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丨唐婧
编辑丨曾芳
9月19日,央行发布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即日起,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操作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
14天期逆回购是央行向商业银行等一级交易商购入国债等有价证券,14天后再按约定卖回给对方的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央行通过该工具可以释放短期资金,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避免资金面大幅波动,以往在十一、春节长假前使用频率较高。
例如,为应对国庆节期间流动性合理充裕,2024年9月23日,为维护季末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1601亿元7天期和745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其中,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加15个基点。
又如,2024年2月9日,为维护春节前流动性平稳,人民银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360亿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购操作,其中,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加15个基点。
业内专家告诉记者,启动14天期逆回购操作提前投放跨节资金,展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近年来央行通常在十一和春节长假前启动14天期逆回购操作,启动时间根据节假日安排和机构需求灵活调整,以提前为机构提供跨节资金,保持流动性充裕。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启动时点略早于往年,使得实际占款日达到17天。叠加前期央行已经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了3000亿元资金,这有利于进一步缓解季末、长假前机构的预防性资金需求,保障跨季、跨节资金面平稳。
上述业内专家还称,本次公告还将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进一步强化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地位。自央行行长潘功胜在2024陆家嘴论坛明确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作为主要政策利率以来,其他期限货币政策工具政策利率色彩逐渐淡化,由短及长的传导关系也逐步理顺。
他还向记者直言,长期以来,14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是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加15个基点,也被市场参与者认为具有一定政策属性。本次改为多重价位中标后,14天期逆回购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可充分发挥机构市场化自主定价能力,更好反映机构差异化的资金需求,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属性也更为清晰。
本次公告还提出,14天期逆回购操作的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对此,该业内专家认为,这说明14天期逆回购操作将基于银行体系流动性灵活开展,不一定像过去那样只在春节、国庆长假前,是对现有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的补充。未来央行可根据流动性形势和机构需求情况,灵活搭配长、中、短期操作品种,平滑资金投放和回笼节奏,流动性管理将更加精准高效。
SFC
出品丨21财经客户端 21世纪经济报道
编辑丨黎雨桐 实习生丁紫祎
21君荐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