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书乐 人民网、人民邮电报专栏作者
互联网大厂的“软权力”,
被普通员工变成寻租利器。
大厂反腐进入深水区,普通员工“软权力”寻租。
4日,字节跳动企业纪律与职业道德委员会发布通报,披露二季度员工违规处理情况。
通报显示,共有100名员工因触犯公司红线被辞退。
其中18人因涉刑事犯罪、恶意损害公司利益等原因被实名通报,8人涉嫌刑事犯罪已被移交司法机关。
![]()
近年来,互联网大厂反腐行动愈发深入。
互联网头部大厂腾讯控股、阿里巴巴、美团和京东集团等普遍从制度、文化建设及培训上进行反腐败,并公布了相应成果。
如杭州一家电商平台的普通运营人员王某,职位不高,但手握家具类官方旗舰店的入驻审批权。
短短一年,王某收受商家贿赂高达9200余万元,他所审批通过的商家数量也远超正常水平,其中不少并不符合平台要求。
最终,王某因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今年5月,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发布的《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白皮书》。
白皮书显示,2020年至2024年,海淀区人民法院共审理涉互联网企业内部人员贪腐犯罪案件127件,涉案金额超3亿元。
其中七成以上发生在互联网大厂,案件罪名包括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
大厂员工如何腐败呢?靠软权力。
账户封禁和解封、热搜置顶、加V认证、流量倾斜、文章捞回……
这些看似虚拟的操作,被互联网行业称为“平台软权力”。
![]()
根据白皮书的定义,“平台软权力”是互联网公司员工在网络空间里的准公权力。
127起案件中,有39起案件涉及员工滥用“平台软权力”牟利,涉案金额超过6700万元。
大厂软权力腐败,如何遏制?
大厂反腐,会带来什么?
对此,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吕雅萱和书乐进行了一番交流,本猴以为:
互联网大厂的“软权力”,在普通员工手上也可能变成寻租利器。
早在多年前,就有电商平台曾被曝称,一些入驻商家会在周末邀请平台员工出游,以此换取流量倾斜或准入特权。
在互联网公司,执行工作往往靠个人,而相关执行标准并不总是那么明确细致,在可松可紧的空间下,就为寻租留下了余地。
大厂反腐,其中一个方法是利用大数据自查。
互联网平台的优势在于数据量大,数据可追溯。
比如某些账号频繁被推流,某一话题持续被删帖,数据往往会显示出异常。
如果企业能加强这方面的敏感度,结合人工审核,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平台软权力”寻租。
![]()
总之,反腐带来的影响,只是一时舆论负面,不反腐带来的影响,则是大厂可能崩塌。
互联网大厂由于早期野蛮生长,在规章制度上有许多不健全。
这种状态使得其成长到一定阶段,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健全后,一些腐败现象和案例开始在规章完善下逐步暴露并被诉诸法律。
这是一个企业不断成长的过程,也是发展之路上必然要面对的问题。
同时,由于互联网产业有许多新属性,较之传统企业又有相当大的区别。
这让其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都一定程度上要摸着石头过河,所以在反腐问题上,永远都要与时俱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