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总觉得通过经济封锁和盟友拉拢,就能把苏联拖垮。苏联解体后,他们沾沾自喜,以为这套路子通用。
现在中美摩擦升级,好些华盛顿政客还想故技重施,对中国来一场持久消耗战。
可新加坡前总理李显龙直截了当点出,这不行,中国跟苏联不是一回事儿。
李显龙多次在国际场合强调,中国的发展有自己的逻辑,不会像苏联那样轻易崩盘。
苏联从1922年建国到1991年解体,不过几十年,内部加盟共和国文化语言天差地别,波罗的海国家从一开始就心存芥蒂。
经济上苏联封闭,重工业一枝独秀,轻工业弱得连基本日用品都供应不上。
冷战中,美国拉着北约铁板一块,封锁贸易,苏联内部经济压力爆棚,戈尔巴乔夫改革时资金链断裂,工厂闲置,罢工四起,最终扛不住解体了。
中国从1978年改革开放起步,到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一步步嵌入全球经济链条。
现在中国是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超市里从手机到衣服,大多离不开中国制造。就连美国国旗,好多也是中国工厂生产的。
这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深度融合到这份儿上,美国想脱钩,等于自己搬石头砸脚。
2018年特朗普发起贸易战,本想卡中国脖子,结果几年下来,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先叫苦。
贸易额不降反升,2021年突破6500亿美元,2022年继续刷新纪录。中国还持有超过一万亿美元美国国债,这关系盘根错节,动辄伤己。
李显龙在2019年香格里拉对话上也说过,美国不能用对付苏联的同一套对中国,因为中国不是苏联。中国不搞意识形态输出,只专注务实合作,这让很多国家觉得威胁小,吸引力大。
苏联当年到处推销模式,树敌不少;中国则通过一带一路建港口修路,帮非洲和东南亚国家搞基建,大家乐见其成。
欧洲国家嘴上喊战略自主,实际行动上法国德国领导人频频访华,谈的都是生意。
马克龙2023年去北京,朔尔茨带企业团来上海,订单谈得热火朝天。
五眼联盟里澳大利亚对华贸易额巨大,印度边境有摩擦,但对俄罗斯能源进口照样继续,不鸟美国压力。
这些盟友安全上靠美国,经济上离不开中国,谁也不会为意识形态扔掉饭碗。
李显龙点出的中国文明延续几千年,历史上王朝更迭频繁,从秦汉到明清,总有力量把分裂的土地重新整合。
民族认同感强,文化向心力足。苏联呢,联盟结构松散,内部裂痕大,1990年代初波罗的海国家就独立了。
中国面对外部压力,靠现代化治理和灵活策略顶住。疫情时中国快速恢复,经济刺激政策一出,股市稳住,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这跟苏联经济单一、反制手段有限大不一样。
转到现实,2025年中美贸易战还在拉锯。特朗普1月重掌白宫,2月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商品加10%关税,中国立刻反击,对美国能源产品调查。
3月美国关税升到20%,中国对鸡肉小麦玉米加税。4月美国飙到54%,中国回应对高粱大豆猪肉牛肉加15%,水果蔬菜乳制品也没放过。
5月日内瓦谈判,双方暂停部分关税90天,美国从145%降到30%,中国从125%降到10%。6月谈判继续,焦点在稀土和高科技,中国坚持时间表,不急让步。
8月11日,双方延长休战90天,到11月中旬。特朗普签署行政令,缓解全球经济震动。中国对美顺差扩大,转向欧洲非洲市场,汉堡港中国货物卸载,非洲基建项目推进。
美国8月关税收入创301亿美元新高,总额1719亿美元,但通胀升,消费者买东西贵了。欧盟7月通过对华投资审查,但法国德国企业访华签约继续。
印度对俄石油进口照旧,新德里炼油厂管道忙碌。这局面说明,美国旧策略处处碰壁,冷战时北约团结,现在盟友各算盘。
美国沉浸在冷战旧梦里,只会自讨苦吃。
我国不是苏联翻版,有自己的路,美国得换视角。
参考资料
中国比苏联“难对付”,他们这两个原因说对了 上观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