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时评|决不让歪风侵蚀科研生态!
坚守诚信底线,科技界再敲警钟:决不让歪风侵蚀科研生态!
中国科协19日发布公告,因周新源等5人存在违纪违法行为或科研失信行为,奖项主办单位决定撤销其所获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奖励,并收回奖章、证书、奖金。
奖项作为激励科技人才的重要荣誉,承载着对学术能力与学术道德的双重认可。而此次被撤销奖励的人中,有的在申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时实施请托、打招呼;有的为申请人请托提供协助并妨碍调查核实工作;有的泄露自己专家身份、为申请人提供帮助并泄露评审信息;有的甚至触犯法律。这些行为既背离了奖项设立初衷,更给青年科研群体带来不良影响,容易让歪风侵蚀科研环境。
学术诚信是科研工作者的立身之本,也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若任由学术不端者钻空子,会让真正潜心研究的科研人员寒心,也会扭曲学术评价导向,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最终阻碍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
整治学术不端必须动真格,通过严肃处理、通报曝光,形成高压态势和强大震慑。此次中国科协对科研失信的获奖者撤销奖项并公开通报,就是要以零容忍的态度、动真格的力度,向科技界释放出“学术作风底线绝不可突破”的强烈信号。
整治学术不端更要扎紧制度笼子,建立常态化、长效性的科研诚信监管机制。强化相关单位的担责精神和治理水平,通过主动开展学术不端情况专项检查、搭建不良现象投诉举报平台等方式,加强不良学风发现和惩处力度。根据中国科协最新制定的处理办法,存在严重科研失信行为的人员将永久不得参评中国科协表彰奖励项目或人才计划。
风清气正的创新生态需要各方共同维护。科研诚信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家单位的事,而是整个科技界的共同责任。攥指成拳,才能对学术不端形成痛击。此次被撤奖的相关人员,其违规行为此前分别被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核查处理,记入科研诚信严重失信行为数据库,此次被中国科协撤销所获奖励,正是多部门联合行动的结果。
只有对学术不端者绝不姑息,才是对那些甘坐板凳十年冷、勇闯科学“无人区”的科研工作者最有力的撑腰、最真诚的尊重。期待更多部门和单位将动真格的治理态度贯穿始终,让更多创新之花在诚信土壤中绽放。
来源:新华社
记者:温竞华
原标题:《5人被撤销奖励!决不让歪风侵蚀科研生态!》
栏目主编:施薇 文字编辑:李林蔚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来源:作者:新华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