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福州9月19日电 (江苇杭)“福建省认真贯彻落实水利部党组关于数字孪生水利的决策部署,坚持‘数据为王、整合系统,以用为主、重在实效’,系统推进数字孪生流域、数字孪生水网和数字孪生工程建设,全力推动水利发展从传统‘治水’向数字‘智水’转变。”
近日,水利部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建设现场会。会上,福建省水利厅党组书记陈水树作典型发言,介绍了福建省支持数字孪生水利工作取得的成效。
以“统”为先,强化顶层设计与组织保障
坚持全域“一盘棋”。统一组织,优化调整福建省水利厅数字化赋能与孪生水利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成,统筹信息化项目建管。统一规划,加快编制“十五五”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实施方案,谋划闽江口数字孪生水网等试点项目。统一管理,出台《福建水利信息化管理办法》等制度,将信息化项目全面纳入“项目管家”统一管理。
打造行业“一平台”。坚持省级搭平台、统一建设、全省通用,市县建感知、数据汇交、全面共享,构建全省孪生水利与数字赋能平台,实现23个信息系统一站式登录,后续将进一步推广全省共享共用。
构建水利“一张网”。夯实全省水利数据底板,全面汇交空间地理和库堤闸站等数据,形成动态服务图层455个,构建“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网和雨水情监测预报“三道防线”,逐步实现“县乡村全预警、库堤闸全监测、水利业务全联动”。
以“用”为主,推进孪生水网与“千库联调”
做大“孪生水网”。根据福建水网“三区两带”总体格局,建设省级孪生水网门户,集成“一闸三线”“溪源水库”等信息化成果,推进金门供水、七库联通等骨干水网工程孪生共建,多维度展示水网关键信息;推进闽江口水网先行先试,构建跨区域跨流域的枯期补水、突发水污染以及工程事故等应急调度决策分析能力;贯通数字孪生水网“最后一公里”,强化单村供水监管平台应用,实现公示到村、投诉到员、警示排名、三级监管,保障城乡供水安全和质量。
联用“千库联调”。深化防洪四预、孪生水网、安全监管等功能,推动省、市、县三级业务联用,形成“省级统筹下发-市县反馈响应”协同闭环。针对“四预”关键链条,将河道断面、水库、城镇等对象的洪水预报、防洪调度以及淹没分析,封装为预报、调度以及风险智能体,针对流域、市县各级不同防御重点,灵活组合配置形成预报调度一体化场景,具有较强拓展性。全省依托风险画像模块体系,针对市县及乡镇层级分别设定差异化风险阈值标准,涵盖水情、水库下泄、雨情三大类别。基于精准预报数据,开展全省范围系统性风险排查,并对阈值超标的重点区域实施动态监测与重点关注。
数据显示,2025年汛前,福建省平均降雨量较常年偏少40%,通过平台统一调度水口、水东等大型水库及梯级电站,提高下泄流量,缓解了咸潮上溯,保障了闽江流域供水安全。2025年以来,福建省共经历16次暴雨和3个影响台风,暴雨过程以“短频快”为主,通过“千库联调”系统,全面加强监测预警,全力强化水库调度,密切关注工程安全,大中型水库有效发挥拦洪削峰作用。在防御第6号台风“韦帕”期间,平台及时预警并制定活盘水库调度方案,通过错峰调度避免与干流洪水叠加,削峰率达72%,有效减轻下游防洪压力。
以“实”为要,全面赋能水利高质量发展
加快完善“大安全”监管。在“千库联调”系统基础上完善安全监督管理平台,将汛期巡查零报告、水库调度报备、水库安全鉴定、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叫应机制落实等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安全画像,并加强结果运用。
精心描绘“数字画像”。持续完善新版“数字画像”系统指标及评分规则,更加注重平时,做到既有期末考、也有单元考,推动监测指标从“定性、人工、定期”向“定量、自动、实时”转变。
陈水树表示,下一步,福建省将高质量编制《福建省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十五五”规划》,深入实施“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夯基提能行动,持续提升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水平,为聚焦福建水网,加快推进“四大”工程建设夯实数字根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