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秋日,秋台风悄然登场。这不,这周末台风 “米娜” 携风带雨来袭,让本就潮湿的天气更添了几分黏腻。
这潮湿天,可把爱煲汤的李阿姨愁坏了。“哎呀,我家的中药汤料怎么全都发霉了啊?” 准备给家人炖锅靓汤的她,打开橱柜一瞧,常备的汤料竟都长了霉斑,好好的食材毁于一旦,心疼又无奈。
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困扰?家中囤积的中药材、汤料,不知不觉就受了潮、发了霉、变了质。丢了觉得可惜,毕竟是精心挑选的好食材;可真要将就着用,又怕有害健康,实在左右为难。
中药是好宝贝,可怎样储存却成了个大麻烦。如何科学储存中药,才可以让中药的“寿命”延长?
如何识别中药变质的信号?
中药变质后有的会使得中药的有效成分减少,有的甚至还会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在了解中药储存方法前,我们要先学会判断中药是否变质。
常见的中药变质现象有这些:
1、霉变
药材表面出现白、黄、绿、黑色等霉斑,并伴随霉味,这就是霉变。像枸杞、龙眼肉、当归等这类含糖量高、粘液质多的药材,就特别容易发霉。
2、虫蛀
药材表面出现虫洞小孔、碎屑,或者出现蠕动的小虫,这就是被虫蛀了。像莲子、芡实、杏仁等种子类药材,以及山药、党参等根茎类药材,都是害虫“青睐”的对象。
3、泛油
药材表面出现油样物质,摸起来粘腻,甚至颜色加深,气味变哈喇就是泛油。如桃仁、杏仁、郁李仁等含油脂较多的药材,就特别容易出现泛油现象。
4、变色
药材原本的色泽改变,如玫瑰花颜色由鲜艳变暗淡,这就意味着有效成分已经可能流失。
5、气味散失
原本浓郁的药香变淡甚至消失,比如紫苏叶、薄荷等含有挥发性有效成分的药材,气味散失药效会大打折扣。
不同类型中药的储存方法
不同类型的中药有不同的储存方法,接下来介绍一下具体方法。
(一)中药饮片
1、根茎类:如黄芪、党参、山药等。这类药材应放置于干燥阴凉处,可以收纳在透明玻璃密封罐中,有需要的情况下可以放入干燥剂+一小把花椒或者细辛,防止发霉和虫蛀。
2、种子果实类:如薏苡仁、莲子、杏仁、红枣等。要注意防潮,可以密封后冷藏保存。如果出现轻微泛油或者变色要及时晾晒。
3、花类:如玫瑰花、金银花、菊花等。这类药材容易发生颜色变化和气味散失。最好放在棕色玻璃罐中,避免阳光直射,密封保存。
4、动物类:像鹿茸、海马、蛤蚧等。这类中药容易泛油生虫,可以在干燥阴凉处密封保存,同时放入花椒、细辛驱虫,也可以冷藏保存。
(二)中成药
1、丸剂:蜜丸容易发霉、虫蛀;水丸易吸潮变松散,均需密封保存。若包装为蜡壳,可在常温下保存;若包装为塑料或纸质包装,建议放阴凉处密封保存。
2、散剂:散剂多为颗粒状,极易吸潮结块变质,应密封放在干燥阴凉处。已拆开包装的散剂应尽快用完。
3、胶囊剂与片剂:注意防潮,如果出现胶囊囊壳变软、粘连;片剂崩解、裂开、变色,就不能再用了。
4、膏剂:包括内服膏滋和外用膏药。内服膏滋在取用过程中,要保证勺子的无水无油,以免引起膏滋的变质,开封后建议冷藏保存,并尽快服完。外用膏药需要密封保存,以免药物里的有效成分挥发。
5、口服液:口服液应储存在干燥阴凉处,开封后尽快服完,若出现大量无法溶解的沉淀析出,液体表面出现白色或者不可消失的泡沫时则为变质。
在家中如何存放中药材
让我们提供适宜的储存环境,为中药建立一个“舒适的家”。
1、温度:15-20℃最佳,温度过高会使得含油脂、挥发油的药材容易泛油或者气味散失;温度过低,有些药材的有效成分会受到影响。
2、湿度:相对湿度控制在45%-75%为宜。湿度过高,药材容易发霉、虫蛀;湿度过低,像阿胶等胶类药材容易干燥开裂。家中可使用温湿计,监测室内温湿度,必要时可以使用除湿机或者干燥剂。
3、空气:空气中含有的氧气可以与中药中的成分发生氧化反应,所以中药尽量要密封保存,减少与空气接触。
4、光线:光线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分解、氧化,导致药材变色、变质。因此中药应该避光储存,避免存放在窗边等太阳直射的地方。
定期检查中药
每月花上5分钟,给中药做一个“全身体检”,对储存的中药进行检查,及时处理过期和变质的中药。以下教你“一看二摸三闻”的自查法。
1、看:①学会看中成药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若过期及时处理。②观察中药若颜色变深,表面长斑,如枸杞变黑或者发霉,及时处理。
2、摸:若中药摸起来变软,变粘手,如质地坚硬干脆的天麻,变成易对折的橡胶状,就是受潮了。
3、闻:凑近闻,没有正常药材的淡淡草药味,只有霉味、哈喇味、酸臭等异味,则已变质。
中药储存的智慧小技巧
学会以上的中药储存知识后,最后给大家安利一些实用的家庭中药储存工具与技巧。
1、密封容器:选择玻璃瓶、陶瓷罐、塑料盒等作为储存容器。使用前,需保证容器干净无水无油。其中玻璃瓶适合存放种子果实类药材;陶瓷罐适合存放根茎类药材;塑料盒便于储存和携带。
2、干燥剂:常见的干燥剂有生石灰干燥剂和硅胶干燥剂。湿度高的回南天可以用到干燥剂,使用时尽量用纸巾包住干燥剂,避免直接接触中药。
3、分区存放:在家储存中药时要把不同类型的中药分开储存,不可以随意堆放。如中成药外包装上大多有储存要求,根据要求存放。其次内服和外用药要严格分开存放,以免误用。
4、按需购买中药:不要大量堆积药物。
掌握科学的储存方法,
可以保证中药的品质,
守护中药的“生命力”,
让每一味药都可以在你需要的时候发挥最大药效,
守护你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谷卫华、探讨影响中药饮片贮藏的因素以及解决措施[J].医药前沿,2016(14):325-326.
[2]孟克霞.中药材与中药饮片不同贮存保管方法对药品质量及药效的影响[J].光明中医,2017(24):3648-3649.
[3]影响中药储存及养护的常见因素[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1(11)241-242.
部分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妇幼保健院 主管中药师 吴少梅
编辑:陈佳
责编:韩晓萃
存之有道,处理有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