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36岁大学生唐尚珺:不要像我一样,这条路走了这么多年!

0
分享至

2025年9月17日下午,广州大学城,36岁的大二学生唐尚珺刚刚上完一门公共必修课。从2024年9月入学至今,他在华南师范大学校园已完整读完一学年,这也是他首次完成一年以上的大学生活。

唐尚珺曾被称为“高考钉子户”,从2009年至2024年,共参加了16次高考,多次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又重新复读。直到去年,他考入华师信息工程专业,才真正结束了漫长的复读生涯。

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时,他坦言,这一年,是自己16年来第一次真正告别高三、真正成为一名大学生——尽管外界的质疑从未停止,内心的挣扎也时常浮现,但他终于在这条迂回曲折的人生路上,踏出了“向前走,不回头”的一步。



大二学生唐尚珺 张晗/摄

“我的确占用了公共资源,是不应该这样做的”

基础款白色T恤、黑色运动裤,唐尚珺常以这个形象出现在媒体面前。瘦高的他戴一副半边框眼镜,背双肩包,一直以来的校园生活令他还保留着一些学生气质。他与记者说话时,常常先低头思考,或者看向别处,声音很轻。眉中有淡淡川字纹,高兴时也只是腼腆地笑,却往往在不经意间,牵动了脸上的皱纹。

2024年,唐尚珺为自己整整走了16年的高三生涯画上句号,迈进了华师校门。从最开始的各方关注,到校园里的好奇打量变成寻常招呼,一切似乎开始调适。同学们和他一起打篮球、去路演弹吉他,拉着他讨论哪门课程太难,私下传授他增加绩点的方法。

大一大二,课表排得很满,他几乎每天都有“早八”,要为高数、C语言和专业课头疼,还要克服内向性格,组队完成小组作业。他也经历了学习方式的变化,高中的题海战术不再有效,课堂上的领悟需要归纳和形成“方法论”,课后需要查资料钻研、巩固。

唐尚珺很享受这些调适的过程,“更主动,比以前更自在”。精神上放松以后,他要考虑的也多了,未来的发展、家庭的责任……每周,他会给广西老家的母亲打一次电话,母亲催他赶快毕业,又催他赶快解决个人问题,他只好劝慰说,“有些事需要缘分。”

唐尚珺的双肩包里常装着书和相机,这是他现在生活的两个重心。像所有大学生一样,他也担心期末会挂科,像所有自媒体博主一样,他也需要及时记录素材。上大学后,他的账号开始更新,每周一两条视频、一次直播。

无论是纪录片主人公还是生活博主,都是唐尚珺在“高考了16次”后的意外之“果”。高考季,他的活动邀约不断。如今,他已能坦然面对好评与恶评,“有人骂我占用资源,有人夸我坚持,我都接受,毕竟路是自己选的。”

曾有公众质疑他,在多次高考中填报志愿却未就读、可能挤占他人机会,唐尚珺坦言,“接受所有批评”。他承认,自己当时更多是从个人角度出发,未能站在更广阔的立场看待问题,如今看来,“我的确占用了公共资源,是不应该这样做的”。面对舆论指责,他表示,无可辩解,对这些批评全盘接受。


“高考了16次”的唐尚珺 受访者供图

十六载高考路:亲情、执念与突破循环

唐尚珺出生在广西防城港市上思县公安村,那里距离最近的镇子有24公里,平常只有一班公车往返。村里家家户户种甘蔗,一吨甘蔗500元,算下来每户一年凭此收入一两万元。他的一个哥哥、三个姐姐都没上高中,一家几口住在红砖房里。在纪录片《高十》里,唐尚珺曾说:“农村这个圈,很多人讨厌在这里待着,很多人挣扎了一辈子都没逃出这个圈。”那时,考上大学意味着可以永远离开这片甘蔗地。

他高中就读于重点中学,2009年,第一次高考,372分,只能上专科。那年他毫不犹豫选择了复读。2014年,当导演何汉立找他拍《高十》时,唐尚珺正瞒着家里读“高八”——他将家里给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去复读,在镜头前悄悄写下“梦想是中科大”几个字。过年回家前,他换上皮夹克,告诉家人他在一家名叫“顺丰”的公司打工。在《高十》的结尾,唐尚珺收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终于向家人坦白了所有真相。

然而喜悦或愤怒都没有发生。唐尚珺的父亲在那时被确诊肺癌。《高十》的镜头里,病床前,父亲嘴角流的血结了痂,他说这张录取通知书让自己“病都减轻了一半”,还说“这种精神值得敬佩,将来必定青出于蓝胜于蓝”。母亲坐在院子里神色紧张听完了唐尚珺的坦白,紧皱的眉头终于放松,她抚摸着录取通知书,却只认得那里印着的儿子照片。她告诉唐尚珺,自己不怪他瞒着,“生有时,死有命。你要到大学专心读书,不要担心家里”。病房里,蓝色的录取通知书被钦州二院白色的病床单映得格外显眼,唐尚珺说:“突然觉得一切都不重要了,考上什么大学都不重要,只有亲情才是最重要的。”

“我父亲一辈子卡里就只有八万块,”他喉结滚动了一下,“学校说复读给十万奖金,这笔钱能用来给父亲化疗,我心动了,真的心动了。”那年夏天,在何汉立的帮助下,唐尚珺带着父母去了北京,游览了故宫、天安门和中国政法大学。9月,唐尚珺瞒着所有人回到高三复读教室。然而,那十万元奖金终究没能用去给父亲治病,新农合医保报销了大部分治疗费用,2018年,唐尚珺的父亲因肺癌离世,接到消息时,唐尚珺告诉家人他现在就从“北京”赶回去。

高考的执念仿佛变成魔咒,《高十》的播出将唐尚珺推到风口浪尖,也将他再次推入这场循环。曾经,他真正的梦想是考上清华,复读的十多年间,他的成绩也的确在进步,2019年,唐尚珺考出了他至今的“最高分”646分,被重庆大学录取;2022年,又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然而,他始终不满意,“当你一年比一年考得好的时候,就想再拼一把,说不定下一年就考上清华了”。

在复读循环中,“高分-奖金-复读”构成一场“甜蜜诱惑”。在广西百色等地的复读学校,唐尚珺享受着教师公寓待遇和每月生活费补贴,600分以上的奖金和假期打零工挣的钱成了主要收入来源。那些年,除了节假日回家陪陪母亲、做做农活,其他时间都在补习学校度过,“我老想着等哪一年考上心仪的大学后再告诉家里,这样他们就不用承担其中的煎熬。”直到2023年,哥哥偶然发现补习学校的光荣榜上,有唐尚珺的名字,这个隐藏了多年的秘密,才彻底曝光。

“我姐哭着问我为什么不去上海交大,还说我以后再也考不到那么好的学校了。”母亲则是将担心融入了日常,反复对他说:“人家同龄人孩子都上幼儿园了。”家人的焦虑像警钟敲醒了他,唐尚珺的“清华梦”开始褪色,他更换了报考目标,“年龄不等人,也学到了上限”,他坦言,“而且不想再让家人担心了”。

2024年,唐尚珺正式入读华南师范大学信息工程专业。


2025年9月,唐尚珺在广州大学城的江边 张晗/摄

社交账号里的自我呈现与公众审视

每到假期,唐尚珺都会回家看看。从广州到老家要一天时间,他要先去南宁,再到钦州,最后开哥哥姐姐的车回到村里。“有人看到我每次开的车都不一样,就问‘珺哥你又换车了’,其实都是他们的,我哪有车。”这么多年,家里的水泥砖房还是老样子,78岁的老母亲一个人住着,养了一些鸡。

如今,唐尚珺的账号一共202条作品,这些作品有关高考、大学生活,更多则是他和母亲的日常。他带母亲去西安、去峨眉山,去看兵马俑、陪她第一次看雪。他曾说,母亲是他唯一的牵挂。去年,刚入学一个多月,平时很少主动打电话的母亲突然问他,是不是又从大学退学了。“对母亲,我有最大的亏欠,不为别的,就为这个,也不会再回头了。”

他的视频里也有许多回家做农活的片段。暑假,他6点半起床和母亲一起去种玉米,扛着锄头去地里翻土、播种;龙眼熟了,他爬树去摘,和母亲一起到集市摆摊;后山的桉树倒了,他带着工具去固定;房顶的灯不亮了,他买来零件拆换开关。他做饭,杀鸭子、蒸青团、包包子……今年开学前,他给家里换了个冰箱,让母亲可以多存点菜肉,不用天天去集市上买。那个十年前对着镜头说“要考大学离开农村这个圈”的青年,如今早已将农村教给他的生活经验,用来熨帖他人和自己的生活。

去年年底,唐尚珺的侄子建议他可以接点广告。经济独立是他多年的坚持,从2015年起,他就没向家里要过一分钱,复读时靠学校奖金,现在则通过助学贷款交学费、自媒体收入覆盖生活费。“直到去年年底,对我的讨论少一些时,我才敢接广告。”他说。

自媒体博主身份为他带来不少争议。刚入校时,有人去唐尚珺的宿舍偷拍,影响到其他人的正常生活,有室友申请改换宿舍,唐尚珺为此专门向室友道歉。

也有些人默默“监督”他的一举一动。几个月前,百度“唐尚珺吧”网友向学校举报唐尚珺多次无故旷课,证据之一是其工作日的社交平台IP地址显示不在广东,举报者向校长信箱投送,并建议学校开除唐尚珺。此事发酵后,唐尚珺对此专门发布了视频回应,并表示自己都是走了合规程序请假。事实上,自入学以来,有关唐尚珺的投诉时有发生,按照规定,他的辅导员每次都要撰写详细材料回复。

“不要像我一样,这条路走了这么多年”

2025年暑假,唐尚珺完成了骑行去新疆的梦想。其中西藏段连续二三十公里的上坡路,他不得不下车步行,“但看到雪山冰川的那一刻,所有辛苦都值了。始终向前走,每过一个坡,风景就好一点。高考也是这样,每次坚持不下去时就想,再努努力,也许会更好。”途经广西百色时,复读学校特意为他举办了欢送仪式,这个曾给他提供奖金的地方,见证了他从考生到大学生的蜕变。


今年暑假,唐尚珺骑行去新疆途中,经过梅里雪山时留影 受访者供图

骑行让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那个原来可以不用只靠高考就能出去看看的世界。回来后,唐尚珺的人生规划发生了微妙变化。原本一心想考研去北师大的他,开始认真考虑创业:“读完大学就能创业,有机会工作,为什么不去做呢?”年龄焦虑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毕业快40岁了,考公找工作都受限,不如自己闯一条路”。他计划结合自媒体经验,在教育或电商领域尝试,“总之要快点立足”。

如今的他依然迷茫。他最终,还是没能描述出他想象中的大学是什么模样。“从来没有一个引路人告诉我该怎么走,或者告诉我不要再回头了”。其实,老师曾劝他早点入学,朋友曾苦口婆心分析利弊,家人更是焦虑万分,但他,从前在复读路上越走越远。当被问及现在的梦想,这个曾执着于“清华梦”的学生认真思考后说:“就想放假回家把房子修好,多陪陪母亲。”

“混沌的过去,逐渐明朗的现在,充满挑战的未来。”唐尚珺用三个词概括了当前的人生。如果时间能够倒流,他对记者说,“我想过不止一次,2016年中国政法大学、2019年重庆大学、2022年上海交大,这三个节点,我都会选择入学。”

夕阳下,唐尚珺坐在广州大学城的江边,讲述着他的迷茫,这个场景让人想起纪录片《高十》里的画面,只是当年那个迷茫的复读生,如今眼中似乎多了几分从容。“如果有人和我当年一样”,他停顿了一下,语气格外认真,“我会说,复读一两年足够了,早点上大学,路有很多条。不要像我一样,这条路走了这么多年。真的,真的。”说完,他沉默了很久。

记者手记

当执念卸下以后

9月的大学,又一年新生军训正在校园里进行。唐尚珺刚从教学楼里下课出来,我们沿着校道边走边聊。路过林荫处,他说:“这边光线可能不够好。”早年参与纪录片拍摄的经历,让他对镜头多了些自然的敏感。问答间,他语气始终平和,有耐心,却也透着学业繁重带来的疲惫。

我们走到江边,正值夕阳西下。他说起对未来的打算,言辞间有些许迷茫。那一刻,我恍惚又看到11年前那个在广西小河边徘徊迷茫的年轻人。时间流转,问题却似乎从未走远。

我请他弹一首《老男孩》。他没说话,骑电动车带我到江边。手指拨动,响起的却是《海阔天空》。他粤语不算太准,琴声偶尔生涩,但声音落在江风里,飘得很远。采访中,他手机不时亮起,大多是工作消息。那个曾经16次踏入考场的背影,正慢慢融入现实生活,成为一个为今天和明天忙碌的普通人。

几次见面,那个被符号化的“高考钉子户”渐渐淡去,留下的是一个普通人的真实质地。16年高考路的终点,是另一段人生的起点,虽然来得晚了些,但终究,他还是走到了这里。

原标题:《36岁大学生唐尚珺:不要像我一样,这条路走了这么多年!》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高飞

来源:作者: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胡淑丽_MN7479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升民简历

上观新闻
2025-10-23 18:17:07
起风了!高市还没派兵台海,中国总领事删掉18个字,日本紧急改口

起风了!高市还没派兵台海,中国总领事删掉18个字,日本紧急改口

影孖看世界
2025-11-11 18:59:15
中国男篮世预赛19人名单出炉!周琦张镇麟回归,徐杰落选引争议

中国男篮世预赛19人名单出炉!周琦张镇麟回归,徐杰落选引争议

篮球小布丁
2025-11-13 00:45:53
央视直播13日全运会乒乓球赛程,樊振东对孙正,陈梦战蒯曼

央视直播13日全运会乒乓球赛程,樊振东对孙正,陈梦战蒯曼

乒乓球球
2025-11-13 00:15:26
29岁新手妈妈失踪已一周!丈夫:妻子常上网看关于孩子畸形、基因突变的帖子

29岁新手妈妈失踪已一周!丈夫:妻子常上网看关于孩子畸形、基因突变的帖子

潇湘晨报
2025-11-12 14:45:17
禁止日本公民入境!中方还没出手,普京对高市摊牌,官媒宣布结局

禁止日本公民入境!中方还没出手,普京对高市摊牌,官媒宣布结局

影孖看世界
2025-11-12 18:58:49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严石龙被查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严石龙被查

极目新闻
2025-11-12 15:14:21
欲哭无泪!跌到脚踝了,南京一楼盘从9万跌到2万,学区房不吃香了

欲哭无泪!跌到脚踝了,南京一楼盘从9万跌到2万,学区房不吃香了

火山诗话
2025-11-10 08:39:37
全运会乒乓球:8人晋级,孙颖莎失利,王曼昱狂胜11-1

全运会乒乓球:8人晋级,孙颖莎失利,王曼昱狂胜11-1

老慃尾声体育解说
2025-11-12 23:58:21
蔡正元露出真面目后,大陆官媒一句话给他定性,郑丽文再得强援

蔡正元露出真面目后,大陆官媒一句话给他定性,郑丽文再得强援

谛听骨语本尊
2025-11-12 16:18:16
梅毒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再次强调:宁可看电影,也别做这4事

梅毒去世的人越来越多?医生再次强调:宁可看电影,也别做这4事

泠泠说史
2025-11-12 15:30:50
马筱梅直播造型,肚子显怀似五个月,网友猜测怀孕却遭幽默回应?

马筱梅直播造型,肚子显怀似五个月,网友猜测怀孕却遭幽默回应?

娱乐领航家
2025-11-12 20:00:02
台北故宫院长妄称台北故宫的文物不属于大陆,老祖宗们都被气醒!

台北故宫院长妄称台北故宫的文物不属于大陆,老祖宗们都被气醒!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11 20:40:27
一战成名!国足20岁小将走红,传射神似张稀哲,邵佳一注意到他

一战成名!国足20岁小将走红,传射神似张稀哲,邵佳一注意到他

国足风云
2025-11-12 21:51:38
首次以中央名义开展!中央考核巡查组,进驻地方开展明查暗访等

首次以中央名义开展!中央考核巡查组,进驻地方开展明查暗访等

政知新媒体
2025-11-11 20:40:29
广西伴娘婚礼大跳艳舞,新娘一脸尴尬,网友:太辣眼!

广西伴娘婚礼大跳艳舞,新娘一脸尴尬,网友:太辣眼!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1-02 19:58:42
深圳急需259人,有编制,部分岗位甚至放宽到45岁

深圳急需259人,有编制,部分岗位甚至放宽到45岁

深圳梦
2025-11-12 22:41:06
震惊硅谷!37岁华裔理工男靠“喂数据”身家1200亿,成最年轻富豪

震惊硅谷!37岁华裔理工男靠“喂数据”身家1200亿,成最年轻富豪

青眼财经
2025-11-12 14:42:01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母亲被儿子暴打后续:男子身份被扒、高清正面照流出,悬针纹明显

鋭娱之乐
2025-11-12 00:50:22
A股:刚刚,证监会重磅发声,明天,周四将迎来新变化?

A股:刚刚,证监会重磅发声,明天,周四将迎来新变化?

云鹏叙事
2025-11-13 00:00:07
2025-11-13 05:28:49
上观新闻 incentive-icons
上观新闻
站上海,观天下
382735文章数 7577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傲慢与偏见英文原版语音课11:我对您的神经很尊重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头条要闻

男子打92岁母亲 邻居:老人4女1子 打人者为小儿子

体育要闻

消磨你上千小时的足球游戏,走过第20年

娱乐要闻

再王珞丹和白百何 明白两人"差别"在哪

财经要闻

段永平最新访谈:聊企业经营 投资理念

科技要闻

前阿里人亲述: “经济上行”期双11什么样

汽车要闻

7座皆独立座椅/新增5座版 体验第三代吉利豪越L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房产
旅游
数码

本地新闻

云游安徽 | 凌滩玉魄淬千年,诗意钢城马鞍山

血液科专家揭秘白血病七大误区

房产要闻

海垦城建·鹿城壹号品牌发布会暨美学示范区璀璨启幕

旅游要闻

638栋楼的灯光秀,与滕王阁的千年对话

数码要闻

京东11.11办公平板成交额同比增150% 游戏平板表现亮眼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