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与OpenAi互撕再度升级!
最近,马斯克旗下的x Ai元老级工程师,29岁的华人天才,套现700万美元,窃取马斯克拳头产品Grok聊天机器人的核心代码叛逃Open Ai。
在小伙子叛逃前夕,马斯克发现端倪,便发出全城封杀令,禁止其与OpenAi发生实质性接触。
原以为即将上演的是一场人才抢夺战,没想到最后居然成了间谍案,其内幕相当精彩。
这个元老级工程师,名叫李雪晨,29岁,来自中国。
2024年2月成为马斯克旗下的 Xai核心团队成员,参与到Grok智能体的研发当中。
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李雪晨卖出了价值470万美元的股份,7月份又卖出另外一份股票到手220万美元。
也就是说,李雪晨分两次,卖掉自己拥有的股票,套现700万美元。而这个股票属于一家发展前景很好,而且是世界顶级公司xAi的。
当时xAi官方虽然对李雪晨有所挽留,但仍然出于尊重,还是积极兑付了这笔钱。
接下来7月25日,李雪晨事前准备好了几个移动设备,分批把Grok的核心代码库偷偷地转移走了。
为了不暴露他的危险行为,在转移前,他特地将文件名进行修改,把机密文件伪装成了一份普通资料。
当这份文件转移成功后,李雪晨再度清除掉电脑上的操作记录和所有的后台数据,把现场还原得恰到好处。
李雪晨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心中充满忐忑。而且接下来的三天,他见到谁都担心是来找他讨要数据的。
等熬过了艰难的三天,他发现一切都很安全时,就立即向xAi提出辞呈,而且书面承诺,他已经删除并归还了公司的所有数据。
到底是什么驱使李雪晨冒这样大的风险,彻底与xAi断绝关系呢?
原来早在他卖股票之初,就已经收到了OpenAi的offer。
等一切准备就绪,李雪晨就可以到OpenAi入职,续写他在人工智能领域上的辉煌。
然而,李雪晨没等到自己想要的未来,却等来了一纸警告信。
8月11日,xAi的安全系统拉响了警报,一组异常数据在审查时被发现,所有资料都证明这个异常来源于李雪晨。
直到此时,xAi才明白李雪晨从卖股份开始就是有计划、有目的地推进着一系列隐秘行动。
于是马斯克坐镇,向李雪晨发出警告,要求他立即归还所有不能被带走的数据。
四天后,李雪晨带着自己的律师回到xAi,本还想有所抵赖,可面对铁一般的后台操作日志,李雪晨百口莫辩,只得承认自己有所过失,并上交移动设备和账号密码。
眼看着事件就要落下帷幕,然而四天后,事情又有了变数。
他上交的设备被检查后发现, Grok的核心代码根本不在其中。
当xAi再度让他交出装有核心代码的账号密码时,李雪晨则甩下一句忘记了,想蒙混过关。
结果这种狡辩刺痛了马斯克,他在社交媒体X上状告李雪晨偷走了他的核心代码,从而引发了一大波关注与讨论。
那这个元老级工程师,到底是什么来历?让两家世界头部AI公司竞相争抢,而且还有那么大能耐虎口拔牙呢?
李雪晨,1996年出生在中国,从小父母对他不遗余力地培养,成就了他的学霸体质和天才基因。
一点就通,一学就会,还特别积极。
这种令人羡慕的特质,帮助李雪晨一路过关斩将,在学业上成为佼佼者。
2011年李雪晨成为全国著名学府北京第四中学的一名高中生。第二年,他就参加全国高中物理竞赛拿到第二名。
从此,一个信念种进了李雪晨的心里,一定要去看看世界最高学府,学习那里最前沿的知识。
很快,这个愿望就实现了。
2015年,李雪晨进入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深造。在这里,他用四年时间,拿到了数学、计算机等三个专业学位证书。
当时多大同学就曾说过:这里是世界各地数学天才的聚集地,但李雪晨依然是里面最闪耀的那颗星。
大二那年他参加了多伦多向量研究所实习。
利用暑假,加入了Google TenserFlow团队,深入参与研究大规模机器的学习框架。
大三时,李雪晨到Google参与AI研究与实习。
4年时间,他简直就像是一个超人,游走在最顶尖的公司,最高端的学府,最前沿的技术中,把自己打磨得越来越光芒四射。
但是,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2021年多大毕业后,李雪晨进入美国斯坦福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
他师从诺奖得主Geoffrey Hinton,开展人工智能方向深度研究。
读博期间,李雪晨还获得了国际机器学习大会 ICML最杰出审稿人奖。
2022年夏天,他又得到了去微软总部实习的机会,他攻克的差分隐私研究成果应用在了Outlook等产品上。
如此漂亮的履历,不论摆在哪个雇主面前,都是一种诱惑。
2023年,马斯克成立xAi后,想开创领先世界的Ai产品,最迫切的一点就是要招揽一批顶尖人才加入。
他开始网罗各国人才,很快李雪晨的简历就被放在了马斯克的案桌上。
马斯克开出不菲的价码:只要李雪晨加入,不仅可以得到公司股票作为激励,还能进入Grok整个核心研发团队,以练带训,在实战中培养他能打胜仗,出战绩的能力。
2024年2月,李雪晨博士毕业后毫不犹豫地加入了马斯克的团队。
李雪晨在Grok团队攻关期间,就在社交媒体上说过:一群天才抱团攻坚数个月,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真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
他当时是否会想到,未来有一天会因为另外一家企业的青睐,品尝到背叛的代价呢?
本以为是个绩优股,没想到却成了背叛者。
马斯克一气之下把李雪晨告上了法庭。
要求他交出手上装有代码的所有设备和账号密码,同时删除全部源文件,不能有丝毫保留。
最关键的还是对李雪晨发起了职业封杀。
马斯克要求在法院没有找到事情的真相前,李雪晨就不得以任何形式与OpenAi接触。
而且,作为xAi前核心团队成员,李雪晨身上必须有竞业协议,即使离开了老东家,也不能在同类型企业中就职。
也就是说,如果法庭查证属实,李雪晨将会名誉扫地,也意味着他职业生涯的终结。
一次铤而走险,却要以身败名裂为代价。这份看似能续写辉煌的新机会,终究成了葬送他职业未来的陷阱。
虽然OpenAi自始至终都没有露面,马斯克也没有直接跟OpenAi硬刚,但是这显然不仅仅是一个代码被盗事件,而是过往恩怨的愈演愈烈。
要理解这场恩怨的根源,就不得不回溯二者从共同愿景走到分道扬镳的过往。
2015年,马斯克与阿尔特曼成立了一家非营利性公司OpenAi,想开发一些能给人类带来福音的人工智能技术。
为什么会选择成立一家非营利性公司?这要源于马斯克对人工智能领域的看法。
他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脱离人类掌控,人类必须要想办法研究怎么控制它,而不是被商业化。
但是,在OpenAi发展的过程中,两个初创成员发生了分歧。2018年,马斯克就退出了OpenAi董事会。
随后,OpenAi与微软合作,背离了创业的初心,彻底走上了赚钱这条道路。
2023年,马斯克也自立门户创建发xAi,推出了与ChatGTP打擂台的产品Grok。
十几年间,马斯克与OpenAi从技术路线的公开辩驳,到商业策略的相互牵制,再到核心人才的隐性争夺,矛盾早已从理念分歧升级为全链条竞争。
如今,面对核心代码被盗,马斯克认为,这不仅仅是自己公司的商业秘密被盗那么简单,更是竞争对手对自己的挑衅。
说到底,Ai的终极竞争从不是代码的较量,而是规则与伦理的坚守 。
只有守住不越界的底线,不把技术竞争变成机密暗战,AI 产业才能跳出无序内耗的泥潭,真正走向能造福人类的未来。
参考资料:
1.卢松松《29岁中国工程师背叛马斯克,套现700万美元,偷走Grok代码投奔死对头!》
2.知识分子《马斯克为什么和OpenAI决裂?》
3.新智元《硅谷炸雷!xAI创始老哥携机密叛逃OpenAI,马斯克:他上传了整个代码库》
作者:涵约亚
编辑:柳叶叨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