和核武器兜底,现在又多了沙特的资金和政治支持,印度要打,风险倍增。即便不考虑核因素,印度在国际舆论上也很难解释,毕竟沙特是伊斯兰世界领头羊。贸然和巴基斯坦开战,可能会引发更大范围的对立。
因此在消息传出来后,印度方面的反应很激烈,印度政府称将“密切评估该协议对印度国家安全及地区与全球稳定的潜在影响”。而印度国会反对党国大党对协议表达了担忧,认为这可能威胁印度安全,并质疑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应对能力。
有意思的是,美国官方至今都没有做出回应,只是通过匿名官员说“正在评估”。但背地里,美国肯定很不满。五角大楼已经启动了“中东安全架构评估”,一些智库也在呼吁要加强对沙特的约束。但问题是,美国现在手里没多少牌。它既不能公开威胁沙特,否则只会逼沙特更快倒向中俄阵营;也不能装作若无其事,否则影响力会继续下滑,所以这对美国来说,是一个非常尴尬的局面。
整体来看,这份共同防御协议至少有三层意义。第一,它表明中东格局正在快速变化,美国的安全伞已经不再可靠。第二,它凸显巴基斯坦在伊斯兰世界的独特地位,既有核武器,又有作战经验。第三,它为中国提供了战略空间,未来中国武器有希望通过巴基斯坦进入沙特,这可能改变整个中东的军事生态,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这次最大赢家是中国。
![]()
巴基斯坦和沙特达成军事协议,莫迪在印度的日子不好过了。
当然,也别忘了,这个协议也存在不确定性,比如,沙特会不会真的依赖巴基斯坦核武器?美国会不会暗中破坏?印度会不会另想办法反制?这些都需要观察。但至少现在,沙特和巴基斯坦释放的信号已经很明确:美国靠不住,我们要自己找保障。
最后,基辛格曾经说过:“做美国的敌人是危险的,但做美国的朋友是致命的。”今天的沙特,恐怕体会最深。选择和巴基斯坦签订共同防御协议,既是对美国不可靠的回应,也是对自己未来安全的主动布局。对中国来说,这是一场不出手就能赢的局面。对美国和印度来说,这只能算是一次尴尬的失分。
好,关注小彻,我们下期再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