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更深刻了解汽车产业变革
出品: 电动星球
作者:Wallace
因经营不善、负债超过 200 亿元而被迫破产重组的威马汽车,进入 9 月以来好消息不断。
9 月 6 日,威马汽车官方发文,称「深圳翔飞汽车销售公司」(简称「翔飞」)已经接手包括威马汽车科技集团、威马智慧出行科技等四公司,成为整个威马汽车的新股东;原来的「四威马」公司,也将重整为「新威马」。
![]()
这封告知书还详细介绍了「新威马」的总体规划、产品规划:2025 年 9 月将率先复产 EX5/E.5 两款车型,争取 2025 年年产销量达到 2 万台,还将布局海外市场;2027 年起,则进入「发展阶段」。
9 月 19 日早上,「新威马」再次发文,将视角对准了温州工厂。该推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威马温州工厂的基本情况和产能信息,且从文章配图可见,威马 EX5 的确在源源不断地生产下线。
![]()
不难看出,威马希望通过工厂生产的「实况展示」来强化外界信心,让用户、投资者相信「复工复产」不是画大饼、喊口号。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新能源品牌「半道崩殂」,威马更是其中的典型案例。但同时,如果能够顺利复工复产,威马也将成为中国新能源市场中的「先例」,让一些泥潭中的车企,见到曙光。
问题在于,威马起死回生真的有戏?
本周福利:对话框回复【超充】
可以参与现金红包的抽奖活动。
![]()
还有一堆「烂摊子」
在新威马实现「复工复产」乃至「2030 年年销百万」的宏伟蓝图之前,摆在他们眼前更迫切的工作是,如何让存量车主的用车回归正常。
这一切还要从 2023 年威马汽车宣告破产说起。10 月份威马汽车向法院申请「预重整」后,当月就有威马用户表示车机系统出现异常,手机 App、蓝牙钥匙等功能无法正常工作。
![]()
更麻烦的还是售后体系的停摆,2024 年《界面新闻》的「3·15」专题报道指出,相当一部分的威马车主在网络平台上投诉,车辆出现故障后无法处理。
虽说部分售后网点仍正常工作,但由于供应链基本断裂,配件无法供应,维修工作自然无法进行。
《界面新闻》表示,到 2024 年 3 月为止,被售后问题困扰的威马车主达到 10 万人之多。
因为如此,威马用户只能私底下开展「自救」。电动星球所在的威马用户群,实质上已经变成了威马用户之间的「互帮互助群」。
群友们会分享解决故障的「小妙招」,遇到零部件故障也会出谋划策。
而且从群友的反应来看,得知威马「复活」的消息后最关心的还是后续质保政策能否回归正常,尤其是电池这些关键部位,看齐主流车企,提供长周期甚至终身质保很有必要。
![]()
除了需要安抚老用户,威马想要真正「复活」,更需要重建供应链信心。
威马也知道稳定供应链「军心」的重要性,这在 9 月 6 日的《白皮书》中就有体现。
《白皮书》中的四、五、六三个章节分别介绍了供应商的权益、回应了供应商的质疑和承诺采购环节的廉洁守序,由此传递出来的核心观点是,「新威马有足够能力保障供应商的权益」。
![]()
供应商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此前的破产危机极大地打击了威马的品牌口碑,也在事实上造成了资产的大幅度缩水。
据报道,2024 年售价 14.68 万元的威马 EX5 二手车行情价跌至 3.95 万元,公司资产也大幅贬值,留下了 203.67 亿元的债务。
另一方面,对于「新威马」的真正控权人「深圳翔飞汽车销售公司」,外界所知甚少。根据《汽车维基》此前的报道,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黄晶有着另一个身份——宝能汽车子公司昆山宝能的一把手。
换言之,这一次威马汽车的「重生」,本质上也许是宝能汽车的一次「不甘心」。但鉴于宝能汽车自身也存在一些经营问题,即使有「后续投入 100 亿元」的承诺,对于这一次联手的前景,外界依然存有疑虑。
想要扭转市场信心,「新威马」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
起死回生不容易
新能源车企「一旦倒下就难以站起来」的原因有很多,而最直接的两个是「技术断代产品竞争力滑坡」和「消费者彻底失去信心」。
还是以威马为例,在其短暂缺席的 2 年时间里,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已经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2023 年时,威马 EX5 在 15 万元级纯电车市场中还算有一战之力(因为选择不多),但来到 2025 年 9 月,零跑 B01、B10、小鹏 MONA M03 等产品,已经抢占了威马的生态位。
![]()
威马提到,回到正轨后会推动「高阶辅助驾驶车型量产」,再加上一系列的技术升级来提升产品竞争力;产品线也将持续拓展,覆盖更多价位段,并搭载纯电和增程式两大动力形式。
然而,在威马的规划中,这已经是 2027 年的事情。考虑到威马从前就不是一家强调技术积累的车企,也不一定拥有足够的资源去参与「技术内卷」。
而「消费者失去信心」这一点就更易理解,威马已经倒下过一次,这让它在市场舆论环境中天然地处于劣势,质疑也只会如影随形。
综合来看,「新威马」已尽力地展现出积极的一面,希望外界对复工复产保持信心、耐心,但基于一系列客观现实,这样的过程注定不会轻松。
![]()
泥潭中的曙光
但作为行业中的「先例」,威马的一举一动相信会受到密切关注。
毕竟,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和过去的威马有着相同遭遇的新能源车企有不少;其中的一些,仍在摸索自救之法。
而「自救」的难度之高有目共睹,回顾过去十年的中国新能源车发展史,还没有哪一家「新势力」品牌在离开主舞台后又卷土重来。
2023 年底、2024 年初陷入经营困难的高合,尽管传出消息得到海外资金的支持,但至今仍未成功复产。
极越在 2024 年底遭遇资金断裂危机后,现在仍处于停摆状态。至于哪吒汽车,虽然没有准确的停工停产消息,但市场上仍以不利消息为主,新车发布等正常活动基本暂停。
正因为难度高,如果「新威马」的复工复产顺利开展,甚至未来市场份额有一定增长,相信能激励不放弃的车企们坚持寻找自救之法;也能提振投资者们的信心,更愿意去帮助那些陷入危机的车企们。
或许,更希望见到这种「蝴蝶效应」的是极越、哪吒和高合的车主。
毕竟,如今看来威马车主还算「幸运」,能够期盼用车体验回归正常,自己不再是「被抛弃的消费者」。
![]()
而那些「不幸运」的,买到「绝版车」的消费者们还处于泥潭之中,「新威马」的出现,对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丝曙光。
新造车经历了第一次洗牌,那会不会经历第一次复工?
(完)
![]()
![]()
![]()
![]()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