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审美降级”成了热门话题,不少人感慨好莱坞再难见到当年“大帅哥”“大美女”扎堆的盛况,觉得现在当红的男星都不符合传统帅哥标准。
可仔细看看当下走红的演员就会发现,相比审美降级,本质上更是审美标准在悄悄变。
甜茶、保罗・麦斯卡这些男星身上带着阴柔、敏感的脆弱感,反倒成了迷人的特质;
而赞达亚、TaylorSwift等女星,那种自带掌控力的力量感,才是她们最亮眼的标签。
这时候再想朱迪・福斯特17岁说的话,就特别有道理:“女性最棒的特质是智慧散发出的力量,有时是一种疯狂;男性最吸引人的,是脆弱与敏感——是‘我也会被伤害’的那一面。
被塑造的性别审美:从标准到镜头的双重规训
过去的“帅哥美女”有套铁打的标准:五官要清晰,比例要完美,更关键的是性别气质要鲜明——男性得高大阳刚,像棵能遮风挡雨的大树;
女性得温柔妩媚,自带楚楚动人的姿态。这些看似“天然”的标准,其实是主流文化一点点打磨出来的,而影视作品的拍摄方式更是把这种性别对立推到了极致。
以前拍男性角色,导演最爱用低机位仰拍,再配上强烈的对比光,镜头里的男人显得格外高大、有压迫感,仿佛他天生就该占据画面中心,掌控整个空间。
可拍女性角色就完全是另一套逻辑:常用俯拍镜头压缩画面,让女性看起来娇小柔弱;或者用从脚摇到头的特写,把身体曲线一一展现,仿佛女性存在的意义就是“被观看”“被凝视”。
那时候,性别直接决定了镜头怎么拍,而镜头又反过来强化了性别气质——男性必须强大,女性必须柔弱,这种对立的审美成了默认规则。
大家看久了,也就觉得“男人就该这样,女人就该那样”,很难意识到相比天生这样,这更是被塑造出来的惯性认知。
观看机制瓦解:镜头正在重塑性别气质
现在这一套旧规则行不通了,影视镜头里的性别逻辑正在反转,过去的观看机制慢慢瓦解。男性不再是永远的“空间主宰者”,反倒成了新的“被观看对象”,镜头对他们的拍摄方式也变得“柔性”起来。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里,镜头一遍遍对准甜茶的脸和身体,捕捉他细微的神情变化;《芭比》里更是带着点戏谑地展示高司令的肌肉,没有了过去仰拍的压迫感。
保罗・麦斯卡靠《普通人》《晒后假日》走红,这两部剧的镜头几乎都在对准他的神情——那种克制的悲伤、藏不住的脆弱,被镜头放大后格外有感染力。
现在拍男性,不再执着于肌肉线条和力量感,转而捕捉他们的气质与情绪,脆弱、阴郁这些过去“不男性化”的特质,反而成了镜头的焦点。
女性角色的待遇则彻底翻盘。她们不再是可有可无的“性感台灯”,而是稳稳站在画面中心,一手推动剧情发展。过去那种带着凝视意味的身体特写,如今成了展现力量的方式——《芭比》里的女性镜头,没有了过去的柔弱感,反倒透着舒展的力量,身体曲线不再是“被看的风景”,而是女性力量的象征。
曾经是性别决定观看方式,现在变成了观看方式重塑性别。镜头不再执着于强化性别对立,反而在打破边界,这才有了如今“脆弱男星吸睛,强势女星圈粉”的景象。
时尚圈的呼应:模糊边界才是先锋之美
影视圈的审美变化,在时尚圈早就有迹可循。半个世纪前,YSL创始人圣罗兰就看透了:真正先锋的美,从不是强化性别,而是模糊性别边界。
1966年,YSL推出了第一套女性吸烟装“LeSmoking”,在那个女性几乎只穿裙装的年代,这套带着硬朗线条的西装简直是“离经叛道”。
可正是这套装束,打破了性别穿衣的规矩。它让人们发现,女性穿西装也能很美,性感不一定来自暴露,更能来自掌控感。圣罗兰自己说过,他的风格是雌雄同体,看到西装能给男性带来自信,就想用剪裁为女性裁出同样的自信与力量轮廓。
这种模糊性别的先锋意识,一直刻在YSL的基因里。1968年,YSL把男性赛车手的连体服重新剪裁,做出了贴合女性曲线的性感款式;还第一次把豹纹搬上高定T台,塑造出敢展示欲望与野心的女性形象。这些设计从来不是让女性“更像男人”,而是让性别不再成为穿衣的枷锁,就像现在影视圈不把性别当气质的边界一样。
从影视镜头的转向到时尚设计的突破,能清晰地看到:新一代审美正在告别性别气质的对立,走向交叉与融合。过去被视为“男性专属”的力量感,女性可以有;
过去被看作“女性专属”的脆弱感,男性也能展现。审美不再被性别标签绑架,反而更看重个体的独特气质——就像圣罗兰用剪裁打破性别限制,镜头用角度重构性别认知,最终都是为了让“自我”成为审美核心,而不是性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