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征程上,江津如何做好城市工作,打造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空间?答案,正写在此次召开的区委十五届九次全会之中。
9月19日,全会通过《中共重庆市江津区委关于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七次全会精神 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的意见》,铺展开江津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宏阔图景,也细化为一项项具体入微的破题、解题、答题之道——
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以“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和数智赋能城市工作为支撑,着力抓发展、求创新、促宜居、增韧性、优治理、强服务……
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目标要求与重点任务清晰有力,为推动江津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明确了主攻方向。
▲ 鸟瞰几江母城 记者 苏盛宇 摄
一
内涵发展:于时代坐标中明晰价值方位
江津的城市发展轨迹,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一个鲜活样本。
翻开档案,江津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看规模,城区面积不断扩展,是重庆直辖时的88倍,撤市设区时的9倍;看实力,从农业大县到工业强区,经济总量已达重庆直辖时的10倍、撤市设区时的8倍;看地位,实现了从单一交通到综合枢纽、从“外环时代”到“高铁时代”、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的渐变跃迁……
▲长江之歌 几水音符 王勇毅 摄
▲位于支坪片区的重庆枢纽港产业园先进机电装备和物流产业园加快推进 苏盛宇 摄
其跨越式发展背后,既折射出国家战略纵深推进的宏阔背景,也深刻体现了城市发展规律与地方实践相结合的探索智慧。站在新的历史方位,江津正在新一轮城市竞争中重新审视自身价值。
江津的独特价值,在于其与国家战略的多维契合。江津处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的连接点上,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这要求江津,必须跳出江津看江津,站在国家战略高度来重新解读江津、定位江津、营销江津。
▲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
从发展阶段来看,江津城市工作进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新阶段,呈现四个方面的深刻转变:城市布局从“半岛突围、隔江守望”的分散式组团转向“一轴两翼、拥江发展”的协同发展新阶段,城市治理从“条块分割、城乡分离”转向“整体智治、精细协同”新阶段,城市动能从“以地生财、房产驱动”转向“科技赋能、多元发力”新阶段,城市风貌从“偏重局部、缺乏协调”转向“形神兼备、美美相宜”新阶段。
同时,可以倚重的优势在于,江津在城市现代化治理上已经形成了很多好成效好经验。城市规划紧贴区情、城市建设突出惠民有感、城市治理精细精致……今年,江津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区”,这一荣誉凝结着150万江津人的心血,是对城市文明程度的高度肯定,更是对城市治理水平的最佳认可。
▲几江街道老旧小区改造中增设电梯 陈婷 摄
成绩值得肯定,挑战仍需正视。面对全区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成果和城市美好生活寄予的更多更高要求,江津必须锚定新坐标,深刻把握城市内涵式发展的战略取向,高水平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贡献江津力量。
二
治理转型:以系统思维勾勒发展愿景
城市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过程,需要树立和运用系统思维,从构成城市诸多要素、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发展合力。
202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重庆是我国辖区面积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
江津作为全市人口大区、经济大区,理应在服务全市大局中彰显担当,以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统领,全力破解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与结构性问题,努力成为重庆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重要实践地和成果展示窗口。
▲车辆整齐停放已成为市民日常习惯 记者 袁孝椿 摄
科学研判“时”与“势”,精准谋划“路”与“策”。
在发展目标上,本次大会明确,到2027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建设纵深推进,城市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全区构建形成治理平台贯通、治理政策健全、治理机制科学、治理队伍过硬的城市治理体系,重点实现城市发展动能、城市本质安全、城市宜居水平、城市风貌品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智治能力“六个跃升”目标。
▲美丽的鼎山公园 记者 贺奎 摄
到2030年,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亿元,率先走出一条符合江津区情、体现江津特色的现代化人民城市建设新路径,城市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开放、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良性互动格局基本形成,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全市领先,成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的典型案例、引领成渝地区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引擎、展示城市文明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从环境的精细雕琢,到智慧科技的深度赋能,再到全民参与的氛围营造,江津区在城市治理的道路上,正大步迈向新的高度,为市民勾勒出一幅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生活图景,持续书写着城市发展的精彩故事。
▲浒溪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记者 贺奎 摄
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目标与方向,不仅关乎方法论,更从现实逻辑层面回答了江津“要建设什么样的现代化人民城市”。
三
路径增效:以高水平建设描绘生动现实
本次全会鲜明提出:自觉把城市工作与加快建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庆主枢纽、当好渝西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排头兵使命任务有效贯通起来。由此,城市工作要深刻把握、主动适应形势变化,突出抓好七项重点任务。
这七项重点任务,涵盖了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城市创新内核培育、城市韧性水平提升、城市宜居品质升级、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城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城市数智化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六维一体的城市建设目标,这为高质量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提供了基本遵循与实现路径。
▲重庆枢纽港产业园珞璜港
会议首次提出“一主一副六节点多特色”城镇发展体系。其中江津主城区由江津母城、津北新城和枢纽港城组成,明确母城要保护历史文脉,强化城市更新,注入现代元素,促进城市内涵发展,打造文化康养城;津北新城高水平打造生态创新城、新质生产力高地和代表江津现代化形象的城市会客厅;枢纽港城要加快推进“港产城园镇”一体化发展,形成大口岸、大枢纽、大基地开放发展新格局。以“同城化”“一体化”“融合化”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
▲市郊铁路江跳线过江段有序推进 记者 袁孝椿 摄
城市的核心是人。基础是为人的发展创造宜居环境,支撑是生态、安全和文化建设,保障是加强党的领导。纵观七项重点任务,无论是空间优化、品质提升,还是产业创新、动能转换;无论是城市更新、治理增效,还是文脉赓续、文明建设,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路子,努力创造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良好环境。
▲德感篆山坪日落壮景 记者 袁孝椿 摄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今日之江津,把治理智慧融入城市发展的细节,让实干笃行成为城市前行的印迹。当这些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浪潮中同频共振时,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答卷,必将在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新重庆枢纽之城中,把美好蓝图转化为生动现实!
大江之津、大美之城,人人向往、人人眷念!
勇立潮头、勇担使命,美好生活、共建共享!
记者:龙春梅 吕晓 杨安迪
编辑:李婉龄 编审:吴 刚
值班副总编辑:袁孝椿
总编辑:黄 艳
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