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在当今全球数字化浪潮中,中国数字产业凭借5G和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展现出了强劲的竞争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特别是随着5G-A(5G Advanced)技术的加速规模商用,以及其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中国通信行业正步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成为驱动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
2025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前夕,记者了解到华为将以“加速迈向智能世界”为主题,携手客户及伙伴共同展示5G-A、F5G-A、AI、专线+X、ADN等领域的最新进展和产品解决方案,同时还将重点展示AI带给个人、家庭、行业等场景的新业务、新体验。
数字产业蓬勃发展,根基雄厚
数字产业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涵盖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通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多个关键领域,在我国经济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即便面临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我国数字产业依旧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业务收入高达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利润总额达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数字产业重点监测的核心指标中九成以上实现同比提升,彰显出强大的产业韧性与辐射带动作用。
技术创新是我国数字产业蓬勃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5G领域,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量全球占比超42%,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大规模的5G基站建设,为5G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产业发展搭建了坚实的网络基础,截至2024年末,全国累计建成5G基站425.1万个。华为中国运营商无线网络与云核心网Marketing部部长刘林南在谈及5G-A终端发展时提到,“2024年是5G-A商用元年,到现在套餐用户接近3000万,主套餐用户大概300万,说明大家逐渐认可5G-A。现网支持5G-A的终端数量已超1亿部,随着秋季主流爆款终端上市,年底可能达2.5亿部,这为5G-A网络发展和运营商体验经营战略打下好基础。”这不仅使得广大消费者能够享受到高速、稳定的5G网络服务,更重要的是,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关键支撑。
人工智能大模型方面,我国同样成果斐然。2024年全球新公开的4.5万件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中,我国占比高达61.5%,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投入研发,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模型产品。华为中国运营商智算商业发展部部长王法在介绍智算应用时表示:“在医疗领域,病历生成和质检能从近5分钟缩短到2分钟左右,还能过滤闲聊无用信息,做成格式化内容;司法体系中,能帮年轻律师快速生成律师函或起诉书;工业领域,用AI做图纸识别,判定建模是否满足要求、公差是否有问题,避免小数点标错的影响。”这些大模型在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智能客服等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行业的智能化升级。
此外,我国还拥有超大规模市场、海量数据资源以及丰富应用场景等独特优势。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位,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通信和光纤宽带网络。华为中国运营商Marketing部部长梁策在分析市场时指出:“公众市场中,消费者对5G-A和F5G-A接受度越来越高,5G-A套餐数超3000万,2000兆、3000兆用户今年过200万到300万,运营商也推陈出新,有单独产品,也有融合套餐,还有定制化终端,结合流量给消费者更多选择,这个车轮转起来后速度会越来越快。”
5G-A加速规模商用,开启通信新时代
作为5G向6G演进的关键阶段,5G-A以其更快的速率、确定性低时延和更广的连接能力,正以迅猛之势在我国推进规模商用,截至2024年底,我国300多个城市实现了5G-A网络覆盖。梁策提到:“5G-A从去年进入快车道,产业逐步成熟,老百姓能逐步获取服务。下一阶段5G-A会带来X倍速服务,就像飞机舱位、高铁座位一样,在不影响原有体验的前提下,按需提供更好网络体验,给消费者更多可能。”
在消费场景中,人机交互正朝着“类人化”方向实现重大突破。移动AI终端逐渐从功能单一的工具向多模态智慧助手转变。随着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感知等技术的不断突破,智能音箱、智能手表等终端设备不仅能够精准识别用户的语音语义,还能通过图像识别、情感分析等技术深入理解用户需求,甚至主动预判生活场景,为用户提供贴心服务。华为中国地区部副总裁黄雒蒙在谈及家庭AI需求时举例:“很多女性朋友在家健身、瑜伽,希望有人实时指导动作,用AI就可行,通过摄像头实时捕捉动作、分析并给专业指导,这类场景会高速涌现,这些需要海量AI算力,对网络和边缘算力带来巨大变化。”
在商用场景方面,5G-A应用正不断向纵深领域拓展。在低空经济领域,5G-A推动智能航空网络升级,为飞行娱乐、机载办公、实时遥控无人机、航空物流通信、低空平台等场景提供高密度、高速、低时延的可靠连接。例如,在浙江舟山海域,5G-A通感一体技术保障着百公里级无人机海上航线,实现了对无人机的精准定位和实时监控,大大提高了海上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刘林南称:“低空经济因为5G-A得以发展,通感也涉及其中,这将是运营商的市场新蓝海。”
在工业领域,5G-A+AI实现“精工智造”。以华能伊敏露天矿为例,通过部署5G-A专网,结合AI视觉识别与无人驾驶算法,矿车可实现厘米级精准定位、毫秒级远程控制,生产效率提升30%,安全事故率下降90%。5G-A的大上行能力,保障了矿区海量摄像头数据的实时回传;其低时延特性,则确保了控制指令的即时响应,让“无人矿卡”真正安全可靠。
在智能驾驶领域,5G-A为车路协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通过5G-A网络,车辆能够实时获取道路路况、交通信号等信息,实现车辆之间、车辆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高效通信,从而提升驾驶的安全性和智能化水平。
这些场景证明,5G-A不再是单纯的“更快网络”,而是成为AI能力落地的“高速公路”和“神经末梢”。没有5G-A的确定性网络,AI的实时交互、远程控制、海量数据回传都将大打折扣;没有AI的智能分析与决策,5G-A的网络能力也难以转化为真正的商业价值。二者深度融合,方能释放“1+1>2”的乘数效应。
正如梁策所说:“5G-A和AI是这个时代的绝配技术,AI最后服务到生产生活,要经历云侧处理时延、网络时延、终端反应时间,现在云侧时延快速降低,网络交互时延会成突出瓶颈,占比越来越高,需要高速移动网络支撑。5G-A相比5G,上行和下行能力都有巨大飞跃,时延大幅降低,AI应用深化丰富,网络传输不能成瓶颈,5G-A、F5G-A就是为此应运而生,两者结合会快速改变产业。”
面向未来,构建差异化AI能力底座
基于我国数字产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以及5G-A与AI融合的成果,中国通信行业在面向未来的发展中,具备打造有差异化竞争力AI服务的坚实基础和巨大潜力。梁策在分析运营商在AI时代的红利时认为:“AI时代有三个主流玩家:运营商、互联网、终端厂商。而其中运营商有独特价值,深刻理解端、网、云匹配,能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给消费者保障服务,还能给互联网和终端厂商提供网络租赁保障服务,比如云手机、智家通通智能体,都是运营商的尝试。”
在AItoC(人工智能面向消费者)领域,运营商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网络优势和用户资源,通过品牌焕新,为用户提供随时随地个性化融合智能体服务。例如,进一步优化智能语音助手的功能,使其能够根据用户的语音习惯、偏好和使用场景,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服务。同时,结合5G-A的高速网络,为用户提供高清视频通话、云游戏、虚拟现实等沉浸式体验,提升用户在娱乐、社交等方面的满意度。
在AItoH(人工智能面向家庭)领域,通过智家服务焕新,加速部署大中小屏协同到智家陪伴服务。利用AI技术实现家庭设备的智能互联和自动化控制,打造更加便捷、舒适、安全的智能家居环境。例如,用户可以通过语音指令控制家中的灯光、温度、家电设备等,实现一键式的家居管理。同时,借助智能摄像头和传感器,实现家庭安防的实时监控和预警,为家庭生活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通信行业还需要进一步强化技术创新和生态合作。加大在AI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特别是在AI算法优化、边缘计算、数据安全等关键领域,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同时,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构建开放、共赢的生态系统。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产学研联合攻关,加速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与企业合作,共同探索AI在各行业的应用场景,推动AI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我国数字产业的蓬勃发展为5G-A与AI的融合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5G-A的加速规模商用和与AI的深度融合正在各行业释放巨大价值。面向未来,中国通信行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构建差异化AI能力底座,提升国家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的竞争力,为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