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回顾:武汉橡胶厂特大凶杀案,凶犯作案时没有目击者,16个血脚印成关键线索

0
分享至

1991年农历大年初一凌晨,武汉橡胶厂发生了一起震惊武汉三镇的特大凶杀案:这家工厂的四名值班门卫惨遭杀害,其中三个遇害人被残忍地割下了脑袋,血肉狼藉,惨不忍睹。

凶犯作案时没有目击者,只留下了16个血脚印。

著名“步法追踪”专家王清举,应武汉市公安局之邀,带领助手韩均良火速赶到了武汉发案现场。


王清举

他观察、测量了现场的血脚印,当即作出判断:作案人男性,身高1.67米,年龄28岁,体态中等,步行姿势是“小外展分离步”,走路低头前倾——这等于给罪犯勾画了一幅清晰的体形轮廓像,拍下了他的“活电影”。

王清举敏锐地感觉到,他对这个活动在脚印之上的“人形”是熟悉的。

1988年、1990年,武汉市还发生过两起未能破获的持枪杀人案,那两次,武汉市公安局都曾送来现场留下的脚印请他分析鉴定,一个塑料布底鞋印、一个网球鞋印,加上这次的血脚印,他在这三个脚印上,看到的是同一个“人形”在活动。

王清举毅然提出,这是同一个罪犯作案,应并案侦查。

数月后,武汉市公安民警将穷凶极恶、连续作案八年之久的凶犯张明高抓获归案。

大家惊奇地发现,王清举从现场脚印上看到的“人样”是那样精确:张明高恰好28岁,体态和行走姿势与“画像”完全相同,只是身高比预测高了一厘米。

人们惊叹道:“神了!”

凭着“看脚印”的这个绝活,王清举破获大案要案无数,他也成为了全国公安战线声名显赫的“步法追踪”专家。

别人问他是不是有特异功能?

他说:“没有,这是苦练出来的功夫。”


王清举

一、因乒乓球与公安结缘,人生第一起案件让他深受打击

王清举,1938年出生在河南省太康县,初中未毕业。

1955年,17岁的王清举参加了商业工作。

他喜欢打乒乓球,1958年,太康县举办乒乓球比赛,刚刚20岁的王清举用他正、反手“两面攻”的打法过关斩将,一举夺魁,这赢得了同样是体育迷的当时的太康县公安局局长的赞赏。

局长不仅喜欢他球技,更欣赏他那种勇于进攻、善于攻坚的性格,就想方设法把他调到了公安局秘书股工作。

后来,王清举不仅在乒乓球艺上大有长进,还入选河南省公安系统乒乓球代表队,参加了全国公安系统的比赛,还在秘书股的岗位上磨炼成了公安局的秀才,升任秘书股股长。

由于工作突出,1974年,他由周口地区公安处秘书科调任刑侦科副科长,并奉命侦破他参加公安工作16年来的第一起案件。

可就是这起案件,让他发现了自己的无能。

那是发生在周口汽车站会计室的一起盗窃案,被盗现金4200元,在当时,这就是一起大案了。

他带领十多名侦查人员来到现场,却由于不懂得现场勘查方法,不知道获取现场痕迹的重要性,折腾多日也没有取得一点儿进展,使他的自尊心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

王清举知道,他需要在刑侦技术上下功夫。

当年7月,信阳县马庄发生了一起纵火案,听说由公安部命名的“步法追踪能手”马玉林要来侦破此案。

河南省公安战线借此机会,在信阳召开现场会,推广“步法追踪”的侦破技术。

王清举十分高兴地参加了现场学习。

他早就听说,马玉林外号“马神仙”,过去是内蒙古大草原上骑马放羊的老羊馆,善于分辨羊蹄印。

他要是丢了羊,可以从一群乱七八糟的羊蹄印中找到他那只羊的蹄印,跟着蹄印追踪,准能把羊找回来。

丢了羊,常常不是羊的过错,因此,他又学会了分辨人的脚印,只要看看羊栏内外的脚印,就能从人群里把那个偷羊的家伙认出来。

赤峰公安局请他当了侦查员以后,又产生了许多传奇故事,比如,他在包头大街上一把掀住一个人,那人说:“你为啥抓我?”

他说:“两年前,你偷过自行车。”

那人又问:"啥凭据?"

他说:“错不了,两年前我在丢车现场看到过你的脚印。”

小偷一听他的大名,就乖乖地认了。

王清举去信阳参加现场会时,决心拜马玉林为师,要一洗他在周口汽车站留下的耻辱。


马玉林

不巧的是,马玉林因病没有到会,只有他的大弟子苗春青来了。

苗春青在纵火现场查看了脚印说:“这是一个男青年作案,年龄在25岁到28岁之间,身高1.66米左右,体态偏胖,走路‘外八’。”

信阳县公安局按照苗春青推断,召集十多个青年走了走过场,苗春青只看走相,一个个都被他排除了,唯独留下了一个平时最不引人注意的哑巴。

破案组请一位聋哑教师来帮助审问,哑巴用哑语招认说,他对大队干部有意见,可他这个哑巴有苦没处诉,就烧了几个稻草垛。

王清举没有想到,脚印上还有这样神奇、深奥的学问。

短短一天半的现场会,使他确定了毕生努力的方向,那就是探索“脚印”这个隐藏着大千世界奥秘的方寸之地。

从此,他下定决心要学习这种“看脚印”的绝活,并因此自称是“马神仙”的弟子,他说,他所从事的研究,是马老师的生活智慧作为一门科学的继续。


王清举

二、自造“试验田”,刻苦专研绝活

王清举从现场会上回来,就在办公楼后边创了一块地,这是他的“试验田”。

大家从这里走过后留下的脚印,给他留下了取之不尽的研究对象。

有时大家便故意给他出难题,一次,他们让一个正在生病的20岁小伙子从他的“试验田”里走过去,然后让他判断。

他一看脚印“上挑”,就根据口诀说:“一步一挑,40岁不少。”

同事们大笑。

他知道上当了,又经反复试验,把口诀改为:“一步一挑,一定看好。一是身体不好,一是鞋大脚小,一是40岁不少。”

还有人特意找来一位身高脚大的女子篮球运动员,留下脚印考他。

他测量再三,认定是男人的脚印,又惹得大家笑他。

但他不怕自己成了笑料,倒是十分乐意让大家多出难题。

他把这些失误用“教训1”、“教训2”的编号,详细地记在笔记本上,促使自己在寻找特殊规律上多下工夫,还编了不少准确、易记的口诀。

例如,“前掌压痕很集中,此人一定很年轻。”等等。

他对这些基本特征的总结,加上对其他特征的综合分析,使他在“试验田”里得到了丰硕的收获。


王清举

1974年,淮阳县棉纺厂接连发生了几起纵火案,就在公安局派人进厂破案期间,又连续发生了两起,虽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却闹得人心惶惶,也激怒了县公安局的破案人员。

后两起纵火案发生以后,在受害人陈西根的后窗台上和窗台下边,发现了作案人留下的泡沫底凉鞋脚印。

破案指挥部知道王清举正在钻研“步法追踪”,就在一筹莫展的情况下,请他去看看脚印,试验试验。

这是王清举第一次到现场勘查脚印。

他和技术员袁泽民经过测量,琢磨了好久,认定是一个女人作案。

但他刚刚在“试验田”里钻研了一个多月,不敢说死,只说像个女的,20岁上下,身高 1.60米左右,身体瘦弱。

破案人员一听,都纷纷摇头。

他们已经在这里调查了几个月,确定了十多个嫌疑人,没有一个是女的。

工厂开会,800多名职工排着队进入会场,王清举瞪大眼睛看了一遍,也没有认出嫌疑人。

但他没有理由怀疑自己的鉴定,就到厂内女厕所外面蹲守。

终于有一天,厕所门外出现了与纵火现场同样的脚印。

他随着脚印追踪,却追到了受害人陈西根的家里。

一打听,陈西根有个女儿叫陈桂花,恰好20岁,身高、体态与他的判断一致。

那天开会排查时,她请病假在家,没有到会。

纵火嫌疑人怎么会出现在受害人的家里?大家都感到纳闷儿。

这时下了大雨,为了保护现场而扣在现场脚印上的瓷盆被人拿走了,留下了一串胶鞋印。

王清举发现,胶鞋印的步法特征与原来现场上的泡沫底凉鞋印步法特征一致。

侦查员跟着胶鞋印,又追踪到了陈西根家,发现陈西根的女儿陈桂花穿的胶鞋还没来得及刷洗,接着又找到了陈桂花作案时穿的泡沫底凉鞋。

事态的发展一步步地证实着王清举对脚印鉴定的准确性。

经过审讯,陈桂花供认了她七次纵火的罪行。

原来,这个厂是刚从郑州迁来的,她不愿来淮阳,还有一些职工也不愿来淮阳,她企图用纵火的手段火上加油,蛊惑职工闹事,再把工厂迁回郑州。

她在自己家里纵火,是为了转移破案人员的视线。

从此,王清举的“步法追踪”出了名,哪里的作案现场一发现脚印,就赶紧通知他,他开着摩托就去了,又接连用“步法追踪”破获了几起大案。

1975年,公安部召开全国刑事技术规划会,王清举作为特邀代表到会作了精彩的发言。

内蒙古代表见到王清举说:“好啊,内蒙古的花儿在老远老远的中原结果了!”

1976年,在全国第一次“步法追踪”研讨会上,王清举与他从未谋面的师父马玉林终于见面了。

69岁的马玉林跟他38岁的中原弟子进行了倾心的交谈,向他面授了“前掌压力面×5=年龄”的秘诀,还有“根据撒尿蹿多远来判断年龄”的绝活儿。

三、拒绝升官

就在王清举拜见马老师的“步法追踪”研讨会之后,公安部部长赵苍壁提出,“步法追踪”要向科学化进军,他说:“用肉眼观察脚印,靠的是经验,几十年才能学出来一个马老师。要使经验上升为一门科学,才便于学习和应用。”

王清举一回到周口,公安处就成立了由他担任组长的“步法追踪科研组”。

1978年,王清举到安徽讲课,安徽公安干校的一位学员当场提意见说:“王老师,你这个方法全靠经验作判断,太难学了!经验是十人九不同,没有定量标准,法律承认吗?步幅类型、足迹特征要定量,实现数据化,以数据为标准,才能成为一门科学。”

这个意见使王清举深受触动,也使他豁然开朗。

之后,他先后到中国科技大学,周口师专拜访教授专家,决定用数理理论来解释他的“看脚印”绝活,之后,他这个连初中都没有毕业的人,硬是读完了《概率论》、《概率与数字统计》、《模糊数学》等十多本“天书”。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数理统计专家的帮助下,在测得大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王清举和他的科研组抓住了步幅变化的规律,独创了“级差检验法”、“U检验法”、“T平方检验法”,实现了步法检验数据化和标准化。

1980年3月,王清举以他率先实现“足迹步法定量化”的优异成绩,参加了河南省公安战线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荣获个人一等奖,他领导的科研组荣获集体二等奖。

接着,他又参加了全国公安战线的“双先”表彰大会,荣立一等功。

王清举从全国公安战线“双先”会上回来后,却听到一个使他大为惶恐的消息:地委要提拔他担任周口地区公安处的副处长。

他说:“毁啦,我的科研咋办!”

他急忙找到地委书记说,“千万不要叫我当处长,我一当处长就没有时间搞科研了,别把科研弄丢了!”

地委书记说:“你当处长对科研更有利,就这么定了。”

那一年,王清举已经42岁了。

从此,王清举副处长忙于行政事务,使科研工作中断了三年,他为此惶惶不安,但他的心却一直没有放弃科研工作。


王清举

1983年3月,组织上派王清举去中央人民公安学院(即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前身)进修,这又是提拔的先兆。

但他却利用在北京学习的机会,到公安部科研部门摸信息,跑项目。

他听说“步法追踪”在城市不受欢迎,因为城市多是水泥或柏油路面,人口比农村密集,不容易留下成趟的脚印,多数是单个脚印。

王清举决定进行单个脚印的研究,多次要求公安部科研所给他立下这个科研项目。

他的决心感动了上司。

当进修期满的时候,他带着“足迹定量检验”的科研专题回到了周口。

从1983年到1987年,王清举又带领他的科研小组,进行了浩繁的取样、测量工作,找到了脚趾、脚前掌上17个点的数据测定公式,发明了“立体足迹检测仪”。

这个科研项目又通过了公安部的鉴定,荣获科技成果二等奖。


王清举

1993年8月,“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立体足迹计算机自动检验技术”立项,目的是要研制出世界上第一个能够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准确地测量、输入、鉴别、储存、读取足迹特征的测量系统。

当时,公安部科技司为这个高难度科研项目公开招标,王清举从全国数十名足迹专家中脱颖而出,接手了这个高难度的工作。

至此,王清举开始了历时两年多的艰苦攻坚。

为了专心搞科研,1995年4月,在技术攻关的关键时刻,王清举再次向地委提出了辞去公安处副处长职务的报告。

“啥?辞官,傻了吗?”有人像是听到了一个奇闻,“干了大半辈子才弄上一个‘长’,就这样不要啦!”

公安处党委不同意他辞去职务,他就在党委会上用恳求乃至于接近哀求的语调大声疾呼:“同志们,帮帮忙吧,‘八五’攻关只剩下半年时间,正是百米冲刺的时候,冲不上,就完了。为了集中精力把这个项目搞上去,就叫我辞了行政职务吧,求求大家啦!”

党委成员们被他深深感动了,把他的辞职报告送到了地委。

一位领导同志说:“有人伸手要‘长’,你倒是把‘长’给让了,你再好好想想,要慎重啊!”

王清举早想好了。

最终,地委尊重了他的选择,不无遗憾地批准了他的辞职请求。

而他的老伴儿却非常支持:“当那‘长’干啥!这也管,那也管,就怕你累出一身毛病来。你就认准一个活儿,干好就中!”

1995年12月10日,经过现场操作演示,“立体足迹计算机自动检验技术”顺利通过了国家科委的鉴定。

喜讯传来,河南公安系统沸腾了,河南省公安厅的领导说说:“给咱河南公安争光了!”

在之后的实践中,该技术屡破大案,在王清举的努力下,“步法追踪”终于从个人绝活走向了科学化,从而使破案率大幅提升。

王清举说过,只要大地上还存在着脚印,那么,就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罪恶的脚印,对于任何一个走在正路上的脚印,都必须充满情感地承担起保护的责任,他将为此奋斗终生……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作出更改!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詹姆斯:我在中国还是没买国际漫游流量 但我连上了酒店的WiFi

詹姆斯:我在中国还是没买国际漫游流量 但我连上了酒店的WiFi

直播吧
2025-09-19 06:56:05
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同意继续执行《美墨加贸易协定》

墨西哥、美国和加拿大同意继续执行《美墨加贸易协定》

新京报
2025-09-19 07:44:05
范冰冰44岁生日,收超大玫瑰花,和妈妈同框像姐妹,戒指抢镜

范冰冰44岁生日,收超大玫瑰花,和妈妈同框像姐妹,戒指抢镜

180视角
2025-09-17 16:54:50
任羽中投案,北大创造了新的历史

任羽中投案,北大创造了新的历史

法经网
2025-09-19 22:31:22
女教师在三人微信群聊八卦被行拘 起诉公安局

女教师在三人微信群聊八卦被行拘 起诉公安局

闪电新闻
2025-09-19 13:56:58
1970年,我国种植了600万亩蓖麻,蓖麻毒性是砒霜的1.4倍,为什么还要种?

1970年,我国种植了600万亩蓖麻,蓖麻毒性是砒霜的1.4倍,为什么还要种?

爱下厨的阿椅
2025-09-19 07:08:52
库明加是追梦拳击普尔事件的告密者?网友:拍视频的就是他经纪人

库明加是追梦拳击普尔事件的告密者?网友:拍视频的就是他经纪人

直播吧
2025-09-19 18:14:03
重庆两名干部接受审查调查

重庆两名干部接受审查调查

黄河新闻网吕梁频道
2025-09-19 15:27:14
狼来了!比亚迪超级电摩上市,续航260km,极速百公里

狼来了!比亚迪超级电摩上市,续航260km,极速百公里

电动车小辣椒
2025-09-17 07:03:30
华人隐形大佬:娶女学生,儿子新疆首富,女儿是上海首富

华人隐形大佬:娶女学生,儿子新疆首富,女儿是上海首富

杨仔述
2025-09-01 15:54:40
太损了!巴基斯坦在歼-10CE机头上涂阵风标识,很明显是展示战果啊

太损了!巴基斯坦在歼-10CE机头上涂阵风标识,很明显是展示战果啊

战争与帝国
2025-09-17 22:38:57
从放弃国籍到替日本说话,55岁的赵立新,如今的生活过的怎样?

从放弃国籍到替日本说话,55岁的赵立新,如今的生活过的怎样?

大眼妹妹
2025-09-19 23:14:56
女子误踩化骨水丧命反转!家属撒谎被实锤,记者曝真相,原本能活

女子误踩化骨水丧命反转!家属撒谎被实锤,记者曝真相,原本能活

春序娱乐
2025-09-19 16:34:41
高飞任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总经理

高飞任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总经理

澎湃新闻
2025-09-19 14:10:29
中美共存要成真?北京举办晚宴,中方75岁老将军出山

中美共存要成真?北京举办晚宴,中方75岁老将军出山

科技有趣事
2025-09-19 10:59:36
韩国网友破防了!只因在网上看到印度人对韩国的真实评价

韩国网友破防了!只因在网上看到印度人对韩国的真实评价

星火起源
2025-09-19 13:45:28
北京首座!60多个足球场大、高铁+地铁直通!朝阳这儿有多硬核!

北京首座!60多个足球场大、高铁+地铁直通!朝阳这儿有多硬核!

家住朝阳
2025-09-19 19:12:55
为什么微软不禁止Windows激活工具KMS呢?

为什么微软不禁止Windows激活工具KMS呢?

创业者李孟
2025-08-23 22:10:40
韩国反华游行高呼“查理·柯克”口号,画面太孝美国人直呼看不懂

韩国反华游行高呼“查理·柯克”口号,画面太孝美国人直呼看不懂

阿龙聊军事
2025-09-16 13:02:08
鲁利:马赛将面对史上最强的大巴黎,我们清楚两队之间的差距

鲁利:马赛将面对史上最强的大巴黎,我们清楚两队之间的差距

懂球帝
2025-09-20 06:40:05
2025-09-20 06:55:00
宝哥精彩赛事
宝哥精彩赛事
感谢有你
198文章数 642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头条要闻

山东入室被抢男婴到15岁没见过汽车 养家从不让他出门

体育要闻

从轮椅到铜牌 他熬了7年:下个目标唱国歌!

娱乐要闻

全智贤被全面抵制!相关代言评论区沦陷

财经要闻

习近平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

科技要闻

直击iPhone 17开售:消费者偏爱银色橙色

汽车要闻

对话周光:一个技术理想主义者的“蜕变”

态度原创

教育
亲子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教育要闻

211大学一研究生的立法修改建议被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采纳

亲子要闻

郭富城38岁妻子方媛!晒三胎孕晚期Vlog自曝“已经96斤啦”

本地新闻

大学生军训哪家强,广西申请“出战”!

手机要闻

iPhone17系列零售版验机防骗、防扯皮攻略| 验机细节拉满「科技美学开箱」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