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本号 · 一起思考
作者:徐吉军,新媒体:汉唐智库!
2025年9月10日,美国犹他州犹他谷大学的舞台,这原本是一场普通的校园演讲。
美国右翼政治活动家,31岁的查理·柯克,特朗普忠实拥趸小迷弟、保守派明星人物,当着万名学生的面被一枪爆头颈部,几小时后宣告不治。
最讽刺的是什么?
柯克当时正在回答观众提问:“美国枪支暴力有多严重?”
几秒钟后,枪声替他做出了抢答。
东道主犹他州长考克斯毫不掩饰的说:“这是一起政治暗杀。”
一时间,美国政坛炸锅。
特朗普发文称柯克是传奇,并下令全国降半旗,以哀悼他的盟友。
但社交媒体上,这场枪杀案的各种视频片段正在疯狂传播,狙击手非常专业,一枪击中颈部,观众尖叫逃窜,血泊里的柯克让人不忍直视。
是不是感觉像是拍电影?
是的。美国社会每天都在上演电视剧情。
意外吗?
在今天的美国,恐怕不意外。
政治舞台早已变成血腥剧场!
过去几年,美国的政治暴力事件几乎可以排成剧集清单:
2024年7月,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的竞选集会上遭遇枪击,耳朵受伤;
2025年春,民主党籍的州长夏皮罗的家被暴徒纵火;
2025年6月16日,美国明尼苏达州2名州议员及其配偶遭枪击,2死2伤。
2022年10月28日,佩洛西丈夫被铁锤击碎头骨。
红的中枪,蓝的也中枪。左的倒下,右的也倒下。
美国政治游戏规则不再是辩论,而是子弹与防弹衣的对决。
美国自得其乐的民主灯塔,活脱脱演成了血腥剧集,只是演员们是真的会死。
枪只不过是情绪的出口,仇恨才是真正的火药!
美国一直讨论控制枪支的话题,但是美国社会问题的根源从来不是枪支多,而是仇恨外溢。
两党政客煽动分裂,媒体推波助澜,普通人生活压力堆积,结果就是枪击案频发,不知道谁家的子弹,都可能随时寻找目标。
2024年2月,特朗普告诉全国步枪协会(NRA)的数千名成员,如果他重返白宫,“没有人能动你的枪”。他还吹嘘,在他担任总统期间“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控制枪支。
最讽刺的是,柯克是特朗普的拥趸,他在遇袭时,正回答“美国枪枝暴力有多严重”。
他还没解释完,子弹直接帮他现场“演示”了答案。
这就像一个消防员在讲防火安全,背后房子已经烧成火海。
犹他州长考克斯哀叹:“我不关心他的政治立场,我只关心他是美国人。”
这句话听起来很感人,但现实是,什么是美国人?
美国只不过是全世界移民的拼装国家而已,不存在统一特征的美国人。如果说有,那就是几百年前的印第安人。
正因为是拼装社会,美国社会不同群体之间才会把异己视作敌人,所谓美国人的共同身份从来不存在,将来更不会有。
特朗普把柯克塑造成烈士,降半旗的同时,他强调“这是美国政治暴力升级的警讯”。
他说的美国,但是这更像是新一轮政治动员的开场锣声。
柯克的尸体,或许很快就会成为新的竞选素材。
让美国再次强大?还是让美国血祭?
柯克的演讲原本是美国复兴之旅的第一站。目标是让年轻人重新热爱美国。现实给他安排的,是血染的风采。
所谓美国复兴,只剩新闻标题里的凄凉。
美国即将迎来建国250周年。按理说,这是美国的荣耀时刻。
可看看眼前:国旗一次次降半旗,政客一次次哀悼,枪击案一次次刷屏。
这种循环,难免让人怀疑,美国还能靠什么撑起民主幻象?
美国正在经历自197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政治暴力时期。
2021年1月6日特朗普支持者袭击美国国会大厦以来,已经有超过300起出于政治动机的暴力行为。
柯克之死,并非孤立事件,而是美国社会走到今天的必然结果。
枪只是执行者,真正扣动扳机的,是仇恨与分裂。
美国不缺子弹,不缺愤怒,不缺政治明星的演讲。
美国的政治暗杀,不只是悲剧,更是一场讽刺。
它告诉世界,所谓的民主自由,可能只是一场真人秀。
中国人正在用论文谱写大国崛起,美国社会正在用子弹撰写美国故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