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题需要辩证下先。
虽然【辩证法】一词,在各位哲人笔下,定义各有不同,但总体来说,辩证法通用的定义,是指关于自然、社会及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被西方哲学界视为开创者之一,号称“古希腊三贤”的苏格拉底,尤为看重它,将辩证法看作是“通过对立意见的争论而发现真理的艺术”;
同为三贤、对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过巨大而全面影响的先哲柏拉图,将辩证思维的培养,视为教育序列中最高阶的内容!
可见,辩证法所处的哲学地位和重要程度。精通辩证法是啥概念?
相当于已经掌握了一切人、事、物的本质!按传统文化的概念,这属于证道者、开悟者!
我猜,除了历史上公认能够达到知行合一境界的一些古圣先哲,现世恐怕没有几位敢声称自己【精通】了辩证法!
不过好消息是,日常生活,根本用不着达到精通它的程度。只要能把握其主要原理及作用,就强过那些由情绪或感性主导生活或是采取非黑即白思维的人们。
研究辩证法,发现一个有意思的事,即不论东西方的智者,对其看法都很相似。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公元前544年——公元前483年)被看作西方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而差不多同时代、我国道家学说的开创者老子(约公元前571年——公元前470年)在《道德经》中,也明确表述了类似观点,堪称辩证法的东方鼻祖。扯出这两位,貌似没必要,但如果领悟了这两位重量级人物的共识,是不是如同掌握了生活的万能钥匙?
赫拉克利特说:
统一物是由两个对立面组成的。
老子则说: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先后相随,恒也。
应用:
生活中充满矛盾,任何事都有其两面性。
当遇到困难时,不要泄气,因为事情有难的一面,就会有易的一面;
得意时,不要忘形,因为这一刻得意,下一刻也可能失意;
当我们处于谷底之时,不应绝望,因为黎明前的一刻往往最黑暗~
赫说:
一切皆流,无物常住。
老子:
夫物芸芸,各复归于其根。
应用:
万事万物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并且最终回归本体,这提示我们不要僵化地看待人事物,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曾经一文不名的人,未来可能成为大富豪,曾经万贯家财,未来也可能是穷光蛋,谁知道呢?
另外,不要执着于自己拥有的一切。因为现在并不说明将来。不管活着时拥有再多,离开时都不能带走分毫!有了这种心态,人生就会变得更加洒脱,懂得去追求更有价值、更长久的事物。
赫:
疾病使健康舒服,坏使好舒服,饿使饱舒服,疲劳使休息舒服。
老子:
祸,福之所倚。福,祸之所伏。
应用:
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一切都是暂时的,无常才是生命的常态。这让我们学会宽容地看待生活中的遭遇和人事物:过去的不幸并不能决定我们的现在和未来,生活充满可能性,虽有一些因素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利用自己的智能和主动性,去改写人生剧本的走向。
我是专注终身成长领域的董三自。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